項莊勇
(重慶市墊江縣鶴游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重慶 墊江 408300)
天連安眠湯加減治療失眠癥96例觀察
項莊勇
(重慶市墊江縣鶴游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重慶 墊江 408300)
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筆者自擬天連安眠湯加減治療失眠96例,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共192例,均為門診患者。男112例,女80例;年齡18~30歲30例,31~40歲64例,41~50歲56例,51~75歲42例;病程最短0.5~1年98例,1~5年70例,5~15年24例;從事腦力勞動136例,從事體力勞動56例。19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9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內(nèi)科學》(新世紀第2版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①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連續(xù)3周以上,重者徹夜難眠;②常伴有頭痛、頭暈、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寧、多夢等癥;③常有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常,勞倦、思慮過度,病后體虛等病史。
治療組用天連安眠湯加減。藥用天麻30g,黃連10g,梔子15g,黨參20g,麥門冬30g,五味子15g,柴胡15g,丹參20g,酸棗仁15g,柏子仁15g,合歡皮20g,夜交藤20g,遠志10g,石菖蒲15g,紅毛五加皮30g,甘草6g。頭脹痛耳鳴兼肝陽上亢為主者加菊花、白芍、生龍骨、牡蠣,胃脘脹痛不適、納差厭食、口苦口干、大便不調(diào)伴肝脾濕熱較重者加龍膽草、黃芩、厚樸、蒼術,五心煩熱、口干喜飲陰虛內(nèi)熱為主者加知母、黃柏、龜板、黃精。每日1劑。水煎服。
對照組用阿普坐侖0.4mg,日1次,睡前1h口服;谷維素20mg、維生素B120mg,1日3次口服。
兩組均治療15天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睡眠時間在6h以上,醒后精力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在3h以上。有效:睡眠時間較前有所增加但不足3h。無效:睡眠未改善。
治療組痊愈72例,顯效13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3.8%。對照組痊愈52例,顯效17例,有效15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87.5%。
蒲某,女,48歲。兩年前因新接管一家超市后壓力過大而失眠,每晚3、4點還不能入睡,有時能睡1、2h,時常徹夜不眠,且入睡后夢多易醒,白天常感頭昏神差、體倦乏力。西醫(yī)診斷為神經(jīng)衰弱,給予谷維素片20mg、維生素B1片20mg、1日3次口服,阿普坐侖1片晚上睡前1h服,睡眠稍有好轉,后反復作,久治不愈。半個月前因家務及經(jīng)營瑣事而再次不寐,續(xù)服上藥無效。用天連安眠湯加味。藥用天麻30g,黃連10g,梔子15g,黨參20g,麥門冬30g,五味子15g,丹參20g,酸棗仁15g,柏子仁15g,合歡皮20g,夜交藤20g,遠志10g,石菖蒲15g,紅毛五加皮30g,甘草6g,柴胡30g。1日1劑,15劑。服藥后諸癥痊愈,睡眠、飲食、精神、工作正常。再服上方10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半年未復發(fā)。
失眠屬中醫(yī)“不寐”范疇,為外感或內(nèi)傷,臟腑功能失調(diào),心神不安所致。正如《傷寒六書》中說:“陽盛陰虛,則晝夜不能眠,蓋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臥安,若陰為陽所盛,故終夜煩擾而不得眠也。”為此,天連安眠湯方中天麻平肝潛陽,黃連、梔子清瀉心火,黨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yǎng)陰,柴胡、丹參解郁活血,酸棗仁、柏子仁、合歡皮、夜交藤、遠志、紅毛五加皮養(yǎng)心、寧心、安神,石菖蒲燥濕祛痰開竅,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平抑亢陽、清瀉炎火、益氣養(yǎng)陰、疏肝解郁、神安志定之效。藥理研究證明,天麻有較強的鎮(zhèn)靜、安神作用,黃連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梔子有延長睡眠作用。黨參有鎮(zhèn)靜、催眠、益智、增強和改善學習記憶能力的作用。麥冬鎮(zhèn)靜,五味子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丹參具有鎮(zhèn)靜作用。酸棗仁鎮(zhèn)靜催眠,使深睡的平均時間延長,深睡的發(fā)作頻率增加,降低3、4二羥基苯乙酸的含量,降低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的含量,從而對中樞神經(jīng)起到抑制作用。遠志有鎮(zhèn)靜,抗驚厥,祛痰止咳,抗癡呆和腦保護等作用。石菖蒲有鎮(zhèn)靜,抗抑郁,改善學習記憶之功效。柴胡煎劑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可使動物的自發(fā)活動減少,條件反射抑制,延長巴比妥類藥物的睡眠時間,拮抗中樞興奮劑(苯丙胺、咖啡因等)的作用。因此,天連安眠湯治療失眠效果較好。
R256.23
B
1004-2814(2014)06-0493-01
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