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以人為本的原則

      2014-04-06 06:15:21吳娜娜
      關鍵詞:政治思想大學生

      吳娜娜

      (閩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以人為本的原則

      吳娜娜

      (閩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原則,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原則。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弘揚,也是時代背景下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需要。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貫徹以人為本原則的基礎上,應提出更好實施以人為本的策略。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尊重大學生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對其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自覺,從而提升自身的人生價值目標。正如張耀燦教授所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對人的生存的關切,對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的喚醒與提升?!盵1]這一活動圍繞著人這一主體而展開的,人既是實踐的主體,又是實踐的客體。在當代,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以人為本的原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以人為本的時代意義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價值基礎,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堅持以人為本,即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觀察和分析他們的行為,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和滿足,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千方百計地促進學生的進步。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帶來了社會生活的變遷以及人們價值選擇的多元化,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要面臨著多種選擇、多方面的問題,為了消除這些影響,大學生需要用先進的、正確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然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強調(diào)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需要,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互動,使學生對書本知識缺乏興趣,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價值取向,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一切從大學生這個群體的實際出發(fā),把教育人與關心人結合起來,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道德素質(zhì),培養(yǎng)良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促進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二、以人為本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價值

      (一)以人為本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需要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就要求我們要加深對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解,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zh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指向,把教育與學生的幸福、自由、尊嚴和價值聯(lián)系起來,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為人的教育,從而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說服力。全面發(fā)展,要求促進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健康素質(zhì)等各方面的發(fā)展。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要求學校要協(xié)調(diào)好課內(nèi)資源與課外資源的,引導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組織活動,統(tǒng)籌好教書育人、實踐育人和服務育人之間的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要圍繞著管理體制這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建立起不僅能夠立足于現(xiàn)在,有效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現(xiàn)實問題,還能著眼長遠,保證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管理體制。這些都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大學生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大學生作為未來時代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加強以人為本的原則,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起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

      (二)以人為本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胡錦濤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既要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鞭策人,又要做到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盵2]隨著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大學生在經(jīng)濟利益和道德觀念的沖擊下,往往容易迷失了自己,以至于走向極端,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以人為本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堅定以學生為本位的價值取向,以學生為工作的根本任務,圍繞學生的生存和發(fā)展踏踏實實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為本,一切從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fā),把學生放在首要的位置,關心和幫助學生,引導學生獨立解決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各種困難,這樣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另外,還要激發(fā)大學生自我學習的信心和勇氣。當今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要想在這種環(huán)境下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增強大學生的各種素質(zhì)。而大學校園是培養(yǎng)人和造就人的重要場所,要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未來社會的生力軍,就必須使他們在大學有限的時間里,努力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為未來投身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加強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大學生的熱情引導到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上,讓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豐富知識,增長才干。

      (三)以人為本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以人為本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人們在社會中要不斷發(fā)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社會的發(fā)展最終要體現(xiàn)人的發(fā)展。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科技實力和經(jīng)濟實力有了明顯的發(fā)展,但我國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對著這種局面,國家把科學發(fā)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其中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zhì)和核心。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包括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fā)展,還包括人的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發(fā)展,這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只有達到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目標,那么未來社會“將是一個以各個人全面發(fā)展為一切人全面發(fā)展的條件的聯(lián)合體?!盵3]為了共產(chǎn)主義這一遠大目標的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加強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基礎,不但要傳授大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還要關注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自我發(fā)展的需要,盡可能地為大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以滿足不斷發(fā)展的社會需要。因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大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心,引導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使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認識和完善自己,把他們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三、以人為本原則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路

      (一)堅持理論灌輸與尊重自主性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作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如何擔負起這一歷史使命?在過去的教學中,人們往往認為只有灌輸教育才是最可行的方法,然而,往往忽略了學生自我教育的自覺性,忽視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把理論灌輸與尊重自主性有機結合起來。

      理論灌輸,要以學生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和潛力為基礎,用先進科學的思想武裝大學生。在灌輸過程中,教師作為灌輸?shù)闹黧w,起主導作用,學生作為灌輸?shù)目腕w,不是總處于被動狀態(tài),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崇尚自我,追求自我,有自我判斷力,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學生,整個課堂就會顯得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也不高。因此,應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以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主的教學模式,即要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實現(xiàn)由“要我學”到“我要學”再到“主動學”的轉變。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要尊重大學生的需要,把大學生當作主體,而不是把大學生當作客體或手段,要相信大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鼓舞大學生不斷克服困難和挫折,培養(yǎng)大學生敢于質(zhì)疑問惑,敢于向書本挑戰(zhàn),向權威挑戰(zhàn)的勇氣,從而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修養(yǎng),達到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目的。同時,還要認識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只有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和個人的主觀意識來區(qū)別對待學生,在工作中要一視同仁,與學生形成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交往關系,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堅持理性教育與感性教育相結合

      柏拉圖認為,人的本質(zhì)在于人的理性。在柏拉圖看來 ,認識的對象是理念世界中的理念,但這種理念進入肉體時就變得朦朧,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回憶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就是要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水平,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僅僅依靠理性教育是不夠的,還要看到感性因素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發(fā)揮的作用。

      理性教育就是運用思想的力量,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以理服人,使學生在理論層面上有所了解。感性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對大學生進行理性教育,而不與大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和交流,就很難調(diào)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大學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若是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思想觀念,他們就會產(chǎn)生叛逆心理;然而,如果大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力和思想都是自身通過實踐得到的,沒有借鑒前人的經(jīng)驗,這也是不可行的。理性教育離不開感性教育,人的行為經(jīng)常會受到情感的支配,沒有感情這個紐帶,再完美的理論學生也不會接受,沒有感情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因而,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堅持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結合,要做到情與理的統(tǒng)一。我們既要從理性方面對大學生進行擺事實、講道理,又要從感性層面去關注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大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要尊重大學生的主體需要,理解大學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情感的調(diào)控能力,關心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互信、合作、團結的橋梁,讓大學生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這樣提高了大學生接受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堅持政治教育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出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在實際生活中,大學生較少直接接觸社會,缺乏對社會的全面認識,一些同學認為,只要學好專業(yè)知識,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因而,產(chǎn)生了對社會漠不關心、脫離社會,甚至對社會存在錯誤的認識。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把政治教育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

      江澤民同志提出的:“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tǒng)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不斷提高教育的質(zhì)量和水平,必須貫徹和執(zhí)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大學生在理論上“吃得透”,系統(tǒng)地掌握理論知識,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同時,要鼓勵大學生不斷探索理論上的新亮點、生活中的疑點、學習中的難點,從而開拓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大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鼓舞他們走進社會,深入了解社會,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吧鐣嵺`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盵4]因此,在學習政治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要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大學生走出校園,接受社會的考驗,在實踐中加深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的教育功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此,有必要經(jīng)常組織大學生在寒暑假或節(jié)假日的時候,開展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使大學生學習到課堂上難以學到的東西,讓大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些活動,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一切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最大限度地挖掘大學生的潛能,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yǎng)和造就數(shù)以千計高素質(zhì)的人才,是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加強以人為本的原則,營造一個以大學生為本的學習氛圍,堅定不移地把以人為本的原則貫徹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的各個方面,開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1]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解讀[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11).

      [2]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3-12-08.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人民出版社,1995.294.

      [4]李文山.科學發(fā)展觀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M]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322.

      猜你喜歡
      政治思想大學生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会泽县| 两当县| 那曲县| 兰西县| 达日县| 吉木乃县| 秀山| 会同县| 介休市| 澄江县| 平陆县| 怀远县| 六盘水市| 乃东县| 南和县| 漳平市| 南漳县| 贺州市| 都匀市| 北辰区| 周宁县| 宁陵县| 临邑县| 石台县| 全州县| 安顺市| 普兰县| 雷州市| 龙江县| 乳山市| 收藏| 江油市| 兴化市| 景东| 吴江市| 新兴县| 肃北| 临武县| 辛集市| 内丘县|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