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妮,許偉良,陳振乾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38;2.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浙江紹興312300)
司法鑒定中對襪子的分析檢驗
張仕妮1,許偉良2,陳振乾1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38;2.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浙江紹興312300)
襪子是極為常見的生活用品,研究它的基本分類、特點及其組成成份,有利于發(fā)掘襪子及穿襪足跡在偵破案件中的作用。對從案發(fā)現(xiàn)場或作案人處提取的襪子或穿襪足跡的分析檢驗方法也作了介紹。
襪子;作用;種類特征;細節(jié)特征;分析檢驗
襪子是人們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為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用處,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護雙腳,起到保暖及免于被鞋子磨傷。從偵查破案中看到,襪子既為作案人提供了便利,也為偵查人員偵破案件提供了信息。因為在案發(fā)現(xiàn)場,作案人用襪子及其遺留的穿襪足跡,以多樣的形式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及不同的案件中。如在搶劫、或盜竊、或殺人、或放火、或強奸等不同類型的案件中,作案人為了達到其犯罪的目的,有的將襪子套在頭上,或套在鞋外進行掩飾、偽裝,并想通過此種方式毀滅或掩飾相關的線索和證據(jù),或轉移偵查人員的判斷方向;有的作案人用絲襪當作捆綁物;有的用襪子勒死被害人;有的將襪子塞在被害人的口、鼻中。在某些犯罪現(xiàn)場還會發(fā)現(xiàn)、提取到穿襪足跡。因此,如果能對襪子或穿襪足跡進行全面、客觀、綜合地加以運用,會給偵查破案提供重要的線索和信息。
(一)襪子的分類
襪子是一個概括的稱謂,其外觀形式多種多樣,所以其分類方法也多種多樣。常見的分類方法主要有:以制作材料分,有棉質襪、絲質襪、毛質襪和化纖襪;以造型結構分,有短統(tǒng)型襪、中統(tǒng)型襪、長統(tǒng)型襪;以襪子口部分,有橡口襪、羅口襪和戶口襪;以襪子的功效分,有防異味襪,抗真菌襪,如一些品牌的防味抗菌襪,有防止菌類的增殖等特點,適合腳部皮膚有真菌的人穿著。
(二)制襪子的主要原材料
制作襪子的原材料有:
棉花:棉花,是植物纖維,棉襪是指含棉量一般在75%以上的襪子,含棉量在85%以上的襪子就是相當純的棉襪。棉質襪中必需加入其他輔助性的原材料,以保持棉襪的彈性度、緊固度和舒適度。例如在棉質材料中添加氨綸或錦綸等常見的材料,使棉襪的性能更加優(yōu)越。
氨綸:是一種合成的彈性纖維,用其制成的襪子,具有較大的彈性強度和較大的伸縮性能,如果將其拉伸延長,可達到原來纖維的4~7倍。氨綸的織物產品,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原有的輪廓形狀。襪子的成分里面必須添加氨綸這種材料,才能使襪子產生較強的彈力和回縮性能,易于穿在腳上,也使襪子能夠更加貼腳,不致脫滑。
錦綸:錦綸與尼龍性質類似,其化學名稱是聚酰胺纖維(Polyamide),二者性質差不多,結實耐磨,是合成纖維中比較耐磨、結實的材料。在襪子中添加錦綸和尼龍后,使人穿在腳上會感覺更加的輕便、舒適和具有貼腳的彈力感。
絲:是一種自然的絕緣材料,具有輕巧、舒適、排汗功能好的優(yōu)點,但不如其他材料耐磨,一般用做襯襪,如蠶絲襪子就具有透氣吸濕及光澤度好的優(yōu)點。
動物毛:主要由蛋白質組成,彈性較好、吸濕性強、保暖性好,有其獨特的縮絨性,因此,一般要采用防縮處理后才能保證襪子的尺碼。羊毛是大家所喜好的一種自然材料,但是羊毛襪洗過后不易干,穿時會發(fā)癢,還易被穿破,所以必須在其中加入一些其他材料才能避免它的不足?,F(xiàn)在的混紡羊毛可以解決純羊毛襪的不足之處。
(一)有助于判斷案件性質
案件性質的判斷與確定,需要相關技術人員細致地勘驗,并結合案件現(xiàn)場及周圍情況綜合分析,如犯罪案件中,作案人將襪子作為作案工具的案件,就要研究其用襪的方式,綜合利用各種情況,可推斷案件的性質。
(二)有助于分析作案人的人身特點
作案人利用襪子的方式不同,在一定條件下會反映一定的人身特點。案發(fā)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了穿襪足跡,它既能反映襪子的相關特征,又能反映出赤足的外形輪廓特征,甚至在一定意義上能反映出赤足足跡的結構特征。對這些特征加以綜合運用,就可分析到某人人身相關的信息,如作案人的性別、年齡、身高、體態(tài),以及行走姿勢等。
(三)有助于分析作案人作案過程
在有的犯罪現(xiàn)場上,會發(fā)現(xiàn)成趟的穿襪足跡或用襪套于鞋外形成的偽裝足跡,如在盜竊案中,作案人害怕自己行走時發(fā)生聲響驚動周圍的人,于是將鞋脫掉行走,在地面上便留下穿襪足跡。從其分布狀況、方向、重疊、新舊等情況,仔細、全面、認真地勘驗、分析,能判定作案人在現(xiàn)場及其周圍的活動過程,可通過其行走路線、穿襪足跡出現(xiàn)的位置,推斷其出入口與來去路線。
(四)有助于排除與案無關人員
在案件的偵查過程中,有時有多人被列為嫌疑對象,如果提取到的襪子與案件現(xiàn)場的穿襪足跡相關聯(lián),再結合其他方面的信息,綜合全案分析判斷,能夠排除與案無關人員,縮小偵查范圍。
(五)分析襪子的生產地與銷售地
襪子的種類多種多樣,紛繁復雜,作為一種特殊的物件出現(xiàn)在案件現(xiàn)場上,偵查人員首先要判斷襪子的種類及其性質,再結合案件情況,通過調查訪問,摸底排查,順藤摸瓜,能追尋到襪子的生產地與銷售地,從而為案件提供有價值的偵查線索。
作案人用襪子作為作案的手段和工具時,會在襪子上留下犯罪信息,正如法國的洛卡德提出著名的物質交換原理,即物質在相互接觸過程中彼此會留下相應的痕跡。因此,對襪子也要充分地加以利用、分析和檢驗。
(一)檢驗襪子種類特征
1.直接觀察檢驗。在對襪子外觀形態(tài)直接觀察檢驗時,需借助放大鏡,先觀察襪子上是否有微量物質的附著物,然后再做進一步的檢驗鑒定。主要觀察檢驗襪子花紋形態(tài)、種類、材質、顏色、大小、男女式襪、破損狀況、破損方式,以及縫補、新舊情況等。新舊程度主要是指襪子纖維面的光滑與粗糙程度,襪子是否有磨損、絨毛、起球等狀況。
2.檢驗襪子厚度。襪子的厚度,是通過対襪子施加一定的力度,然后測定其正面與反面之間的距離。在測定襪子的厚度時,可采用一定的儀器,如織物厚度儀、千分尺及測厚儀進行檢測和判定。
3.檢驗襪子制作工藝。襪子的制作方式,總體分為手工編織和機器編織。編織出一只完整成型的襪子,其工藝流程和編織方法,會因襪子種類、人工手法、襪機特點而有所區(qū)分。
機器編織襪子所選用的線都比較細,大多采用平針織法,一般能反映出一些縫線、針腳、斷線、線的粗細、方向及紗線的瑕疵等特征。人工編織的襪子,因人而異,其形成的特征點比較特殊。
4.檢驗襪子組織結構。襪子的組織結構比較細密,一般用放大鏡或用低倍顯微鏡進行觀察,確定襪子是機器編織物還是針織物,并判斷襪子紗線的方向;接著要確定襪子相應的花紋及其組成結構、紗線密度,再用相應的方法確定紗線的捻度、捻距及捻向。
(二)檢驗襪子細節(jié)特征
1.檢驗襪子穿用過程中形成的特征。襪子穿用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被磨損的現(xiàn)象,形成磨損特征。尤其是在穿用過程中,足部用力較大的部位,如足掌、足跟處襪子的紗線變形較大,原來平穩(wěn)有序的紗線因長期受力擠壓而扭曲變形,紗線之間的間隙距離也變大或變窄。襪子在磨損較多的部位,會因紗線的磨損而變得較薄,這些部位形成的特征,在一定意義上對鑒別具有參考價值。襪子長時間被穿用,足趾與鞋底之間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尤其在拇趾與第二趾的位置,襪子形成破損及孔洞的幾率很高。利用這些特征,可分析判斷襪子的新舊程度。
2.檢驗襪子修補特征。襪子出現(xiàn)破損,有的人會進行修補。襪子的修補方式主要是縫補和粘補兩種,能反映出襪子上的補丁、縫合處或粘補處形成的痕跡,尤其是它的形態(tài)、大小、位置、方向及數(shù)量等,還能反映出縫線的種類、粗細,縫線的手法以及針腳、線頭與其他特征的關系。這些細節(jié)特征都有其特殊性和特定性,在分析檢驗中都有其特殊的利用價值。
(三)檢驗襪子上微量物證及其生物檢材
從案發(fā)現(xiàn)場遺留的襪子或從作案人身上獲取的襪子,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不能忽視襪子上的微量物質及其人體相關的生物檢材。襪子作為一種紡織品,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其上可能會粘附其他地方的灰塵、泥土、纖維、油漆、油污、金屬粉屑、動物或植物的相關物質成分等微量物證,以及作案人或無關人員穿用過程中,遺留的皮膚脫落物、指甲、毛發(fā)、血漬、汗液等人體的生物物證。通過仔細地對其分析判斷,檢驗鑒定,無疑也會給案件的偵破提供重要線索。
襪子的特征,尤其是它的細節(jié)特征,一般變化性較大,但也有較為穩(wěn)定的特征。只有在充分了解它的基礎上,并結合具體的案件情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才能發(fā)揮其在偵查破案中的有效作用。
[1]傅政華.物證技術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
[2]薛少林.紡紗學[M].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
[3]公安部政治部.足跡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4]解云,張書杰.刑事科學技術大全.痕跡檢驗[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
[5]楊鎖廷,季益萍.紡織用天然纖維新品種的性能與研究進展[J].棉紡織技術,2005.
[6]郭虹,佟立民.關于襪子性能的研究[J].山東紡織科技,2005(5).
[7]蔡偉榮,閔曉明.手套印痕的分析利用和手印的尋找發(fā)現(xiàn)[J].刑事技術,2009(5).
[8]姜紅.法庭科學中紡織品物證的檢驗方法[J].現(xiàn)代紡織技術,2006 (6).
D
A
1673―2391(2014)12―0185―02
2014-07-30責任編校:李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