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現(xiàn)代漢詩中的新禪詩創(chuàng)作
      ——以包容冰的新禪詩創(chuàng)作為例

      2014-04-10 04:41:31王覓
      三明學院學報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禪詩新詩詩人

      王覓

      (西南大學 中國新詩研究所,重慶 400715)

      現(xiàn)代漢詩中的新禪詩創(chuàng)作
      ——以包容冰的新禪詩創(chuàng)作為例

      王覓

      (西南大學 中國新詩研究所,重慶 400715)

      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及后現(xiàn)代社會,人們更需要精神和信仰。古代漢詩的禪詩傳統(tǒng)源遠流長,但現(xiàn)代漢詩中的禪詩較少。新詩草創(chuàng)期的一些詩作追求禪宗的空靈境界,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部詩歌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宗教傾向,21世紀新禪詩真正問世。新禪詩詩人的生存方式和詩歌的寫作方式,對詩壇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但大多數(shù)所謂的新禪詩思想境界與藝術(shù)質(zhì)量并不高,很多是將“神性寫作”與“人性寫作”混為一體的詩作。優(yōu)秀作品常常出自居士之手,包容冰是其中的優(yōu)秀者,代表作是《拈花微笑》。只有修行深厚的佛的信徒與詩藝高明的詩的信徒才能寫出好的新禪詩。新禪詩寫作具有詩歌和文化上的雙重意義,對傳播和重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一定價值。

      新禪詩;神性寫作;人性寫作;現(xiàn)代漢詩;包容冰

      法國哲學家加繆認為:“荒謬產(chǎn)生于人的需要與世界無理的沉默之間的沖突?!盵1](P10)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及后現(xiàn)代社會,由于缺乏信仰,人的思想碎片化,常常會出現(xiàn)人格分裂或與社會抵觸的詩人。這是近年詩人的社會形象不佳的重要原因。但是有一部分詩人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認識世界,與世界和諧相處,在他們身上沒有這個時代常見的病態(tài)人格。他們推崇平靜的詩人生存方式和內(nèi)斂的詩歌寫作方式,都對當下精神空虛、思想貧乏、信仰缺失、技巧粗糙的中國新詩壇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古代漢詩中的許多禪詩出自修禪學佛的專業(yè)人士之手。如六祖慧能大師的五言禪詩《無相偈》是“以禪寫詩”的代表作:“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漢語詩人長期與佛教有緣,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字“摩詰”,他堪稱禪詩寫作的大家,甚至有“詩佛”之稱?!而B鳴澗》是王維“以詩寫禪”的代表作:“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彼未笤娙它S庭堅、蘇軾等也寫了多首禪詩。

      盡管佛教影響了很多新詩人,但是20世紀新詩詩壇強調(diào)感情至上,直抒胸臆的寫作手法流行,特別是浪漫主義詩歌泛濫,沒有出現(xiàn)一位專門致力于寫禪詩的新詩詩人。在新詩草創(chuàng)期,有一些詩作追求禪宗的空靈境界。如沈尹默的《三弦》:“中午時候,火一樣的太陽,沒法去遮攔,讓他直曬著長街上。靜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風來,吹動路旁楊樹//誰家破大門里,半院子綠茸茸細草,都浮著閃閃的金光。旁邊有一段低低土墻,擋住了個彈三弦的人,卻不能隔斷那三弦鼓蕩的聲浪。//門外坐著一個穿破衣裳的老年人,雙手抱著頭,他不聲不響。”詩中動的“聲浪”和靜的“老人”形成鮮明的對比,禪意自出。當時極端強調(diào)打破“無韻則非詩”的做詩信條,把散文詩視為白話詩的發(fā)展方向?!度摇肥切略姴輨?chuàng)期的重要詩作,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二期發(fā)表后,立即受到重視,入選朱自清編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后代學者也認為這是一首好詩,如羅青認為:“這首詩從見解意境上和音節(jié)上看來,都可算是新詩中一首最完全的詩?!盵2](P249)盡管一些學者把它當作散文詩,但仍然強調(diào)它受到了傳統(tǒng)詩詞的影響。俞元桂認為:“沈尹默的《三弦》以及《生機》、《白楊樹》、《秋》等作品意境單純,格局小巧,講究音韻,帶有從舊體詩詞散曲脫胎而來的痕跡,代表了從我國傳統(tǒng)詩文中汲取散文詩養(yǎng)料的一種傾向?!盵3](P6)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西部詩歌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宗教傾向。“許多西部詩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面對狂蕩不羈的高原氣候、剽悍壯麗的高原地貌、粗獷奔放的高原生命,尤其是身臨博大精深的草原、戈壁,你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宗教?!盵4](P658)“李老鄉(xiāng)也一反當年西部詩人剽悍勇猛的男子漢直抒胸臆的豪放詩風,讓理性和悟性駕馭情感,抒寫精致的禪味詩,和昌耀道釋呼應。 ”[4](P659)

      新禪詩或現(xiàn)代禪詩的真正問世是在21世紀,網(wǎng)絡(luò)詩歌的興起使散兵游勇式的新禪詩創(chuàng)作形成了群體沖鋒,一批詩人在網(wǎng)絡(luò)上創(chuàng)辦了“現(xiàn)代禪詩探索論壇”“新禪詩論壇”,提出了獨特的創(chuàng)作主張:“新禪詩與舊禪詩無論在形式上還是語言的運用上,都是有所不同的。舊禪詩寫作上講究格律與句式的整飾,而新禪詩則可靈活地運用日常語言,不講究格律形式。舊禪詩側(cè)重悟理,新禪詩既可悟理又可悟境,將理寓境,讓境含理。新禪詩在傳承舊禪詩注重內(nèi)心開掘的基礎(chǔ)上,更注入敢于直面生活、喚醒靈魂、積極入世的現(xiàn)代精神特質(zhì)?!盵5]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新禪詩與舊禪詩的最大區(qū)別是詩人是否 “介入”生活。新禪詩詩人更重視現(xiàn)實生活,新禪詩更世俗化。在寫法上,舊禪詩更重視“以禪入詩”,新禪詩更重視“以詩寫禪”。南京詩人雷默的新浪博客名稱就是“雷默:無定之定——新禪詩”。他在2007年就出版了新禪詩詩集《新禪詩:東壁打西壁》。他寫過多首好詩,如《春氣》,“夜里落下的雨/早晨不見了//早晨升起的霧/中午不見了//中午照耀的光/晚上不見了//小和尚看見天邊的彩霞/師云:看”。

      新禪詩為新詩的多元化作出了較大貢獻,特別是在中國詩壇個人化寫作流行,甚至以身體寫作為主導的私語化寫作泛濫的時代,新禪詩以其特有的純靜甚至圣潔,為中國詩壇保持了一塊“凈土”,以其特有“神性寫作”抵制了過分粗陋的“人性寫作”。這種寫作在世紀之交“低詩歌浪潮”中彌足珍貴,特別是對“垃圾派”等崇尚低俗的詩歌的反撥作用十分明顯。但是,由于過分強調(diào)“入世”,尤其是一些詩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功夫在詩外”,既非虔誠的佛教徒,也非純潔的繆斯信徒,而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凡夫俗子,既無禪宗的超然于世,更無涅槃的奉獻精神和新生意識。所以產(chǎn)生了大量將“神性寫作”與“人性寫作”混為一體的詩作,大多數(shù)所謂的新禪詩的思想境界與藝術(shù)質(zhì)量并不高。還出現(xiàn)了一些奇特現(xiàn)象:一些遁入空門的寫作者的禪詩過分追求意境的空靈和語言的機敏,使詩淪為語言游戲;一些生活于凡間的詩人,特別是那些沒有宗教信仰的寫作者缺乏必要的宗教修行,寫出沒有“禪意”的詩作。一些出家的僧尼也寫新禪詩,雖然他們佛學修養(yǎng)深厚,但是普遍缺乏必要的現(xiàn)代漢語詩歌寫作技法,使他們的新體詩寫得不如古體詩好。

      近年新詩中的優(yōu)秀禪詩,通常出自信佛又沒有出家的“居士”之手。包容冰是其中的優(yōu)秀者。他長期生活在漢、藏、回等多個民族和諧相處的甘肅岷縣,那里宗教氛圍濃郁,那里還是民歌“花兒”的發(fā)源地。他是虔誠的佛教徒,長期吃素,頗有佛學造詣。他取舍利為筆名,長期致力于新禪詩的創(chuàng)作。二十多年來,在《詩刊》《詩潮》《青年文學》等刊物發(fā)表詩作1 000余首,很多是新禪詩。從他出版的詩集的名稱《我的馬啃光帶露的青草》和《空門獨語》就可以看出他對新禪詩的追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地域文化對詩人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西部詩人,尤其是甘肅、青海和西藏的詩人主要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特別是詩人見到了西藏的圣湖和神山,常常會被宗教的力量震撼,不由自主地寫具有宗教意味的詩。如王珂所言:“雖然我常常懷疑宗教境界是東方抒情藝術(shù)一大境界的真實性,但是當我身臨其境,在大西北生活,寫詩研究詩多年后,我不得不承認自己鮮明地感受到了西部高原的宗教氛圍和西部詩中的宗教情緒。這些詩人不是宗教的信徒,也不是宗教詩人,他們只是長期生活在西部具有宗教氛圍的自然中被宗教潛移默化。他們中的一部分的確是傾向宗教,但更多的只是想用類似宗教的永恒真理和虛幻之美來表現(xiàn)生命的真正形象和生存狀態(tài),洞見人類活動的基本結(jié)構(gòu),揭示大西北人的境遇及生存方式。 ”[4](P665)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想象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想象一種生活形式?!盵6](P14)包容冰的一些新禪詩,可以呈現(xiàn)出當下一些新禪詩詩人的共有的生存方式和寫作方式。以《自慰的方式》為例:“住在無人燒香叩頭的寺院/我就是我的方丈/我就是我的和尚/自己誦經(jīng)給自己聽//亂跑的風四處打探我的消息/我隱姓埋名/潛伏在一棵冰草低下飲露賞花/不聞?wù)l在升遷,誰在發(fā)財/風清月朗的夜晚走出來/抖落身上的泥土/和夜鶯談?wù)撡x詩覓道的秘笈//河岸上星光閃閃——/只見百姓夜夜點燈/不聞官家年年放火”他的《學佛心語》第8首更能呈現(xiàn)出他的佛學觀和詩學觀:“不讀經(jīng)不知道,什么是天地人生/不學佛不明白,什么是生死輪回/在唯物論養(yǎng)大的淺顯知見里/看清物質(zhì)虛假不實的嘴臉/耗盡了我傾注百噸的精血/終而迷途知返。罪業(yè)深重/在誤區(qū)里踅身返觀,頓悟/一葉一菩提/一花一如來的妙有境界……//遁入空門,并非不食人間煙火/而在深入現(xiàn)實的生活中/我踏得更實,走得更穩(wěn)/看穿所有事物的本來面目/猶如一張白紙的兩面/一面寫著色即是空/另一面還寫著,空即是色”。

      包容冰的代表作是《拈花微笑》,全詩如下:“寂靜是一種最大的享受/心亂如麻的人,狂奔的人/感受不到天簌流淌的音韻//金剛怒目,佛祖低眉/拈花微笑的菩薩/觀聽世間叫苦求救的聲音//天堂難及,地獄好去/白度母呼喚業(yè)障的六字真言/就像格桑花開在雪域高原//塔爾寺的佛光照徹四方/青海湖如同靜默的高僧/一言不發(fā),包容世間一切過錯//觀音拈花,佛祖微笑/只有飽經(jīng)苦難和滄桑的人/才愿意跪在您的足下”。《拈花微笑》將古代禪詩常用的兩種手法“以詩寫禪”和“以禪寫詩”合為一體,在寂靜中的領(lǐng)悟與對生命真諦的感受,佛祖普度眾生和觀音對現(xiàn)世的關(guān)愛,禱告者暗含的欲望與觀音對欲望的安撫,欲望的破滅與皈依于寂靜這幾組關(guān)系中,表現(xiàn)了對人性的尊重和終究真理追求這兩者之間善的統(tǒng)一,點明了獲得宗教救贖的心理過程。這首詩也堪稱當下大陸新禪詩的代表作,下文以此為例,剖析新禪詩的特征。

      這首詩在內(nèi)容、形式及技法上都有獨特之處,五個詩節(jié)層層遞進,佛理越闡越明。詩人認為:“心亂如麻的人,狂奔的人/感受不到天簌流淌的音韻?!睙o法達到這個至高思想境界的人確實是“心亂如麻的人”和“狂奔的人”?!靶膩y如麻”者為瑣事困擾,被情感浸染的人,紛繁錯雜的思緒完全沒有理清的可能,在患得患失的影響下,又無法做到剪斷那些雜亂的思緒,被層層想法所覆蓋,將本心越框越小,陷入糾結(jié)的理念中無法脫身,像是井底之蛙無法感受到天地的浩大、宇宙的永恒,在雞毛蒜皮中無法完成“寂靜”中的靜心。另一類“狂奔的人”,追逐著功名利祿,在獲得更多的信念中,實則是不斷填充自己的所控所感,前一類人被外物束縛,這一類人被外物所填滿,即便在世俗觀念中前者往往是失敗者后者通常是成功者,但這樣的成功者同樣與佛無緣,在不斷的追求獲得中,與“寂靜”中的“寂”背道而馳,漸行漸遠,和心亂如麻的人一樣無法體會到最大的享受。

      詩人獨具慧眼地注意到“怒目”與“低眉”和“微笑”三個動作。“金剛怒目,佛祖低眉/拈花微笑的菩薩/觀聽世間叫苦求救的聲音”,陽剛與陰柔形成強烈反差又有融通契合之處。金剛、佛祖與觀音,對人求善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詩人眼中的菩薩體懷著人們的喜怒哀樂,理解人世間象為假、情為真的種種苦楚,像是在人世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給予人真相那般,俯下身姿,“觀聽世間叫苦求救的聲音”,在眾生凡人得以感受得到的層面施與關(guān)懷。不在乎眾生迷茫的地方還有多少,單單為眾生小小的感悟,就給予欣慰的微笑。在思想上,她的行為對于她的感悟如同游戲般淺薄,在轉(zhuǎn)瞬即逝的假象中給受困的人安慰,沒有深遠的意義。在精神上,與懲惡的金剛,普度眾生的佛祖意義一般可貴。雖然除的不是現(xiàn)世的惡,引導的不是來世的美,但在現(xiàn)世中賦予可感知的寬慰,讓苦短的人生不再那么苦。這樣類似人道主義的行為同樣是至善至美的存在?!疤焯秒y及,地獄好去/白度母呼喚業(yè)障的六字真言/就像格?;ㄩ_在雪域高原”。虔誠的朝拜者不知覺的欲望在菩薩寬宏的慈愛中滋長,但在生長的過程中不斷浸染入善的教誨。白度母時刻提醒著人們“天堂難及,地獄好去”,“一花一世界”,普度眾生的六字真言恰是高原上嬌小頑強的格?;āΑ皢?、嘛、呢、叭、咪、吽”六個字中每一個字的修念,均可以達到圓滿獲得升華,就像透徹地感受了一朵格桑花的同時會觸碰到美;白度母對這六字真言的反復吟說,如同格?;ㄒ欢鋬啥潆[在草叢中無人留意,而開出成千上萬朵成為一片又一片的花海,傾盡所有讓人們由它感受到美好。無限延伸,年復一年的開放,不棄不舍,用善的關(guān)懷浸染欲望中執(zhí)著的人們,無聲無息洗滌人們的靈魂,感化人們向善。

      “塔爾寺的佛光照徹四方/青海湖如同靜默的高僧/一言不發(fā),包容世間一切過錯”。詩人準確地采用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物象作為意象,如“格桑花”、“塔爾寺”和“青海湖”。在陸地最接近天空,擁有充足日照的高原上,“塔爾寺的佛光”自然的陽光和人類智慧文明的光芒同時照耀,象征作為自然演化結(jié)晶的生物體與思想智慧累積的精神體,融合而成的生命所具有的博大安詳。在詩人眼中,青海湖是“圣湖”,像是高僧看遍世間紛爭普嘗萬物苦難后,將浮躁沉淀為篤定,冷漠溫暖為關(guān)懷。觀音體貼人間的慈愛,帶給人現(xiàn)世的寬慰。佛祖微笑給予關(guān)照,指引人到達最終的彼岸。經(jīng)歷滄海桑田,看透功名利祿,平息下鳶飛戾天之志,承受過悲楚苦難,沉寂下浮華波瀾之心的人,才會有覺悟去感受到普度眾生的終極關(guān)懷。這是全詩呈現(xiàn)的真正主題。

      只有修行深厚的佛的信徒與詩藝高明的詩的信徒才能寫出好的新禪詩。為了寫好新禪詩,包容冰并沒有選擇遠離塵囂的生活,而是熱愛世俗生活,如編輯文學刊物,組織各種活動。他推崇的是靈魂的純潔和心態(tài)的平靜,有時也有意識地逃離熱鬧的縣城,品味空間與時間的孤獨。這是他能寫作新禪詩的重要原因。如他的《為了安靜》所言:“這么多年,我蝸居在偏僻的鄉(xiāng)下/一點點老去。一點點被世人遺忘/剩下人們看不到的思想/幽深、淡藍、發(fā)光。有時跟清風明月/舉杯。有時跟/夜間游走的鬼神對話//窗外的風,一直在吹/從春吹到冬/把小的吹大,大的吹小/從有吹到無/把紅的吹黑,黑的吹紅/從天晴吹到天陰/把活的吹死,死的吹活//風,一直在吹……//為了安靜,我把升騰的欲望/勸了再勸,壓了再壓/讓堂前點亮的酥油燈盞,繼續(xù)說話——//一眨眼,我已老了/把那些神秘的事物/終于看穿。一眨眼/誰能在安靜中走向/真正的涅槃”。他的《求證內(nèi)心的菩提》寫出了他寫新禪詩的理由,“在尋找佛性的征途中/我放棄財色名食睡這些追命奪魂/地獄門前招收的朋友/走出誤區(qū),伴一縷暗夜的清風/賞月,賦詩//求證內(nèi)心深藏的菩提/求證超凡脫俗的大自由/我要把自己的命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想成什么就是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我呼一口氣/十萬天國荷花盛開/我吸一口氣/百萬世界冰清玉潔//正因為我堅信/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罪從懺悔滅的真理/牢牢抓住這一世難得的機遇/不再作踐自己/改良輪回生死的命運”。

      佛教是東方特有的宗教,東方藝術(shù)的最大特征是“哲理追尋”。一首好的禪詩就是一首思想性強的哲理詩,沒有必要如劉勰在 《文心雕龍·原詩》中談及魏晉時代的“玄學詩”所言的“爭價一句之奇”。如果過分追求“語言的機敏”和“說佛的機智”,詩情詩意就會“虛空”,甚至出現(xiàn)語言的“油滑”。意象派詩人龐德說:“一個人與其在一生中寫浩瀚的著作,還不如在一生中呈現(xiàn)一個意象?!盵7](P152)當今的新禪詩完全不必要“運動式”發(fā)展,貴在“精”,而不在“多”。包容冰的禪詩寫作也應該堅持這樣的“基本原則”。禪詩寫作,最重要的是意境與思想?,F(xiàn)代藝術(shù)的兩大境界是“睿智與幽默”,禪詩更應該是傳統(tǒng)藝術(shù),即使要追求“現(xiàn)代”,也應該讓睿智遠遠大于幽默。即禪詩詩人要更沉穩(wěn)內(nèi)斂,老成持重,只能“空門獨語”,只能讓“內(nèi)心放射的光芒”呈現(xiàn)人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生機。甚至詩的形體,也需要采用相對定型的傳統(tǒng)詩體來表達宗教的靜穆與偉大。《拈花微笑》每節(jié)的句式相對整齊,都采用三句一節(jié)。四句分節(jié)和兩句分節(jié)是新詩最常見的分節(jié)方式,完全是從西方詩歌,特別是從英語詩歌中學來的。但是三句分節(jié)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這種看似簡單的作詩技巧卻顯示出包容冰的匠心。

      世紀之交,口語詩的泛濫和網(wǎng)絡(luò)詩歌的繁榮使本來就十分粗糙的現(xiàn)代漢詩的藝術(shù)性減少,詩人普遍缺乏學養(yǎng),甚至在新詩壇流行“詩不可以教也不可以學”的錯誤言論,新詩寫作嚴重缺乏思想的深度和技巧的難度。在一個推崇信仰多元和信仰自由的民主時代,沒有必要倡導所有的詩人都信教拜佛,也沒有必要高度評價新禪詩,實際上現(xiàn)在還嚴重缺乏新禪詩的優(yōu)秀詩作和詩人。但是,作為已經(jīng)被“本土化”“中國化”的宗教,佛教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一些觀念仍有現(xiàn)實意義。如余光中所言:“中國文化受到外來的挑戰(zhàn)很多,可是中國文化很深厚,所以就算是經(jīng)過了文革,還是在那里,不過是暫時停頓下來。當然其中也有不好的成分,比如說裹小腳,比如說婆媳之間特殊的關(guān)系等等,這些還是應該并且能夠改革。不過儒家的仁心,道家的超越,佛家的慈悲等等都是值得我們保留的。我常常有一個比喻,中國文化就像一個大圓,圓心無所不在,圓周無處可尋。這個中國文化的大圓,它有一個半徑,半徑有多長,這個圓就有多大。那我覺得作為一個文學家我應該做的,就是把這個半徑再拉長一點,能夠因為我,讓中文的半徑再長一點,中國文化再大一點?!盵8]因此,新禪詩寫作不僅具有詩歌上的意義,還具有文化上的意義,特別是對倡導、傳播和重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一定的價值。

      [1][英]萊恩·多亞爾,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論[M].汪淳波,張寶瑩,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8.

      [2]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M].臺北:爾雅出版社,1988.

      [3]俞元桂.中國現(xiàn)代散文詩選[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

      [4]王珂.詩歌文體學導論——詩的原理和詩的創(chuàng)造[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1.

      [5]什么是新禪詩?[EB/OL].[2014-02-20].http://www.bufen.org/xcs/.

      [6]涂紀亮.維特根斯坦全集:第8卷[M].涂紀亮,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7][英]彼德·瓊斯.意象派詩選[Z].裘小龍.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8]許戈輝.余光中——品讀鄉(xiāng)愁的滋味[EB/OL].(2014-02-28)[2014-03-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b73bf 0102ek39.html?tj=1.

      (責任編輯:劉建朝)

      Discussions on the Creation of New Buddhist Poems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Taking the Creation of Bao Rong-bing's New Buddhist Poems as an Example

      WANG Mi

      (Research Institut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People especially need spiritual and faith in the highly developed material civilization of modern society and post-modern society.Buddhist poems have a long history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but it is not familiar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Some poems about pursuing the ethereal Zen appeared in the embryonic period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Some western Chinese poems had a clear tendency in religious in 1980s and 1990s.New Buddhist poems actually occurre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way of life and the way of writing by those poets of new Buddhist poem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Parnassus.Most new Buddhist poems are not good in thought and artistic quality,which are only the synthesizes of God writing and human writing.Nice Buddhist poems are written by good Buddhist such as Bao Rong-bing.His masterpiece Pick a Flower with a Smile is a poem which can only be written by a Buddhist with profound Buddhist practice and artistry of poetry.The writing of new Buddhist poems has dual significance in both culture and poetry.It has some good effects on spreading and rebuil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new Buddhist poems;God writing;human writing;modern Chinese poetry;Bao Rong-bing

      I207.25

      A

      1673-4343(2014)03-0071-05

      2014-03-01

      王覓,男,重慶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現(xiàn)代詩歌。

      猜你喜歡
      禪詩新詩詩人
      唐代禪詩研究的可喜成果
      華夏文化(2021年4期)2021-08-16 13:43:06
      中國現(xiàn)代禪詩二十年(1996-2016)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26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2
      曬娃還要看詩人
      新詩之頁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22 06:46:18
      《禪詩兩首》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22 06:46:08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新詩畫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8:14
      锦屏县| 敖汉旗| 平湖市| 普格县| 中方县| 修水县| 磴口县| 鄂托克旗| 韶山市| 剑阁县| 兰西县| 南江县| 西宁市| 达州市| 敦化市| 中西区| 马山县| 赤壁市| 南城县| 大化| 嵩明县| 邹平县| 玉林市| 澜沧| 大邑县| 永德县| 资溪县| 龙井市| 西城区| 沈丘县| 昌黎县| 开封县| 龙口市| 平顺县| 九江市| 定襄县| 扎鲁特旗| 无为县| 东山县| 晋城|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