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必大的史學貢獻

      2014-04-15 01:57:16黃惠運
      關鍵詞:英華文苑四庫全書

      黃惠運

      (井岡山大學 廬陵文化研究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9)

      周必大(1126—1204),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zhèn)人,祖籍鄭州管城。字子充,一字洪道,自號省齋居士、青原野夫,又號平園老叟。南宋丞相、政治家、文學家、刻書家、歷史文獻學家。周必大祖父周銑到吉州任職而遣至廢陵,又兵禍起而“遇亂,不能北歸,遂家焉?!盵1]父親周利建,太學博士。母親王氏“幼善女工,通經(jīng)史,博知古今事,不自以為能,而孝友柔順是專?!盵2]周必大幼年喪父,“母親督課之”[3]更加勤學不倦,在家學的熏陶下打下了扎實的文史知識基礎。至周必大時,“廬陵周氏”已然成為名聲顯赫的望族。紹興二十一年(1151),25歲的周必大中進士,授左迪功郎、徽州司戶參軍。二十七年(1157),舉博學宏詞科,任建康府教授。三十年(1160),召為太學錄,召試館職,高宗讀其策,曰:“掌制手也。”兼國史院編修官。三十二年(1162),除監(jiān)察御史。孝宗即位,除起居郎,遷編類圣政所詳定官,兼權(quán)中書舍人,又權(quán)給事中。侍經(jīng)筵,嘗論邊事,上以蜀為憂,對曰:“蜀民久困,愿詔撫諭,事定宜寬其賦?!睉t上十事,皆切時弊。權(quán)給事中,繳駁不辟權(quán)幸。翟婉容位官吏轉(zhuǎn)行礙止法,爭之力,上曰:“意卿止能文,不謂剛正如此。”金索講和時舊禮,必大條奏,請正敵國之名,金為之屈。乾道四年(1168),除權(quán)發(fā)遣南劍州,改提點福建刑獄。入對,愿詔中外舉文武之才,區(qū)別所長為一籍,藏禁中,備緩急之用。六年(1170),除秘書少監(jiān)兼權(quán)直學士院,兼領史職。八年(1172),兼權(quán)中書舍人。九年(1173),除知建寧府,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尋權(quán)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孝宗“喜其精洽,欲與之日夕論文。”稱贊周必大“此大才也?!弊嗾堉厥虖囊詢⑾?,增臺諫以廣耳目,擇監(jiān)司、郡守以補郎官。淳熙元年(1174),除右文殿修撰。二年(1175),除侍講,兼直學士院,擢兵部侍郎。三年(1176),兼侍讀,除吏部侍郎、翰林學士,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上奏皇帝:“愿陛下儲才于閑暇之日?!苯?、湖旱,請捐南庫錢二十萬代民輸,上嘉之。五年(1178),除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周必大在翰苑幾六年,制命溫雅,周盡事情,為一時詞臣之冠。七年(1180),遷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承旨,除參知政事。九年(1182),除知樞密院事。十一年(1184),除樞密使,創(chuàng)行內(nèi)外諸軍點式法,震懾外敵,安定邊防。十四年(1187),遷右丞相。十六年(1189),進左丞相,封許國公。光宗即位,問當世急務,奏用人、求言二事。拜少保、益國公。紹熙元年(1190),除判隆興府。二年(1191),判潭州。四年(1193),改判隆興府,復除觀文殿學士,判潭州。五年(1194),除醴泉觀使。寧宗即位,求直言,周必大奏四事:圣孝,敬天,崇儉,久任。慶元元年(1195),以少傅致仕。嘉泰四年(1204)逝世,卒贈太師,謚文忠。與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嘉定元年(1208)十一月,宣賜寧宗御書“忠文耆德之碑”六字,并詔詞臣撰書碑銘。著作有《省齋文稿》、《平園集》等80余種,共200卷。周必大嘗建三忠堂于鄉(xiāng),謂歐陽文忠修、楊忠襄邦乂、胡忠簡銓皆廬陵人,周必大平生所敬慕,為文記之,蓋絕筆也。后人將周必大與歐陽修、楊邦義、楊萬里、胡銓、文天祥合稱為“廬陵五忠一節(jié)”。

      一、刻印《文苑英華》、《歐陽文忠公集》等文獻,保存了珍貴史料

      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石。周必大致力于歷史文獻的搜求,并用于歷史研究。他“平生淡泊無他玩好,惟耽嗜圖史,至老不衰。門無雜賓,海內(nèi)人士有能以片文只字自致于公者,輒忘年忘分與之交際。雖酬酢終日不倦也?!盵4]周必大既是一位政治家、文學家,也是一位文獻家和??奔?。周必大主持刊刻了《文苑英華》和《歐陽文忠公集》等文集,由于編定精審,“遂為善本”,周必大“刻本”歷代被奉為私家刻書的典范。周必大在刊刻《文苑英華》和《歐陽文忠公集》等文集過程中,創(chuàng)制了寫題跋、文中小注、篇末校語和卷末??庇浀确椒?,因此成為精于考據(jù)、校勘的史學家,而且為歷史研究保存了珍貴文獻。

      《文苑英華》是北宋四大著名類書(其他三部為《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冊府元龜》)之一。是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李昉、徐鉉、扈蒙、宋白編纂的一部上繼《昭明文選》,下迄晚唐五代的詩文總集。全書1000卷,選錄作家近2200人,作品近2萬篇,唐人作品占十分之九,為數(shù)代文章之淵藪。由于《文苑英華》編修不精,北宋真宗曾兩次對其進行修訂與校正。宋孝宗執(zhí)政期間,孝宗以秘閣本多舛錯,曾命周必大再次重?!段脑酚⑷A》,這是《文苑英華》在宋代的第三次??薄S捎谝酝?辈痪油孔?,周必大再請荊湖北路制撫范仲藝、湖北均州通判丁介對《文苑英華》進行了第四次???。周必大校刊《文苑英華》時,發(fā)現(xiàn)該書存在三點不足:國初文集雖寫本,然讎校頗精,后來淺學改易,浸失本指,今乃盡以印本易舊書,是非相亂,一也;凡廟諱未祧,止當闕筆,而校正者于賦中以“商”易“殷”,以“洪”易“弘”,或值押韻,全韻隨之,至于唐諱及本朝諱, 存改不定,二也;元闕一句或數(shù)句,或頗用古語,乃以不知為知,擅自增損,使前代遺文幸存者轉(zhuǎn)增疵類,三也?!盵5]周必大認為有必要對其再進行???。

      嘉泰元年(1201)至嘉泰四年(1204),周必大主持了宋代第五次??薄段脑酚⑷A》的工作,由“士友”胡柯、彭叔夏幫助校勘?!段脑酚⑷A》有千卷之巨,內(nèi)容極為廣泛,為了校勘,周必大等人以“實事是正,多聞闕疑”為原則,遍求別本,與士友詳議,疑則闕之;凡經(jīng)史子集、傳注、通典、通鑒及藝文類聚、初學記,下至樂府、釋老、小說之類,無不參用。周必大在序文中記述了??薄段脑酚⑷A》的艱苦過程:惟是元修書時歷年頗多,非出一手,叢脞重復,首尾衡決,一詩或析為二,二詩或合為一,姓氏差誤,先后顛倒,不可勝計,今皆正之,詳注逐篇之下。參與??钡呐硎逑膶Α段脑酚⑷A》一書的考證逐條列出,編成《文苑英華辨證》10卷,亦受到四庫館臣高度評價,稱其“用意謹嚴,不輕點竄”古書。[6]周必大的這次??保蔀椤段脑酚⑷A》編纂以來歷次??敝凶罹牡囊淮危渌幾肟≈蓵喑蔀闅v代最好的版本。

      《文苑英華》本身就有史料價值,該書制誥部分“多足以考證史事”;“書”、“論”、“碑”、“志”四個部分“可謂考據(jù)之淵數(shù),冊府之鴻寶也。”[7]《文苑英華》保存了南朝至唐代的許多珍貴的一手資料,例如清代官修的《全唐文》中卷穆員卷:“其墓志銘24篇,全部出于《文苑英華》。[8]周必大執(zhí)意要求第四次??薄段脑酚⑷A》的原因,除了以往刊刻不細致,錯誤太多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保存歷史文獻。他在《<文苑英華>序》當中寫到:“臣伏睹太宗皇帝丁時太平,以文化成天下。既得諸國圖籍,聚名士于朝,詔修三大書,曰《太平御覽》,曰《冊府元龜》,曰《文苑英華》,各一千卷。今二書閩、蜀已刊,《文苑英華》士大夫家絕無而僅有。蓋所集止唐文章,如南北朝間存一二。是時印本絕少,雖韓、柳、元、白之文尚未甚傳,其他如陳子昂、張說,九齡、李翱等諸名士文集世尤罕見,故修書官于宗元、居易、權(quán)德輿、李商隱、顧云、羅隱輩或全卷取人。當真宗朝,姚銥銼擇十一,號《唐文粹》,由簡故精,所以盛行。近歲唐文摹印浸多,不假《英華》而傳,況卷峽浩繁,人力難及,其不行于世則宜?!盵9]因此,為了保存和傳播歷史文獻,周必大再次主持刊刻《文苑英華》這部類書。

      周必大通過借他人所藏摹印、朋友饋贈、歐陽修后裔相送等方式搜求歐陽修史料,他在《總跋自刻六一帖》中自述道:“歐陽公道德文章,百世之師表也… …某不佞好公之書而無聚之之力,聞有藏其尺牘斷稿者,轍假而摹之石,多寡既未可計,則先后莫得而次也。”[10]紹熙二年(1191),周必大組織友人、學生一起??薄稓W陽文忠公集》。當時,《歐陽文忠公集》版本雖多,自汴京、江、浙、閩、蜀皆有之,但其集遍行海內(nèi)而無善本。且由于歐陽修寫作時喜歡即時題寫在墻壁上,所以易出現(xiàn)朝夕改定以及用字往往不同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后世傳錄既廣,有些卻訛謬不可讀。廬陵所刊也存在卷帙叢脞、略無統(tǒng)紀的弊端。為此,周必大久欲訂正。紹熙二年(1191)春,周必大和孫謙益等人開始編校歐陽修文集,慶元二年(1196)刻印完成,歷時五年多。在編校過程中,他們本著“實事是正,多聞闕疑”原則進行,在??薄毒邮考愤^程中,他們參校眾本,發(fā)現(xiàn)有增損其詞至百字者,有移易后章為前章者情況,為尊重原文,不改動篇章,而是附注在文下。[11]周必大不僅多方搜求歐陽修史料,而且為歐陽修真跡作序跋,他寫了《歐陽文忠公年譜后序》、《歐陽文忠公集古錄序》、《歐陽文忠公集古錄后序》和《歐陽文忠公集后序》等,說明校勘始末。在《家塾所刻六一先生墨跡跋十首》、《題六一先生九帖》、《題六一先生五代史稿》、《跋六一先生詩文稿》等題跋中,說明真跡來歷,敘述版本源流。在《題六一先生慰富文忠公書稿》、《題六一先生手書后》、《跋歐陽文忠公誨學帖》等題跋中,介紹了所題真跡的掌故背景。在《山谷書六一先生古賦》、《總跋自刻六一集》、《題六一先生五代史稿》等題跋中,評價了藏帖內(nèi)容。在重刊《歐》集過程中,周必大進行了嚴謹明晰的辨?zhèn)?。他在《與呂子約寺丞》一文中,周必大談到朱熹所擁有的歐陽修自傳文稿不可信,指出:“考亭(朱熹)間得書……殊可敬嘆……(然而)`修性多病'句良可疑,`殊不喜居京'亦非六一語”。[12]在刊刻《歐》集過程當中,周必大進行了認真的考證,他在《又與孫謙益》信中 考證了歐陽修的生日,他寫道:“… …乃如《年譜》,皆說六一先生是景德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丙辰生。前日搜訪,得《于役志》一卷,乃是自館閣貶夷陵時舟行日記,止到公安。其間于六月二十一日說:`予生日為壽。'尋取《真宗實錄》及《長篇》,再三契刻,果是丙辰,乃六月二十一日,已得戊申月節(jié)氣。然則考諸家考證,容或未詳。校書如拂塵,一重過了又一重,非虛語也?!盵13]周必大根據(jù)《真宗實錄》及《長編》記載,考證歐陽修生日是6月21日,而不是如《年譜》所說的6月26日。[14]

      我國臺灣學者黃寬重先生在《南宋活字印刷史料及其相關問題》一文中考證出周必大用泥活字排版、印刷了自己的著作《玉堂雜記》。以確切的史料填補了中國印刷史上的一段空白。打破了以前史學界認為活字印刷在北宋畢昇之后元朝王禎之前無人使用的定論。[15]周必大在學士院供職期間的隨筆記錄《玉堂雜記》一書,文獻價值應該重視,在南宋學士院典制名物方面的價值,勝過同時代典籍,確為研究南宋官制的珍貴文獻。[16]周必大在《玉堂雜記》序中稱此書“凡涉典故及見聞可紀者,輒筆之?!薄端膸烊珪穼⒅鼙卮笏队裉秒s記》3卷列入史部“職官”類。此書皆記翰林故事,后編入周必大文集中?!端膸烊珪偰刻嵋酚涊d:“凡鑾坡制度沿革,及一時宣召奏對之事,隨筆紀錄,集為此編。所紀如奉表德壽署名、賜安南國王嗣子詔書之類,皆能援引古義,合於典禮。其他瑣聞遺事,亦多可資談柄……得必大此書,互相稽考,南渡后玉堂舊典亦庶幾乎釐然具矣?!盵17]

      二、創(chuàng)制了一套歷史文獻考證??狈椒?/h2>

      周必大曾經(jīng)任職秘書省、國史館,培養(yǎng)了重視文獻和考據(jù)的治史能力,“能于考據(jù)竭冥搜?!盵18]詩話之體,始自北宋歐陽修,至南宋得以蓬勃發(fā)展,周必大是考據(jù)類詩話的代表作家,所著《二老堂詩話》是南宋初年考據(jù)類詩話的代表作品。周必大重視原碑刻的文獻價值,他通過對金石碑刻的考證,補訂紙本文獻之失,或用不同版本互校旁證,通過字形探取字義,采取多種方式考證,“編摩簡冊,是正訛舛”。[19]周必大題跋內(nèi)容以考證為主,宋代學者樓鑰指出,周必大所作題跋:“考古證今,歲月先后,通徹明白,讀者嘆服。”他的題跋中,考證、校勘等內(nèi)容占據(jù)了重要篇幅。四庫館臣稱贊其“考據(jù)亦極精審,巋然負一代重名?!盵20]近人胡適在為陳垣《元典章校補釋例》一書所作的序言中更將周必大與陳垣并提。[21]無論是??蔽淖帧⒖甲C史實還是辨別評判版本,周必大均下筆客觀,立論謹慎,不輕下論斷,這與他在主持???、刻印《文苑英華》與《歐陽文忠公集》等書籍時強調(diào)的“實事是正,多聞闕疑”的原則是一致的。

      在??薄段脑酚⑷A》一書時,針對“叢脞重復,首尾衡決,一詩或析為二,二詩或合為一,姓氏差誤,先后顛倒,不可勝計”等弊病,周必大和彭叔夏等人參看了多種書籍,精心???,逐篇詳注。周必大在??薄段脑酚⑷A》一書序言中指出,“其間賦多用‘員來’,非讀<秦誓正義>安知之‘云’字乃‘員’之省文?以‘堯韭’對‘舜榮’,非讀<本草注>,安知其為昌蒲?又如‘切磋’之‘磋’,‘馳驅(qū)’ 之‘驅(qū)’, ‘掛帆’ 之‘帆’‘仙裝’ 之‘裝’,<廣韻>各有側(cè)音,而流俗改‘切磋’為‘効課’,以‘駐’易‘驅(qū)’,以‘席’易‘帆’,以‘仗’易‘裝’,今皆正之,詳注逐篇之下,不復遍舉?!盵22]周必大刊刻書籍,參用了多種資料,并以篇末校語形式標注該篇文章所參校的書籍。

      周必大《平園集》有《文苑英華跋》,其中詳細介紹了此次校勘的全過程:“臣事孝宗皇帝,間聞圣諭,欲刻江鈿《文?!?臣奏其去取差謬不足觀,帝乃詔館職裒集《皇朝文鑒》。臣因及《英華》雖秘閣有本,然舛誤不可讀,俄聞傳旨取入,遂經(jīng)乙覽。時御前置校正書籍一二十員,皆書生稍習文墨者,月給餐錢,滿數(shù)歲補武校尉。既得此為課程,往往妄加涂注,繕寫裝飾,付之秘閣,后世將遂為定本?!盵5]周必大再次組織??笨逃 段脑酚⑷A》一書,??毙问街饕腥N,即文中小注、篇末校語、卷末??庇?。

      我們看到無論是體例編排還是文章去取,周必大都極為慎重,力求客觀,決不輕改文獻,不做主觀判斷。他十分強調(diào)??敝耙獜V泛搜羅異本及相關文獻,互相參校,比較異同,有異文則忠實紀錄,有疑則存疑,即使編者能做出清晰的是非判斷,亦不輕易刪去異文,多將異文注于原文之下,最大程度地避免錯訛。[23]如考證人物姓名之誤,柳冕的《青帥乞朝覲表》,文后有卷末校語:《唐書·柳冕傳》有此表,《類表》作‘柳冕'是也,《英華》誤作‘李俛’。通過《唐類表》、《唐書》考證出該文中‘李俛’當為‘柳冕’。[24]

      三、提出并踐行“實事是正,多聞闕疑”的史學思想

      “實事是正,多聞闕疑”,是周必大的重要史學思想。廬陵俊士彭叔夏在跟隨周必大一同??段脑酚⑷A》一書過程中獲益匪淺,他深有體會地說:叔夏嘗聞太師益國公先生之言曰:校書之法,實事是正,多聞闕疑。叔夏年十二三時,手抄太祖皇帝實錄,其間云興衰治口之源,闕一字,意謂必是治亂,后得善本,乃作治忽,三折肱為良醫(yī),信知書不可以意輕改。[25]“實事是正,多聞闕疑”這一圖書校勘方法成為后世??睂W的典范,備受推崇。清代校勘學家顧廣圻將此法稱之為校讎之楷模。近代學者胡適則認為周必大提出的這八字校書法及其圖書??睂嵺`是中國十二三世紀??睆团d的標志之一。

      周必大重視正史,不信小說,提倡闕疑求正,避免錯訛。他多次提到小說類的文獻不可信,說:“小說多妄,其來久矣!”[26]“小說極難信……有好惡,有差誤,秉筆則當決擇耳。”[27]周必大特別重視正史,這當是與他任職史官的經(jīng)歷有關。周必大參與過《四朝國史》(北宋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之史)的編寫,熟悉其較為嚴謹?shù)木帉戇^程,因此十分看重國史。他閑居鄉(xiāng)里,為人作序跋時,曾以“前史官”自名,且常用正史來考索人物生平,同時,不忘將一些見聞寫入序跋中,以“所聞備史官采擇,以彰圣化?!盵28]在正史與小說的內(nèi)容發(fā)生沖突時,周必大則運用“實事是正,多聞闕疑”的原則,以正史對小說的記載進行批駁校正,如他批評小說《邵氏聞見錄》,指出:“大抵《邵氏聞見錄》頗多荒唐,凡所書人及其歲月鮮不差誤,因是略為之辨?!盵29]周必大刊刻《歐陽文忠公集》時,以“諸家本乃當時定本”為標準,選擇了未刪節(jié)本,而將刪節(jié)本在卷末予以介紹,這種做法也完全符合他“實事是正,多聞闕疑”的校勘原則。圍繞著范仲淹神道碑版本問題的爭論,由于周必大貫徹了“實事是正,多聞闕疑”的史學思想,最終有了一個較為圓滿的結(jié)局,顯示出周必大對書籍??眹烂C審慎的態(tài)度。周必大精心??辈⒖痰摹稓W陽文忠公集》早已得到后世學者的認同:“此本(周必大刻本《歐陽文忠公集》)出,遂成歐集最后定本,其它州郡刻本皆散佚不傳。明代所刻歐集諸本,皆出于此本?!盵30]

      此外,周必大所著《玉堂雜記》3卷,《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史部“職官”類。此書皆記翰林故事,后編入周必大文集中?!端膸烊珪偰刻嵋酚涊d:“凡鑾坡制度沿革,及一時宣召奏對之事,隨筆紀錄,集為此編。所紀如奉表德壽署名、賜安南國王嗣子詔書之類,皆能援引古義,合於典禮。其他瑣聞遺事,亦多可資談柄……得必大此書,互相稽考,南渡后玉堂舊典亦庶幾乎釐然具矣。”[17]周必大還著有《二老堂詩話》,反映了他歷史考證的精神與學識,四庫館臣評價:“是書其論詩之語,凡四十六條?!薄氨卮髮W問博洽,又熟於掌故,故所論多主於考證。“如“王禹偁不知貢舉”一條,“劉禹錫淮陰行”一條,“歐陽修詩報班齊”一條,又“陸游說蘇軾詩”一條,周紫芝“論金鎖甲”一條,司空山“李白詩”一條,杜甫“詩閑殷闌韻”一條,皆極精審。[31]

      周必大自撰“職官”類史書——《玉堂雜記》,主持刻印《文苑英華》、《歐陽文忠公集》等文獻,保存了珍貴史料;在刻書過程中創(chuàng)制了一套歷史文獻考證校勘方法;提出并踐行“實事是正,多聞闕疑”的史學思想。因此,他在我國古代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值得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參 考 文 獻]

      [1] 陸游.監(jiān)丞周公墓志銘[M]//《全宋文》第223冊,卷4951, 第248頁.

      [2] 《先夫人王氏墓志》,《省齋文稿》卷36,第497頁.

      [3] 脫脫等撰.《宋史》卷391《周必大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 劉彌正.周益公謚誥[M]//《景印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第1149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第316頁.

      [5] 周必大.《<文苑英華>序》[M]//四庫全書:第114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第583頁.

      [6] 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第1342冊,第736頁.

      [7] 李慈銘著,虞石龍整理,由云龍輯.越縵堂讀書記:第四冊[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818.

      [8] 程章燦.《文苑英華》選錄碑志文的統(tǒng)計與分析[M]//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編.《古典文獻研究》第六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198.

      [9] 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第1147冊,第582-583頁.

      [10] 周必大.題汪季路所藏書畫四軸[M]//《景印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第1147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版,第490頁.

      [11] 鄒錦良.周必大圖書勘刻理論與實踐[J].蘭臺世界,2012,(9).

      [12] 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1:378.

      [13] 周必大.又與孫謙益[M]//《景印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第1149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版,第118頁.

      [14] 谷敏.淺談周必大重刊《歐陽文忠公集》[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5,(6).

      [15] 黃寬重.南宋活字印刷史料及其相關問題[M]//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

      [16] 徐珊珊.周必《大玉堂雜記》的文獻價值[J].天中學刊,2012,(1).

      [17] 轉(zhuǎn)引自汪泰榮編校,《四庫全書總目》吉安人著述提要[M].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2010:70.

      [18] 轉(zhuǎn)引自《淺談周必大<二老堂詩話>中的文獻考據(jù)》[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7,(1).

      [19] 轉(zhuǎn)引自谷敏:《周必大與<文苑英華>》[J].蘭州學刊,2005,(6).

      [20] 紀昀等.文忠集提要[M]//《景印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版,第1頁.

      [21] 胡適.《校勘學方法論——序陳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補釋例>》[M].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2] 周必大.《文苑英華》序,《文忠集》卷55[M]//《景印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版,第583頁.

      [23] 谷敏.周必大與《文苑英華》的??盵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9,(5).

      [24] 李昉等.青帥乞朝覲表[M]//《文苑英華》卷606,中華書局,1966.

      [25] 彭叔夏.文苑英華辨證序[M]//《景印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26] 周必大.《王禹偁不知貢舉》,《文忠集》卷177.

      [27] 周必大.《呂子約寺丞 慶元二年十月》,《文忠集》卷188.

      [28] 周必大.《跋趙逢原得母詩卷》,《文忠集》卷51.

      [29] 周必大.《題呂獻可墓志》,《文忠集》卷47.

      [30] 冀淑英.《冀淑英文集》[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251.

      [31] 周必大.《二老堂詩話》[M]//《四庫全書》卷195,文淵閣本.

      猜你喜歡
      英華文苑四庫全書
      文苑
      軍工文化(2022年7期)2022-08-24 11:07:06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breaking of aluminum particle shells
      Empirical Likelihood for Partially Linear Models Under Associated Errors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文苑仲美術作品
      電影文學(2021年10期)2021-05-29 02:54:08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2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1:58
      QUANTILE ESTIMATION WITH AUXILIARY INFORMATION UNDER POSITIVELY ASSOCIATED SAMPLES?
      文苑·藝林
      文苑·藝林
      浮梁县| 大足县| 苍山县| 温州市| 吴旗县| 长宁区| 开平市| 金寨县| 平安县| 称多县| 利辛县| 建宁县| 北海市| 平谷区| 奉化市| 金乡县| 大邑县| 丘北县| 会泽县| 宜兰市| 满洲里市| 武川县| 平陆县| 孝义市| 玉龙| 泽普县| 桑日县| 沙雅县| 徐州市| 冀州市| 基隆市| 德昌县| 增城市| 嘉鱼县| 松江区| 通城县| 新余市| 江津市| 三原县| 屏南县| 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