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英語言中省略現(xiàn)象的對比研究及翻譯

      2014-04-16 12:21:25楊聰聰
      江科學(xué)術(shù)研究 2014年1期
      關(guān)鍵詞:漢英連詞省略

      鞏 飛,楊聰聰

      (寧波大學(xué) 外語學(xué)院,浙江 寧波 315211)

      省略作為粘結(jié)①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在各種語言中具有普適性的語言手段,漢英兩種語言也不例外。盡管漢英兩種語言中普遍存在著省略現(xiàn)象,但在使用頻率和省略形式上存在諸多差異。對漢英兩種語言中的省略形式進(jìn)行研究,對比分析兩種語言在語篇形式和語篇內(nèi)容上的異同,有利于豐富普通語言學(xué)理論、促進(jìn)我國的英語教學(xué),也對研究英漢互譯規(guī)律有著重要的影響。筆者將著重分析漢英語言中的五大省略形式,即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省略和連詞省略,并剖析漢英兩種語言在省略形式上的差異以及產(chǎn)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最后就省略在漢英互譯中的應(yīng)用提出建議。

      一、漢英語言中的省略現(xiàn)象

      省略是漢英語言中的普遍現(xiàn)象,符合語言的“經(jīng)濟(jì)原則”。法國語言學(xué)家馬丁內(nèi)(A.Martinet)認(rèn)為經(jīng)濟(jì)原則是指“在保證語言完成交際功能的前提下,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言語活動中的消耗做出合乎經(jīng)濟(jì)要求的安排”[1](P62)。盡管漢英兩種語言中都有省略現(xiàn)象,但兩者在使用頻率和省略形式上有所不同。漢語是意合語言,只要能達(dá)意,任何省略都可以實現(xiàn),而且省略比較徹底。正如程雨民所說,“在漢語中,所有成分都是可以省略的”[2](P318)。而英語是形合語言,強(qiáng)調(diào)句子的完整性,因此省略的情況較少。除使用頻率外,漢英語言在省略形式上也有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和連詞省略四個方面。

      (一)主語省略

      相對于英語,漢語中的主語省略極為常見。茍亞軍曾對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及其英譯本中的主語省略進(jìn)行統(tǒng)計,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漢語中的主語省略有60處,而英語中的主語省略只有11處”[3]。再比如“梁實秋的散文《時間即生命》,全文31個句子,省略主語的句子就達(dá)10個;冰心的《風(fēng)雪時候的星辰》,全文14個句子,無主語句竟達(dá)八個之多”[4](P35)。而英語中主語省略不太多見,使用面不廣,通常僅限于有上下文的語境中,屬親密語體,通常為口頭語體范圍內(nèi)[5](P642)。試舉幾例:

      (1)原文:()弄不好就會前功盡棄。

      譯文:If things are not properly handled,our laborwill be totally lost.②

      (2)原文:()活著就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譯文:As long as you live,you should be a man useful to the people.②

      以上兩個漢語例子都省略了主語,但并不影響句子所要表達(dá)的意思。譯者可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以及上下文語境來推測主語指代的成分,在翻譯時將之加到譯文中。在英譯時,兩個例子的主語都不能省略,否則,句義就不完整。

      在英語中,若句子滿足主謂一致,則句子的主語有時可以省略。

      (3)原文:He rose,(he)arranged his papers,and(he)addressed the audience.

      譯文:他站起身,理了理文件,就向聽眾講起來。④

      在例(3)中,無論是原文還是譯文都省略了主語,且主語的省略并不影響句義的表達(dá)。從以上三個例子可以看出,盡管漢英兩種語言都有主語上的省略,但漢語中主語省略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

      (二)謂語省略

      一般情況下,漢語不省略謂語?!皾h語省略的是主語成分,不是謂語成分,因為語言必有所謂,省略了謂語,就不稱其為語言”[6](P396)。只有少數(shù)特殊例子除外。而英語在主謂一致的情況下或并列結(jié)構(gòu)中,可以省略謂語。但這種省略屬于不完全省略,句子中仍保留有其它的成分。

      (4)原文:I lost my proud poplar,and you(lost)yourwillow.

      譯文:我失驕楊君失柳。④

      例(4)中的原文在主謂一致的情況下省略了謂語,但譯成漢語時,其中的謂語不可省略。

      (5)“你去當(dāng)吧!你去當(dāng)吧,我不去()!”

      “好,我去(),我就愿意進(jìn)當(dāng)鋪,進(jìn)當(dāng)鋪我一點也不怕,理直氣壯。”(蕭紅:《當(dāng)鋪》)

      (6)原文:Readingmakes a full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F.Bacon:Of Studies)

      譯文: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jī)智,筆記使人準(zhǔn)確。(王佐良譯:《談讀書》)

      在例(5)中,“我不去”、“我去”后面均省略了動詞“當(dāng)”,省略動詞后的句子簡潔明了。若將“當(dāng)”字加上去,句子反而顯得繁瑣。在例(6)中,原文省略了兩個動詞“makes”,但都保留了句子的賓語,即“a ready man”和“an exactman”。然而,在該句所對應(yīng)的漢語中,譯者給出了全部的謂語。由此可見,漢語中謂語動詞的省略較為少見。

      (三)賓語省略

      在漢英兩種語言中,都存在著省略賓語的現(xiàn)象。如:

      (7)申請批準(zhǔn)后,全民所有制單位申請的(),專利權(quán)歸該單位持有;集體所有制單位或個人申請的(),專利權(quán)歸該單位或個人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③

      (8)原文:She sang her sweetest(song).

      譯文:她唱了最動聽的歌曲。④

      例(7)是關(guān)于專利權(quán)的一篇文章,專利權(quán)已成為已知信息。因此,為了避免重復(fù),“()”處均省略了“專利權(quán)”。例(8)原文中省略的是同源賓語,但這一賓語在漢語中不能省,以免句子的意思表達(dá)不夠完整。

      (四)介詞、連詞省略

      漢語中介詞和連詞的省略現(xiàn)象十分普遍,但英語中介詞和連詞不能省。如:

      (9)原文:I sat down,and took out a cigar,I will take one now,if you will excuse.(Jane Eyre)

      譯文:我坐了下來,取出一支雪茄——請原諒,現(xiàn)在我要抽一支。(黃源深譯)③

      (10) 原文:But now our awareness of it has grown so faint that four or five people can live together in one room.(Louise Hirasawa:Developing Rending Skill)

      譯文:但現(xiàn)在我們對這種意識逐漸淡薄,四五個人可以住一個房間。③

      在例(9)中,原文中的連詞“and”和“if”是句子的必要成分,而在譯成漢語時,卻變成了多余成分,需要予以省略。在例(10)中,英文中的連詞“so…that”和介詞“in”不可省略,但譯成漢語時亦均可省略。

      通過對比分析漢英兩種語言間的省略現(xiàn)象,不難發(fā)現(xiàn):漢語中的省略成分涵蓋全面,以主語省略為主,但也包括謂語、賓語、介詞和連詞等成分的省略。英語中的省略也包括主語省略、謂語省略和賓語省略,但英語中的介詞和連詞不可省略。

      二、漢英語言中省略形式差異的原因分析

      漢英兩種語言在省略形式上有其相似性,但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

      (一)重主題與重主語

      漢語重主題,英語重主語。大多數(shù)句子都有兩個基本的成分,即主題(講述的題目)和述題(對于題目的說明)。如在“Iwent to the basketball court.”一句中,“I”是主題,“went to the basketball court ”是述題。一個句子所體現(xiàn)的就是主題和述題之間的關(guān)系。漢民族的整體思維決定了漢語重主題的思維方式。一個話題(往往由主語充當(dāng))出來,后面的句子是在對它說明論述,省略討論的對象就很正常了。在漢語的句法系統(tǒng)里,只要能突出主題,句子中一些不必要的成分便可省略,尤其是主語。漢語不強(qiáng)調(diào)主謂一致,因此,在許多語境中,主語往往被省略。而英語注重個體思維,在表述時重主語。主語與整個句子關(guān)系密切,它決定著謂語動詞的人稱、數(shù)等形態(tài)的變化。主語通常是英語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很少省略。如:

      (11)原文:他有個女兒,()在北京工作,()已經(jīng)打電話去了,()聽說()明天回來。

      譯文:He has a daughter,who works in Beijing.Someone has phoned her and it is said that she will be back tomorrow.②

      在這一例子中,漢語中省略了多個主語,但句子的整體意思并未受到影響。英語強(qiáng)調(diào)主謂一致,每句話必須有主語。因此,譯者在將該句譯成英文時,要將空缺的主語補(bǔ)全。否則,譯文便是一個不完整的句子,不能準(zhǔn)確地表達(dá)出原文的內(nèi)容。

      (二)重意合與重形合

      漢英語言之間最重要的特征區(qū)別莫過于意合與形合的區(qū)別。漢語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連接手段,注重隱性連貫(Covert Coherence),注重邏輯順序,注重功能、意義,注重以神統(tǒng)形。而英語造句常用各種形式手段連接詞、語、分句或從句,注重顯性接應(yīng)(Overt Cohesion)。英語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結(jié)構(gòu)完整,注重以形顯義。這些特征體現(xiàn)在省略上便是:漢語中的省略形式相對多樣化,可以省略主語、謂語、賓語等成分(如例(1)、例(2)中的原文以及例(5)、例(7);而英語中的省略則要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如英語中的連詞、介詞不可省,某些句子成分不可完全省略。如例(9)、例(10)的原文以及例(6))。再以下文為例:

      (12)By birth he was an English man;by profession,a sailor;by instinct and training,a rebel.④

      這一例句中雖有對謂語“was”的省略,但保留了表語“a sailor”和“ a rebel”,符合英語的語法形式,也體現(xiàn)了英語重形合的特點。

      (一)轄域差異

      漢英民族的思維方式不同,其語言的轄域也就不同。漢語形散,其“敘述成流散鋪排式,結(jié)構(gòu)輕短,各成分之間關(guān)系松散,各相關(guān)成分轄域較窄,支配能力弱”[7]。因此,漢語中的省略較易實現(xiàn)。而英語形聚,其語言成分之間關(guān)系緊密、結(jié)構(gòu)復(fù)雜、句子環(huán)環(huán)相扣。各成分之間的轄域較寬,支配能力較強(qiáng)。因此,在省略某種句子成分的時候,要注意省略成分與保留成分之間的支配關(guān)系,避免省略帶來的歧義。英語中的連詞不能省,原因就在于英語強(qiáng)調(diào)形聚,各成分之間的關(guān)系密切,省略連詞會切斷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guān)系,影響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dá)。

      三、漢英互譯中省略現(xiàn)象的處理對策

      語言有各自的構(gòu)詞特點及句法特征,因此,在翻譯中要盡量保留相關(guān)兩種語言的特色。正如申丹所說:“倘若在翻譯中,不顧目的語中對應(yīng)結(jié)構(gòu)的存在,不用目的語中的語法結(jié)構(gòu)來替代原語中的語法結(jié)構(gòu),這樣譯文中的語法結(jié)構(gòu)實際上是(未經(jīng)翻譯的)原語中的形式結(jié)構(gòu),而不是目的語中的對等或?qū)?yīng)形式,則意思難免會在不同程度上被喪失或被扭曲?!盵8]譯者在處理漢英互譯中的省略現(xiàn)象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重主語的恰當(dāng)增添和必要刪減

      漢語中主語省略的現(xiàn)象很常見。申小龍把漢語中主語的省略看作是“漢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學(xué)思想在語言中的表現(xiàn)”[9](P196),因而漢語中的主語往往可以蘊含在行為事件的主觀表現(xiàn)中,尤其是在語篇中,主語出現(xiàn)一次后,其余的就可以省略掉了。而英語強(qiáng)調(diào)主謂一致,很少省略主語。因此,在漢譯英時,譯者要準(zhǔn)確把握漢英省略形式的差異,尋找、增添恰當(dāng)?shù)闹髡Z;在英譯漢時,為了簡潔的需要,通常要在譯文中省去不必要的主語。如:

      (13)原文:賈母一面說,一面來看寶玉,()只見今日這頓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氣,()也抱著哭個不了。(曹雪芹:《紅樓夢》)

      譯文:From the sight that met her eyes she could tell that this has been no ordinary beating.It filled her with anguish for the sufferer and anger for the man who had inflicted it,and for a long time she clung to the inert form and wept… (D.Hankes,Trans.The Story of the Stone)

      (14)原文:Students should try it and go on whenever they succeed or fail.

      譯文:學(xué)生應(yīng)當(dāng)試一下,不管成功與否,繼續(xù)前進(jìn)。③

      在例(13)中為了避免重復(fù),原文中的主語“賈母”只出現(xiàn)一次,體現(xiàn)了漢語重主題的特點。而英語重主語的特點要求譯者根據(jù)語境推測出后面缺少的主語,將之補(bǔ)充完整,如譯文中的黑體字部分。在例(14)的原文中,“they”的出現(xiàn)使得語句包含完整的主謂結(jié)構(gòu),符合英語“重主語”的要求。譯文為達(dá)到簡潔的效果而省略了主語,則滿足了漢語中省略不必要主語的需要。

      (二)謹(jǐn)慎處理英語中的不完全省略

      一般情況下,英語為了保持句法上的工整性,會采取不完全省略的形式來表達(dá)語意。因此,在將這一類的英文語句譯成漢語時,一般要將省略的成分補(bǔ)上;在漢譯英時,譯者要將不必要的成分省略。如:

      (15)原文:You ought to have taughtme instead of I(taught)you.

      譯文:本來該你來教我,而不該由我來教你。(16)原文:他不走,我也不走。

      譯文:He did not leave,nor did I(leave).

      在例(15)中,原文省略了謂語“taught”,但在譯成漢語時要加上,否則會導(dǎo)致句子表達(dá)不完整。例(16)的原文包含完整的主謂語,但在英語中,助動詞后面的主要動詞可以省略。因此,譯者在漢譯英的過程中省略了動詞“l(fā)eave”,以符合英語的語法特點。

      (三)英語中的介詞和連詞不可省

      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在漢語中,省略只求達(dá)意。只要能達(dá)意,省略的時候不但不考慮語法,甚至也不考慮邏輯。因此,漢語中的連詞和介詞可以省略。而英語語句注重各成分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連詞和介詞在句子的邏輯關(guān)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連接各成分的主要元素,不可省略。因此,在漢英互譯時,譯者要處理好兩種語言中介詞和連詞的省略與添補(bǔ)問題。如:

      (17)原文:He is a good eater and sleeper.

      譯文:他能吃能睡。②

      (18)原文:希特勒得到墨索里尼之死的消息后不久,便開始為他自己的末日做最后的準(zhǔn)備。他命令將他心愛的阿爾薩斯狼犬毒死,將家中的另兩條狗擊斃。然后,他把他僅剩的兩名秘書傳來,遞給他們毒藥膠囊,以備節(jié)節(jié)逼近的俄國人打進(jìn)來的時候服用。(《大學(xué)英語教師用書》)

      譯文:Shortly after receiving the news of Mussolini’s death,Hitler began to make the final preparations for his.He had his favorite Alsatian dog poisoned and two other dogs in the household shot.Then he called in his two remaining women secretaries and handed them capsules of poison to use if they wish to when the advancing Russians broke in.(William L.Shirer: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③

      在例(17)中,譯文省略了連詞“和”,簡潔明了,符合漢語重意合的特點。若將之譯為“他能吃和能睡”,句子就顯得繁瑣、怪異。在例(18)中,原文中只有“后”和“然后”兩個表示時間順序的連詞。但譯者在將之譯成英文時,又添加了一些連詞(如“and”、“when”、“if”)以及一些介詞(如“of”、“for”、“in”)。這些介詞和連詞使譯文的邏輯關(guān)系更為清晰,結(jié)構(gòu)層次明確、有條理,符合英語重形合的特點。

      概而言之,漢英兩種語言在省略形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要求譯者在漢英互譯的過程中準(zhǔn)確把握差異,運用合理的處理對策解決相關(guān)的翻譯問題。以上幾個有關(guān)省略現(xiàn)象的處理對策有助于譯者順利開展英漢互譯的工作。

      四、結(jié)語

      省略作為漢英語言中語篇銜接的重要手段,形式靈活且種類繁多。對漢英兩種語言中的省略現(xiàn)象進(jìn)行對比分析,不僅可以揭示漢英兩種語言在形式上的異同,還可以揭示不同語言形式下各民族思維方式的差異。通過對比漢英兩種語言中的省略現(xiàn)象,筆者發(fā)現(xiàn):1、漢語以主語省略為主,也包括謂語、賓語、介詞和連詞的省略,其省略形式較為徹底。英語中的介詞和連詞不可省,其它成分(如謂語、賓語)均可省略,其省略形式多為不完全省略。2、受兩大民族不同思維方式的影響,漢英兩種語言的省略方式不同。此外,漢英語言在省略形式上的差異也要求譯者在漢英互譯時掌握相關(guān)的應(yīng)對策略,主要包括:注重主語的恰當(dāng)增添和必要刪減;處理好英語中的不完全省略;英語中的介詞、連詞不可省??傊?,筆者認(rèn)為,探究漢英語言中省略形式的差異及其在翻譯實踐中的指導(dǎo)作用,對于豐富漢英對比理論、提升翻譯實踐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文中所引的概念是由著名語言學(xué)家韓禮德在提出,他將粘結(jié)(cohesion)的手段分為五種:照應(yīng)、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手段,Cohesion in English,1976年版。

      ②處的例子選自寧波大學(xué)外語學(xué)院徐希明教授的英漢語言對比研究課件。

      ③處的例子選自蔡基剛的 《英漢寫作修辭對比》,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版。

      ④處的例子選自潘文國的《漢英語對比綱要》,北京語言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版。

      [1]常寶儒.“論漢字屬性”,載陳原主編《現(xiàn)代漢語用字信息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程雨民.漢語字基語法[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3.

      [3]茍亞軍.英漢省略形式對比研究[J].渭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3(4):81.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76.

      [4]張清明.漢英重復(fù)、替代與省略對比及其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2.

      [5]Quirk,R.,Leech,G.,Greenbaum S.and Svartvik J.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1973.

      [6]高名凱.漢語語法論[M].北京: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6.

      [7]Nida,Eugene A.and Jan de woard.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M].New York:Thomas Inc.,1986.

      [8]司顯柱.論英漢民族思維模式、語言結(jié)構(gòu)及其翻譯[J].外語學(xué)刊,1999(2):84.

      [9]申小龍.漢語句型研究[M].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漢英連詞省略
      你會用連詞嗎?
      連詞that引導(dǎo)的賓語從句
      偏旁省略異體字研究
      話題鏈在漢英篇章翻譯中的統(tǒng)攝作用
      從目的論看環(huán)保公示語的漢英翻譯
      西夏語中的對比連詞 djij2
      西夏學(xué)(2016年1期)2016-02-12 02:24:02
      中間的省略
      詩選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3
      漢英文字的幽默修辭功能淺探
      語言與翻譯(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4
      漢英機(jī)器翻譯中的意譯和直譯應(yīng)用
      省略
      詩歌月刊(2009年4期)2009-05-22 03:38:04
      瓮安县| 泗水县| 右玉县| 集贤县| 镇坪县| 南雄市| 中卫市| 安远县| 岳普湖县| 长丰县| 竹北市| 南丰县| 资阳市| 玉门市| 安泽县| 桦甸市| 河曲县| 秀山| 大名县| 贵德县| 沈阳市| 乌恰县| 寿阳县| 嘉峪关市| 万全县| 阜新| 依安县| 突泉县| 达孜县| 渝北区| 南木林县| 山丹县| 奉节县| 定安县| 双鸭山市| 渑池县| 孟村| 乐昌市| 田林县| 正定县|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