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勖
屠隆(1542~1605),字長卿、緯真,號赤水、一衲道人、鴻苞居士,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qū))人,晚明著名詩人、戲曲家。萬歷五年(1577)進士,歷任青浦知縣、禮部主事等職。屠隆與陳與郊友善,徐朔方《屠隆年譜》和《陳與郊年譜》(《徐朔方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427頁)均于“萬歷二十六年”提及陳與郊為《黃門集》求序于屠隆一事,然僅引錄“嘗戲論大江以南有三采筆”(《徐朔方集》第三卷,第427頁)一句而佚其全篇。汪超宏主編的《屠隆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雖從各類文獻中輯得屠隆的佚詩八十余首、佚文七十余篇,然亦未收此文,故其序至今仍不為人所知。
筆者近于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孤本《黃門集》中檢得此序,現(xiàn)移錄、標(biāo)點如下:
《黃門集》序
文章諸體,奏疏難矣。宣下情,達宸聽,寧廟畤,綏群靈。轉(zhuǎn)日回天,播遠傳后。于斯乎?賴善乎?韓司徒之語獻吉曰:“勿文,上弗解也;勿多,覽弗竟也?!比晃鹞膭t虞俚,俚則胡以華國?勿多則虞略,略則難以盡情。漢、唐諸臣,奏疏獨推長沙、江都敬輿氏,則以其雅質(zhì)有章,詳略得體,直而且宛,采而不蔓,暢難宣之情,中必然之畫,古今擅長矣。余觀近世搢紳疏,繪采則涉浮,尚質(zhì)則近鄙,不冗泛而過迂,則絞急而太激。此施之平交猶未當(dāng),況陳之斧扆、達之君父哉?余于近世最喜廣野陳君疏草,嘗戲論大江以南有三采筆:百谷用之尺牘,白仲用之詩,廣野用之奏疏。勰金肆,加丹堊,洋洋灑灑。揮穎則霞雪霏,落楮則神物下。最為有用,則廣野青浦皂囊中物。宣所欲言,以采色施之,人主覽而動容,士大夫見而解頤。以故廣野之在垣中,言而不覺其入,上恢止輦之度,而下無批鱗之名。斯不亦上善盛軌乎哉?廣野天才甚鉅,匈罥千古,矢口下筆,輒妙天下,洋洋灑灑。用之奏疏以窺廣野,此尚一班矣。
友人屠隆緯真父書
《黃門集》作者陳與郊亦為當(dāng)時重要曲家,據(jù)《黃門集自序》,此書始編于萬歷十八年春二月望日,書成已是萬歷二十六年,恰逢屠隆作成《曇花記》出版(汪超宏:《明清浙籍曲家考》,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第89~90頁),陳與郊于是寫信索閱新劇,兼為《黃門集》求序。
屠隆此序以奏疏寫作技巧的難度和重要開篇,并通過反駁韓文的觀點,回顧賈誼和陸贄的奏疏藝術(shù),指出當(dāng)時奏疏的普遍不足,表達作者對奏疏的要求:“雅質(zhì)有章,詳略得體”,以期盡可能地達到上疏目的。該序是屠隆少有的奏疏藝術(shù)論,是其整個文學(xué)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該序?qū)τ诳疾焱缆?、陳與郊的交游和文學(xué)思想,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值得研究者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