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年高(自然筆記成員)
堇菜
文/圖_年高(自然筆記成員)
自然的筆記:
以博物精神,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
如何區(qū)別早開堇菜和紫花地丁
早春時節(jié),當你把注意力從滿枝的鮮花中轉(zhuǎn)移到只有一點點綠色的草叢中時,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這樣的角落里,盛開著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孱弱的小花帶著沉著的紫色,雖不及枝條的繁花華麗,卻是我最愛的春日風景,這就是早開堇菜(Viola prinonantha)和紫花地?。╒iola philippica)。
早開堇菜和紫花地丁都屬于堇菜科。堇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陜西、甘肅、湖北,以及朝鮮和西伯利亞等地。
早開堇菜和紫花地丁就像兩個連體雙胞胎,他們總是一起盛開,同時生長在一個地方,連模樣也極其相近,平常人用肉眼是很難區(qū)分開來的。
所以我們怎么來區(qū)分這兩種花呢?科學家們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這兩種植物親緣關系很近,但是遺傳特性上有區(qū)別。如果把它們放在一起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區(qū)別還是挺大的:早開堇菜的葉片比較寬,偏圓,像一把小扇子。而紫花地丁的葉子狹長,像柳樹葉一般。兩者的花細看也能看出不同,早開堇菜的矩比較粗,而紫花地丁的矩比較細。如果你企圖通過顏色來區(qū)別這兩種植物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堇菜科的植物開花都比較早,和溫帶其它早春植物一樣,它們需要趕在周圍那些能遮擋住陽光的喬木、灌叢生長起來之前充分享受陽光,也趕著給剛出現(xiàn)的昆蟲獻上第一口糧,從而促使完成自己的傳粉大業(yè)。繁殖可以說是植物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務了,不同的植物在授粉這項重大的工作中有著千奇百怪讓人贊嘆不已的技能,堇菜科的植物也不例外,重點就在于它們的花朵上。
早開堇菜 紫花地丁
早開堇菜和紫花地丁的花乍一看,像一頂小小的紫色巫師帽,就像《哈里·波特》中出現(xiàn)的一樣。除了張開的花瓣像帽檐外,后面還帶著個“帽尖”,這就是堇菜屬植物的“矩”。這個矩是由最底下的花瓣向后延伸形成,位置靠下的兩根雄蕊上有細細的蜜腺,一直伸入到矩之中,這里就是吸引昆蟲的花蜜儲藏室。當貪吃的昆蟲被吸引過來,會??吭诨ò晟?,將自己長長的口器深入矩中偷取花蜜。
這時,跟花比起來重量比較大的昆蟲會擠壓到堇菜的柱頭上面,柱頭受到了壓力,會撐開將雄蕊圍起來的“藥隔延伸物”,花粉就像傾灑的面粉從這個口中漏出去,沾到昆蟲身上,機關精妙地令人贊嘆。同時花柱里還有一個裝著無色透明粘液的小房間,當昆蟲擠壓柱頭的時候這些粘液就會滲出來,粘住昆蟲從另一朵花上帶來的花粉。等到昆蟲飛走,花柱將另一植株的花粉帶到里面,它們用這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完成了授粉。
有些堇菜沒能在春天完成自己的使命,當濃密的樹冠遮住陽光,它們再也吸引不到傳粉者的時候,它還有另一神奇的招式——開出閉鎖花。所謂閉鎖花,顧名思義,花是封閉的,不再開放,從外觀上看,容易誤會成它的果實,一個綠色的橢圓形。在這朵閉鎖花的里面,雄蕊長得剛好能接觸到心皮的接收端,這樣每一顆花粉都能正好投入其中,保證每顆胚珠得到精子并成長為種子。
除了城市里常見的這兩種堇菜屬的植物,北京還分布著其它許多種堇菜屬的植物,常見到的就是細矩堇菜、北京堇菜、裂葉堇菜、斑葉堇菜和雙花黃堇菜等,它們都生活于活動較少的地方,都有著巫師帽一樣的小花。
如果你在清明節(jié)前后走到北京的郊區(qū),會發(fā)現(xiàn)在地上的枯枝落葉里有一叢叢葉子背面發(fā)紅的細矩堇菜,開紫色花朵。有的花朵是清秀的白色,名字里帶北京兩字,叫做北京堇菜。有的葉子是像被撕裂一般,開粉色小花,是裂葉堇菜。北京的堇菜屬植物葉子大多數(shù)都是直接從地上長出來的,比較低矮,而有一種挺起來長,有地上莖,是雞腿堇菜。另一種非常特別的堇菜是因為開出的小花既不是紫色也不是粉色和白色,是醒目的黃色,它們喜歡生長在海拔高的地方,1800-2000米左右,那就是雙花黃堇菜。
早開堇菜和紫花地丁在中藥里都叫紫花地丁,不作區(qū)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熱利濕的作用,卻很少有人把它們當做食物食用。聽說在古代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吃它,把它們蒸熟了涼拌,味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