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歐陽修與杜衍的南都唱和析論

      2014-04-17 08:55:25呂肖奐
      關(guān)鍵詞:潁州歐陽修

      呂肖奐

      (1.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研究學院,韓國首爾130791;2.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歐陽修與杜衍的南都唱和析論

      呂肖奐1,2

      (1.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研究學院,韓國首爾130791;2.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慶歷新政后的七八年間,歐陽修連續(xù)四任州府長官,但到了后二任時,他才與當?shù)毓賳T、士人頻繁唱和。尤其是到南都時期,他以知己、同道、門生、故吏、知府、詩友的多重身份,與致仕官員杜衍往復(fù)唱和并結(jié)集,創(chuàng)撰出兩代官員之間唱和范例。歐杜南都唱和以及歐陽修對杜衍五老會唱和活動的支持與宣傳,都成為宋代南都文學崛起的標志性事件,為地方文化建設(shè)做出了貢獻。

      歐陽修;杜衍;南都唱和

      杜衍于慶歷七年(1047)正月十三日,以太子少師致仕,退居南京(即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直到嘉祐二年(1057)二月去世。皇祐二年(1050)七月一日歐陽修改知應(yīng)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當月二十四日到任,皇祐四年(1052)三月十七日,其母鄭氏卒于官舍,歐陽修歸潁守制。在應(yīng)天府不到兩年時間,歐陽修常常拜謁杜衍,并與杜衍屢有詩歌唱和。杜衍去世后,歐陽修編輯二人“南都時唱和詩為一卷”[1],以示紀念。

      歐、杜南都唱和詩一卷的具體情況如何,已經(jīng)不得而知。目前可見的是《居士集》卷十二《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下注:“一云《與丞相太傅杜公唱和一十二首》,自此而下?!雹倌隙汲褪自?,見《歐陽修全集》83-85頁,中國書店1986年據(jù)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印。下引《歐陽修全集》,除特殊標明外,均采用此版本。這十二首律詩可能并非歐陽修唱和詩全部,至少《居士外集》還有一首是歐陽修在南都所作②《居士外集》卷六《太傅相公入陪大祀,以疾不行,圣恩優(yōu)賢,詔書俞允,發(fā)于感遇,紀以嘉篇,小子不揆,輒亦課成拙惡詩一首》。見《歐陽修全集》393頁。;杜衍因為詩集沒有保存,所存更少,除了五老會一首首唱以及評議聚星堂詠雪詩兩首外,其他唱詩與和詩都不可見③杜衍詩,參見《全宋詩》卷一四四,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第1596-1602頁。,僅能據(jù)歐陽修存詩的題目和內(nèi)容去推想,因而本文的探析以歐陽修為主。

      一、歐陽修作為州府一級最高長官的唱和歷程

      慶歷五年(1045)新政失敗后到皇祐四年(1052)的七八年間,歐陽修連續(xù)外任,從滁州到揚州到潁州,再到南都,是歐陽修人生仕途再次受到重大打擊后的療傷時期,也是他歷任地方長官、作為一方大員的歷練成熟期。在此之前,歐陽修也曾到洛陽、汴京、夷陵、河北路任職,但均非州府級最高長官,因此此回多地外任對歐陽修而言,不僅是他個人仕途政治的一種新體驗,而且也是他與地方官員士人協(xié)調(diào)溝通和支持、建設(shè)、促進地方文教文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機。

      慶歷五年(1045)八月二十一日,歐陽修罷都轉(zhuǎn)運按察使,以知制誥出知滁州,十月二十二日至郡。初到任上,歐陽修心有余悸,曾戒蘇舜欽作詩①蘇舜欽《和永叔瑯琊山庶子泉陽冰石篆詩》自注,《蘇舜欽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歐陽修的外任經(jīng)歷,詳參劉德清《歐陽修紀年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但他在滁州三年卻創(chuàng)作不斷,且與舊友如蘇舜欽、梅堯臣、富弼、曾鞏等人唱和不絕,其《醉翁亭記》《豐樂亭記》諸文更令滁州聲名大振。歐陽修與當?shù)厥棵褚渤3S窝?,但其游宴?nèi)容基本是如《醉翁亭記》所云“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并無詩歌唱和。這大概是因為滁州荒遠偏僻,人才稀缺,能與歐陽修唱和的士人太少,正像《醉翁亭記》所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歐陽修因而只能獨吟或與外地舊游酬唱以排遣內(nèi)心郁悶。他與滁州官員士人的唱和鮮有所聞,唯有《謝判官幽谷種花》談到梅堯臣的內(nèi)弟、謝絳的堂侄謝縝。謝縝是歐陽修的下屬,加上梅堯臣、謝絳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與歐陽修有很多唱和,但現(xiàn)存卻寥寥無幾②歐陽修到揚州后有《答謝判官獨游幽谷》,可知謝縝有贈詩,但謝縝詩無存。。歐陽修在滁州任上似乎沒有遇到強勁的“詩敵”。

      慶歷八年(1048)二月歐陽修離開滁州,二十二日到揚州任上。雖然仍是知州,但揚州的經(jīng)濟歷史文化水平、地位遠高于滁州,因而移知揚州算是一種升遷。歐陽修到揚州后寫信給杜衍、韓琦,決心效法他們,做一個勤政愛民的知州,《與杜正獻公》其一寫得尤其情真意切:

      揚古名都,嘗多巨公臨治。憶為進士時,從故胥公自南還,舟次郡下,游里市中,但見郡人稱頌太守之政,愛之如父母,某時尚未登公之門,然始聞公之盛德矣,因竊嘆慕不已,以為君子為政,使人愛之如此,足矣。然不知公以何道而能使人如此,又不知使己他日為之,亦能使人如此否?是時天圣六年冬也,去今幾二十年,而幸得繼公為政于此,以償夙昔嘆慕之心,而其材薄力劣,復(fù)何能為?徒有志爾。相公道德材業(yè)著于天下,一郡之政不足多述,因小生之幸,遂以及之。

      歐陽修少年時期,杜衍就已經(jīng)是他的榜樣了。然而他在揚州不滿一年,卻因“目疾”自請潁州③詳參歐陽修《與韓忠獻王》其八、《與章伯鎮(zhèn)》其四。,深究其背后原因,大概是《與韓忠獻王》其七所云:“疏簡之性,久習安閑,當此孔道,動須勉強?!p齪之才,已難開展,又值罷絕回易,諸事裁損,日憂不濟,此尤苦爾?!睍胖凶匀挥凶灾t成分,但劇郡不易治理卻也是實情。

      (49)伏願神明如在,盻蠻來臨。鑒此際之精虔,削多生之罪對。(《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中華道藏》30/587)

      然而盡管有多種困難,歐陽修在平山堂暑飲卻傳為“故事”,令后來者向往不已:“歐陽文忠公在揚州作平山堂,壯麗為淮南第一,堂據(jù)蜀岡,下臨江南數(shù)百里,真、潤、金陵三州隱隱若可見。公每暑時,輒凌晨攜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余朵,以畫盆分插,百許盆與客相間,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傳客,以次摘其葉,盡處則飲酒,往往侵夜載月而歸?!儊韼姿氖?,念之猶在目。今余小池,植蓮雖不多,來歲花開,當與山中一二客修此故事?!雹苋~夢得《避暑錄話》卷上,叢書集成本。只是這種雅飲也像在滁州游樂一樣,沒有留下什么唱和詩。倒是慶歷八年(1048)中秋前后,梅堯臣歸鄉(xiāng)時途經(jīng)揚州,歐陽修為之舉辦賞月會,邀請江淮兩浙荊湖發(fā)運使許元作陪,才算是與同時同地任職的官員有些酬唱,據(jù)梅堯臣《依韻和發(fā)運許主客詠影》《寄酬發(fā)運許主客》等詩題看,許元能詩多詩,但在歐陽修看來,以許元的創(chuàng)作水平,就是與自己聯(lián)合起來,也得事先做好充分準備才能抵擋梅堯臣,所謂“仍約多為詩準備,共防梅老敵難當”(《招許主客》)。梅堯臣《依韻和歐陽永叔中秋邀許發(fā)運》則客氣地回答“曾非惡少休防準,眾寡而今不易當”。歐陽修與許元的唱和沒有太多留存,歐在揚州的唱和也僅此而已。

      皇祐元年(1049)正月十三日歐陽修移知潁州。歐陽修《思潁詩后序》云:“皇祐元年春,予自廣陵得請來潁,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chǎn)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于時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除了潁州的民風水土,“潁雖陋邦文士眾”(歐陽修《雪》)也應(yīng)是歐陽修留戀潁州的重要原因。歐陽修知潁州期間,不僅下屬呂公著通判、張器判官能與他唱和⑤歐陽修有《答呂公著見贈》《答呂太博賞蓮》《酬張器判官泛溪》等詩。,在潁州丁父憂的劉敞、劉攽兄弟也成為他的講學唱和友,加上歐之弟子魏廣、徐無黨,還有幾位處士如焦千之、常秩、王回,讓歐陽修看到當?shù)厥孔拥娘L貌,歐陽修在潁州才感受到了身為地方長官的最大樂趣:僅僅游樂暢飲是不夠的,宴飲中能夠詩歌唱和,才更優(yōu)雅有品味。他們多次宴集于聚星堂分韻分題賦詩,用文學上的交流與溝通代替普通的吃喝玩樂:

      歐公居潁上,申公呂誨叔作太守(應(yīng)為通判)。聚星堂燕集,賦詩分韻,公得松字,申公得雪字,劉原父得風字,魏廣得春字,焦千之得石字,王回得酒字,徐無逸得寒字;又賦室中物,公得鸚鵡螺杯,申公得癭壺,劉原父得張越琴,魏廣得澄心堂紙,焦千之得金星研,王回得方竹杖,徐無逸得月硯屏風;又賦席間果,公得橄欖,申公得紅蕉子,劉原父得溫柑,魏廣得鳳棲,焦千之得金橘,王回得荔枝,徐無逸得楊梅;又賦壁間畫像,公得杜甫,申公得李文饒,劉原父得韓退之,魏廣得謝安石,焦千之得諸葛孔明,王回得李白,徐無逸得魏鄭公。詩編成一集,流行于世。當時四方能文之士及館閣諸公,皆以不與此會為恨。①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寶顏堂秘笈本。

      七人經(jīng)常分題分韻作詩,結(jié)成詩集流行,可謂詩壇雅事,引領(lǐng)當時地方唱和風騷。

      除了分題分韻外,歐陽修還制訂出“禁體物語”這一新穎的詠物唱和標準,其《雪》詩下注云:“時在潁州作。玉月梨梅練絮白舞鵝鶴銀等事,皆請勿用”,簡短說明了當時詠雪的禁令規(guī)則。詩中所云“潁雖陋邦文士眾,巨筆人人把矛槊。自非我為發(fā)其端,凍口何由開一噱”,可見歐陽修對潁州“文士”的了解程度,以及他自己自覺的“發(fā)端”創(chuàng)新意識。

      盡管歐陽修知潁州只有一年半左右,但潁州唱和為歐陽修贏得了更大的郡守文采風流聲名,這位“文章太守”終于在潁州找到了類似當年西京“七老”交游唱和的樂趣。而正當他樂此不疲與下屬、處士、弟子唱和時,卻接到了知應(yīng)天府的任命。

      歐陽修在南京任上政務(wù)、俗務(wù)、人事十分繁忙,正如歐陽發(fā)《先公事跡》所云:“南京素號要會,賓客往來無虛日,一失迎候,則議論鋒起。先公在南京,雖貴臣權(quán)要,過者待之如一。由是造為語言,達于朝廷。時陳丞相升之安撫京東,因令審察是非,陳公陰訪之民間,得俚語謂公為‘照天蠟燭’,還而奏之?!盵2]然而他并沒有放棄潁州時期高漲的唱和雅興,何況他遇到的是杜衍以及其他致仕閑居官員,一群年齡身份均與潁州唱和圈截然不同的唱和對象。

      杜衍對歐陽修諸人的潁州唱和早有耳聞,他多次向歐陽修索讀聚星堂詩②據(jù)歐陽修《太傅杜相公索聚星堂詩謹成》下注“一本云:‘太傅相公寵答佳篇,仍索拙詩副本,謹吟成四韻以敘鄙懷’”,可知杜衍評價過聚星堂詩后,還索要其詩副本。南都唱和十二首詩題下均有“一本云”,所云當為唱和時最初題目,入集時改擬成簡短詩題。,并對其詠雪“白戰(zhàn)體”給予很高評價:

      聚星堂詠雪,約云“‘玉月梨花練絮白舞鵝鶴’等事,皆請勿用”。杜祁公覽之嗟賞,作詩贈歐公云:“嘗聞作者善評議,詠雪言白匪精思。及窺古人今人詩,未能一一去其類。不將柳絮比輕揚,即把梅花作形似?;蚩洵倶涠妨岘嚕蛉‖幣_造嘉致。散鹽舞鶴實有徒,吮墨含毫不能既。深悼無人可踐言,一旦見君何卓異?!庇衷疲骸叭f狀驅(qū)從物外來,終篇不涉題中意。宜乎眾目詩之豪,便合登壇推作帥?;仡^且報郢中人,從此陽春不為貴?!逼罟鹊麓T望,歐公為文章宗師,祁公禮所宜厚,然前輩此風,類多有之。所可嘆息者,后來無繼耳。③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寶顏堂秘笈本。

      杜衍因此而將潁州唱和與南都唱和連接在一起。杜衍的詩歌應(yīng)該是對歐陽修“禁體物語”創(chuàng)作的最早評價。

      歐陽修對杜衍如此高度的評價十分感激乃至惶恐,因為在此之前這位年長歐陽修三十歲的師長與上司,重視的是歐陽修的政事吏治才能,而很少關(guān)注歐陽修的詩歌創(chuàng)作。歐陽修南都唱和十二首詩中,有兩首可能就是酬答此二詩④《全宋詩》1600頁將此書所引二詩合為一首,題作《聚星堂詠雪贈歐公》。的:《太傅杜相公索聚星堂詩謹成》云:“楚肆固知難炫玉,孔門安敢輒論詩。藏之什襲真無用,報以雙金豈所宜。已恨語言多猥冗,況因杯杓正淋漓。愿投幾格資咍噱,欲展須于欲睡時”;《和太傅杜相公寵示之作》又云:“平生孤拙荷公知,敢向公前自炫詩。憂患飄流誠已甚,文辭衰落固其宜。非高僅比巴音下,少味還同魯酒漓。兩辱嘉篇永為寶,豈惟榮耀詫當時?!痹跉W陽修的謙卑中,是對知音杜衍的無比崇敬。長輩的賞識與晚輩的謙遜是歐杜南都唱和互動的基礎(chǔ)。

      地方唱和需要很多條件,譬如地方長官是否熱愛交游與文學創(chuàng)作、具備多高的創(chuàng)作素質(zhì),其副貳僚屬是否同樣具備文學素質(zhì)、能否與之相處融洽,而更重要的是本地文化教育水平、有無能酬唱無礙的地方“名勝”、士子的向?qū)W程度以及是否熱衷于創(chuàng)作,等等。歐陽修自景祐起就已經(jīng)是政壇文壇耀眼的明星,經(jīng)歷了慶歷新政,他的政治文學聲譽如日中天,他的外任幾乎意味著將文壇中心由汴京向地方的轉(zhuǎn)移,而滁州、揚州、潁州、南都不同的地域文化尤其是當?shù)禺敃r的人物,給他提供了最為直接又有些偶然的對話溝通語境。離開潁州年輕一輩構(gòu)成的融洽又充滿朝氣的唱和圈,歐陽修面對長輩舊交以新的角色在南都開始了新的唱和。

      二、多重身份下各種情感凝聚的唱和詩

      面對舊知杜衍,歐陽修有多重身份。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其二云“昔日青衫遇知己,今來白首再升堂”,他后來的《跋杜祁公書》一段話可以說是對此詩句意的詳細注解:“公當景祐中為御史中丞,時余以鎮(zhèn)南軍掌書記為館閣???,始登公門,遂見知獎。后十五年,余以尚書禮部郎中、龍圖閣直學士留守南都,公已罷相致仕于家者數(shù)年矣?!焙茈y詳知杜衍景祐中如何“知獎”歐陽修,而歐陽修從此以后就將杜衍當作平生第一知己。貶謫滁州時,歐陽修《與杜正獻公》就有“不惟上孤陶鈞,實亦慚愧知已”之語;移知潁州,歐陽修表達了“蕞爾小子,蒙德有年,瞻望門墻,何日而已”這樣的感恩向往之情;留守南都,給歐陽修提供了瞻望知己門墻的機會,所以他不斷登門拜謁求教唱和。杜衍嘉祐二年初去世后,歐陽修的這種感情更加強烈,他主動且謹慎地斟酌杜衍的墓志銘,并多次與杜衍次子杜?談?wù)撍南敕?,《與杜?論祁公墓志書》其一云:“平生知己,先相公最深,別無報答,只有文字是本職,固不辭,雖足下不見命,亦自當作。然須慎重,要傳久遠,不斗速也。”其二云:“修愚鄙,辱正獻公知遇,不比他人。公之知人推獎,未有若修之勤者;修遇知己,未有若公知之深也。其論報之分,他事皆云非公所欲,惟紀述盛德,可以盡門生故吏之分。然以衰病,文字不工,不能次序萬分之一,此尤為愧恨也?!边@種歷久彌新的知己之感,使得歐陽修那些看似平淡的詩句充滿了感激之情與知恩圖報之意。

      歐陽修《答太傅相公見贈長韻》“凋零鶯谷友”一句下注:“修與尹師魯、蘇子美同出門下?!币虼怂恢弊苑Q門生,對杜衍敬仰有加。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八云:“歐公與尹師魯、蘇子美俱出杜祁公之門。歐公雖貴,猶不替門生之禮。和祁公詩云:‘麈柄屢揮容請益,龍門雖峻許先登。立朝行已師資久,寧止篇章此伏膺?!衷疲骸S每偷暇,師席屢攻堅。善誨常無倦,余談亦可編?!衷疲骸羧涨嗌烙鋈缢龋駚戆资自偕??!w未嘗一日忘祁公也?!睆闹锌梢钥闯鰧W陽修終身不改門生之禮十分看重。

      作為門生,歐陽修將杜衍視為處理政事的導(dǎo)師,他徙知揚州時就表達過效仿杜衍之意,在南都期間更是經(jīng)常登門求教,所謂“鈴齋幸得親師席,東向時容問治民”。他還詳細描述了登門請益的情狀,在“善誨常無倦,余談亦可編”下自注云:“每接公論議,皆立朝行己之節(jié),至于談笑之節(jié),亦多記朝廷故事,皆可紀錄,以貽后生?!毕蚨叛芴撔那蠼淌沟谩把龈唠m莫及,希驥豈非賢”這樣的話語看起來并非虛語。歐陽修還將杜衍視為人生導(dǎo)師,尊重其為人行事:“儉節(jié)清名世絕倫,坐令風俗可還淳”,“凜凜節(jié)奇霜澗柏,昭昭心瑩玉壺冰。正身尚可清風俗,當暑何須厭郁蒸。”這些看似陳詞濫調(diào)的溢美之詞,其實有很多事實支撐,歐陽修的《太子太師致仕杜祁公墓志銘》云:“公自布衣至為相,衣服飲食無所加,雖妻子亦有常節(jié)。家故饒財,諸父分產(chǎn),公以所得悉與昆弟之貧者,俸祿所入,分給宗族,赒人急難,至其歸老,無屋以居,寓于南京驛舍者久之。……凡公所以行之終身者,有能履其一,君子以為人之所難,而公自謂不足以名后世,遺戒子孫,無得紀述?!倍叛堋缎戮痈性仭吩疲骸笆紶I菟裘地,來向濉水湄。城隅最窮僻,匠者寧求奇。卜筑悉由已,軒牖亦隨宜。外以蔽風雨,內(nèi)以安妻兒。燕雀莫群噪,鷦鷯才一枝。因念古圣賢,名為千古垂。何嘗廣居室,儉為后人師?!笨梢砸曌鳉W陽修詩文的補充。

      歐陽修與杜衍還是慶歷新政的“朋黨”。慶歷五年(1045)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富弼罷職外任,二十九日,杜衍罷知兗州,歐陽修三月上《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①題目下注:一作《上皇帝辨杜韓范富書》,慶歷五年?!稓W陽修全集》846頁。,辨杜衍、范仲淹、韓琦、富弼“朋黨”之誣而無果,卻被視為四人的“朋黨”。杜衍不久就從兗州任上致仕,也是無奈之舉。慶歷新政中,杜衍的所作所為,參與其中的諫官歐陽修知之甚深,感之尤切②詳參歐陽修《太子太師致仕杜祁公墓志銘》。,失敗之后兩人都有被貶謫外任的經(jīng)歷,因而更有同道同情之理解,所以歐陽修在詩歌中稱杜衍是“貌先年老因憂國,事與心違始乞身”,“事國一心勤以瘁,……風波已出憑忠信,松柏難凋耐雪霜”。杜衍對這些詩句十分欣賞,據(jù)《石林詩話》記載:“杜正獻公自少清羸,若不勝衣,年過四十須發(fā)即盡白。雖立朝孤竣,凜然不可屈,而不為奇節(jié)危行,雍容持守。不以有所不為為賢,而以得其所為為幸。歐陽文忠公素出其門,公謝事居宋,文忠適來為守,相與歡甚。公不甚飲酒,唯賦詩唱酬,是時年已八十,然憂國之意,猶慷慨不已,每見于色。歐公嘗和公詩,有云‘貌先年老因憂國,事與心違始乞身’,公得之大喜,常自諷誦。當時以謂不惟曲盡公志,雖其形貌,亦在模寫中也。”

      蘇舜欽是杜衍的長女婿,與歐陽修同出杜衍門下,又是歐陽修的同道詩友,更是慶歷新政的支持者。慶歷四年(1044)十一月七日,進奏院事發(fā),歐感嘆不能相救;慶歷八年(1048)蘇舜欽去世,歐陽修深切悼念;皇祐元年(1049)歐陽修《與杜正獻公》云:“頃自去冬子美之逝,賢人不幸,天下所哀,伏計臺慈倍深痛悼?!背驮娭懈小暗蛄泮L谷友,憔悴雁池邊”的嘆息?;实v三年(1051),歐陽修于杜衍處得蘇舜欽遺稿,編成文集十卷且作序③歐陽修《蘇氏文集序》:“予友蘇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遺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錄之,以為十五卷。子美,杜氏壻也,遂以其集歸之。而告于公曰……”《歐陽修全集》287頁。。這層關(guān)系無疑也加深了歐杜感情。

      作為知府大尹,歐陽修對杜衍這位身份特殊的“治下之民”,不僅“歲時率僚屬候問起居”(《跋杜祁公書》),而且舉辦“慶老公宴”(詳見下文)以示尊崇。歐陽修拜謁杜衍時,常常會在儀仗簇擁下浩浩蕩蕩光臨杜府,這種炫耀式的排場是為了顯示對杜衍的尊敬,也是為了以門生的成就加強導(dǎo)師的榮光,所謂“里門每入從千騎,賓主俱榮道路光”。歐陽修有著普通官僚對榮寵的世俗看法,譬如杜衍退居南都期間,仁宗祀明堂,多次詔請他入京陪祭,歐陽修認為這是莫大的榮譽,但杜衍卻因疾病而辭行,歐陽修詩云:“驛騎頻來急詔隨,都人相與竊嗟咨。自非峻節(jié)終無改,安得清衷久益思。前席蓋將求讜議,在庭非為乏陪祠。尊賢優(yōu)老朝家美,他日安車召未遲?!盵3]他在《太子太師致仕杜祁公墓志銘》的序與銘中也提到此事:“天子祀明堂,遣使者召公陪祠,將有所問,以疾不至,而歲時存問,勞賜不絕?!绒让魈茫f邦從祀。豈無臣工,為予執(zhí)法。何以召之,惟公舊德。公不能來,予其往錫?!边@是他“千騎擁高牙”拜謁杜衍的心理依據(jù)。

      杜衍作為歐陽修的“治下之民”,曾作“喜雨”詩(今不存)盛贊歐陽修的為政有方,歐陽修《依韻和杜相公喜雨之什》云:“歲時豐儉若循環(huán),天幸非由拙政然。一雨雖知為美澤,三登猶未補兇年”,且自注:“京東累歲不熟”,表現(xiàn)出一個知府謙遜且憂民的情懷。

      歐陽修還將杜衍視作最為強勁的“詩敵”,其《依韻答相公寵示之作》有“平生未省降詩敵”之語,下注云“近數(shù)和難韻,甚覺牽強”,表示對杜衍唱詩的降服。南都唱和中的歐陽修十分謙卑,不僅在《太傅杜相公索聚星堂詩謹成》《和太傅杜相公寵示之作》二詩中自謙,而且在《答杜相公惠詩》稱贊杜衍的唱詩:“言無俗韻精而勁,筆有神鋒老更奇?!彪m說此語不免虛美,但這無疑鼓勵杜衍創(chuàng)作的熱情。歐陽修還稱贊杜衍兼擅“事業(yè)”與“篇章”:“元劉事業(yè)時無取,姚宋篇章世不知。二美惟公所兼有,后生何者欲攀追?!睗}州時期知州主導(dǎo)型唱和變作南都時期上下級逆動型唱和。

      歐陽修在南都唱和中,兼具知己、同道、門生、故吏、知府、詩友多重身份,每種身份都增加一份情感:理解、尊敬、欽佩、謙遜、感恩、榮耀等疊加累積,凝結(jié)成十多首唱和詩厚重的內(nèi)涵。今人看來不過是泛泛應(yīng)酬的唱和,如果挖掘出唱和雙方的交往相處歷史,還原到當事人唱和的語境,很難說完全是虛與委蛇的無聊之作。

      三、五老會唱和:南都文學崛起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作為宋四京之一的南京,歷史上或稱宋州或稱睢陽,至道中(995-997)屬于京東路,景德三年(1006)升為應(yīng)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才升為南京。四京之中,南京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文學的水平與地位,遠不及東都汴京、西都洛陽,只是比慶歷二年(1042)才升格為北京的大名府略強一些。劉攽《送歐陽永叔留守南都》以淵博的學識與古雅的語匯描述了歐陽修赴南都時的排場以及南都的政治文化歷史狀況:

      白水帝舊里,大火天明堂。王都異豐鎬,原廟崇高光。畢命繼三后,商邑正四方。保厘自古貴,僉曰朝論昌。前旌鳥隼,左佩麒麟章。阨途亂鐃吹,先路交壺漿。風物盛山東,令人憶游梁。緬然嚴鄒徒,賦筆嘗慨慷。廢池掃清冷,舊苑開荒涼。終留相如坐,一伴鳧雁翔。①劉攽《彭城集》卷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然而西漢梁孝王時期的梁園風流后世難繼,直到歐陽修、杜衍唱和之前,南都的文學文化發(fā)展乏善可陳。

      王仲旉《南都賦》鋪敘了南都在宋初創(chuàng)建的原因與過程:

      夫大宋之開基也,肇自商丘,大啟土宇。創(chuàng)洪圖而遺億代,一帝統(tǒng)而超邃古。萬國被德澤,四裔暢皇武。西蕩巴蜀,東澹海漘,北指幽薊,南曜朱垠。天乙七十里而興王,姬周三十世而卜宅,曾何足云?至于祥符之際,累盛而重熙。增太山之高,禪梁父之基。神祗安妥,日星光輝。寶符瑞應(yīng),萃乎斯時。于是巡方,幸亳社,動天輅,備法駕。海夷獻珍,黃云覆野。就見百年,存問鰥寡。明壹法度,赦宥天下。當是時也,翠華回馭,龍斾載揚,乃睠茲土,如歸故鄉(xiāng)。觀紫氣于芒山,辨白水于南陽,灑翔鸞之神翰,掞鴻藻之天章。于是建南京,陪上國,首諸夏,作民極。對列乎浚郊,相輝乎洛宅。[4]

      在帝王詔命下創(chuàng)建一個陪都不需要太多時間,但是一個都市的文化文學發(fā)展卻尚需更多的時間和人物。

      杜衍于慶歷七年(1047)退居南京時已是古稀之年。作為官員、政治家,杜衍致仕之前致力于政事政務(wù),并無多少詩歌創(chuàng)作與唱和,而退居南都之后,他曾與蘇頌談到“吾常見世之學文者為吏而或不事事,言吏政者又有脫略細故而不為文”②蘇頌《謝太傅杜相公》,《蘇魏公文集》卷六十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下同)。,認為二者應(yīng)該兼擅;他還深感此生最大的遺憾是“獨無風雅可流傳”,所以開始留意“風雅”之事,積極創(chuàng)作唱和。歐陽修安慰他說“南都已見成新集”①歐陽修《太傅杜相公有答兗州待制之句,其卒章云“獨無風雅可流傳”,因輒成》。,他還將編寫的詩集寄給文彥博,文彥博稱贊他“一軸詩三十,詞高氣格雄”②文彥博《潞公文集》卷四《謝太傅杜相公以近詩三十首寄示》:“一軸詩三十,詞髙氣格雄。文通推雜體,吉甫讓清風。平日丹青筆,當年造化工。安車有余力,移向二南中?!薄KF(xiàn)存詩歌不多,但基本上是退居南都十年所作。

      杜衍退居南都十年,不僅創(chuàng)作意識覺醒,而且還產(chǎn)生了自覺建設(shè)地方文化的意識。應(yīng)天府升作南都后,成了一些致仕官員選擇的安度晚年之地,這為五老會的形成提供了條件。杜衍“與賓客太原王公(渙)、故衛(wèi)尉河?xùn)|畢卿(世長)、兵部沛國朱公(貫)、駕部始平馮公(平),咸以耆年掛冠,優(yōu)游鄉(xiāng)梓,暇日宴集,為五老會,賦詩酬唱,怡然相得。宋人形于繪事,以紀其盛?!雹圩D隆豆沤袷挛念惥邸非凹硭氖?、錢明逸《睢陽五老圖詩并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在五老會中,杜衍雖然年紀最小,卻因在慶歷中曾居相位而被視為五老會的中心人物,錢明逸《睢陽五老圖詩并序》將杜衍放在五老之首:“今致政宮師相國杜公,雅度敏識,圭璋巖廟,清德令望,龜準當世。功成自引,得謝君門,視所難得者則安享之,謂所難行者則恬居之,燕申睢陽。”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五亦云:“祁公以故相耆德,尤為天下傾慕?!倍叛芡司虞^其他四人晚,他可能是五老會的組織者。杜衍題五老會畫像詩中有“若也雎陽為故事,何妨列向畫圖看”之語,透露出他試圖將五老會發(fā)展成南都文化標志的愿望。

      五老會之前,南京并無太多聲名遠播的文學活動,五老會的成員頗有效仿洛陽白居易九老會,希望南都也像西京一樣文采風流的意圖,朱貫詩云“九老且無元老貴,莫將西洛一般看”,指出五老中因為有杜衍這樣的“元老”,其規(guī)格自然比洛陽九老更高,以證明南都五老會后來居上。

      歐陽修著述創(chuàng)作意識以及發(fā)展地方文化的意識比杜衍更早且更強,所以他皇祐二年(1050)七月到南都任職不久,就為五老舉辦“慶老公宴”。時為南京留守推官的蘇頌記載:“某頃為南都從事,值故相杜公與王賓客煥、畢大卿世長、朱兵部貫、馮郎中平同時退居府中,作‘五老會’。一日大尹廬陵歐陽公作慶老公宴,而王、畢二公以病不赴,中座亦只四人,某時與諸僚同與席末?!雹堋短K魏公文集》卷十二《潤守修撰見招,與左丞王公、大夫俞公東園集會,賓主四人,更無他客?!阅钔簦惤癯?。然自皇祐庚寅(1050)迄今元符己卯(1099),整五十年矣。撫事感懷,輒成七言四韻》。歐陽修作為地方最高長官,敬老尊老,對五老會活動十分支持,這種府宴有促進五老會發(fā)展的作用。

      歐陽修借閱了五老會唱和詩并寫《借觀五老詩次韻為謝》:

      脫遺軒冕就安閑,笑傲丘園縱倒冠。白發(fā)憂民雖種種,丹心許國尚桓桓。冥鴻得路髙難慕,松老無風韻自寒。聞?wù)f優(yōu)游多倡和,新篇何惜盡傳看。

      由此可知歐陽修是五老會唱和詩的最早閱讀者和宣傳者,五老會活動及唱和詩因為有了他的支持、追和與盛贊而流播四方。

      歐、杜及五老會在南都唱和活動的見證人與直接受益者是后學蘇頌(1020-1101)。蘇頌作為后生晚輩,對歐陽修、杜衍的仰慕感激溢于言表,他在南都與歐、杜也有唱和⑤如《府尹歐陽公以臨書智信篇為貺,謹以長句酬謝》《謝太傅杜相公惠吳柑》《太傅相公以梅圣俞寄和建茶詩垂示,俾次前韻》等,均見《蘇魏公文集》卷六。。他后來談到歐陽修,就會回憶起“早向春闈遇品題,繼從留幕被恩知”⑥《蘇魏公文集》卷十四挽辭《歐陽文忠公二首》其二。的兩段經(jīng)歷;談到杜衍,就會想到“幾杖初來宅次睢,孤生從此被深知。翹材館盛親師益,綠野堂閑奉燕私”⑦《蘇魏公文集》卷十四挽辭《司徒侍中杜正獻公五首》其五。的情狀。南都“慶老公宴”后五十年,蘇頌已經(jīng)年屆八十,在一次宴會上,他“言念往昔,正類今辰”,仍對當日情形以及人物念念不忘:“曾覽祁公五老詩,仍陪三壽燕留司。今逢北固開尊日,正似南都命席時。喜奉笑言揮麈柄,卻慚衰朽倚瓊枝。定知此會人間少,五十年才一再期。”⑧《蘇魏公文集》卷十二。這種難得的“故事”,已經(jīng)深入到后生晚輩的記憶中,延伸到北宋后期。

      皇祐四年(1052)去世的范仲淹、至和二年(1055)去世的晏殊,均有次韻賡和五老會詩,范詩有云“道似皋陶垂德惠,政如傅說起圭桓”,晏詩有云“百日秉樞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⑨范仲淹、晏殊和詩證明現(xiàn)存五老會詩是皇祐四年前作品,并非至和三年錢明逸作序時才唱和,五人創(chuàng)作時的歲數(shù)也并非錢序所標注的年齡。現(xiàn)存五老會五首詩可能是歐陽修在南都任職時期五老所作。明趙琦美《趙氏鐵網(wǎng)珊瑚》卷十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該書收錄了大量的睢陽五老圖題畫詩,后來的畫譜類書都沿襲收錄并累代增加。下文所列唱和追和題跋名單也見于此書。,二人都曾與杜衍共事,對杜衍都有深入的了解。他們應(yīng)該是從杜衍處了解到五老會詩。晏詩結(jié)句云“逍遙唱和多高致,儀像霜風俾后看”,也指出杜衍的行為故事將會流傳久遠。

      后任南都知府的錢明逸于至和三年即嘉祐元年(1056)中秋,從杜衍處得觀南都人為五老的畫像以及唱和詩而作的《睢陽五老圖詩并序》,是對前此的唱和活動的總結(jié):“昔唐白樂天居洛陽,為九老會,于今圖識相傳,以為勝事。距茲數(shù)百載,無能紹者。以今況昔,則休烈巨美過之。明逸游公之門久矣,以鄉(xiāng)閭世契,倍厚常品,今假手留鑰,日登翹館,因得圖像,占述序引,以代鄉(xiāng)校詠謠之萬一?!币矊⑽謇蠒曌髂隙嘉幕d盛的標志性事件。

      此后,五老會詩的次韻和者與追和者尚有:張商英、富弼、韓琦、胡瑗、蘇頌、邵雍、文彥博、司馬光、張載、程顥、程頤、蘇軾、黃庭堅、蘇轍、范純?nèi)实仁迦?,幾乎涵蓋北宋中后期的儒林文苑政壇名流。而南宋紹興以后為五老會畫像詩歌題跋者有蔣璨、杜綰、錢端禮、胡安國、朱熹、呂祖謙、王铚、季南壽、謝覿、洪邁、張貴謨、游彥明、范成大、歐陽希遜、謝如晦、俞端禮、何異、朱子榮(他從畢氏家族換得繪畫及題詩)等十八人,其中既有五老、錢明逸之后代子孫如杜綰、錢端禮、朱子榮,又有碩儒名臣名士。元明清的題跋也源源不斷。畫像以及大量的唱和、追和、題跋,將睢陽五老故事流傳久遠,變成睢陽的文化與文學典故,久盛不衰。

      [1]歐陽修.跋杜祁公書[M]//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店(據(jù)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1986:537.

      [2]歐陽發(fā).先公事跡[M]//歐陽修.歐陽修全集:附錄卷五.北京:中國書店(據(jù)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印),1986:1369.

      [3]歐陽修.居士外集:卷六[M]//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店(據(jù)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1986:393.

      [4]呂祖謙.宋文鑒:卷十[M].北京:中華書局,1992:122.

      [責任編輯 孫艷紅]

      An Analytic Study of Responsorials Between Ouyang Xiu and Du Yan in South Capital

      LV Xiao-huan1,2
      (1.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Seoul 130791,South Korea;2.Institute for Non-orthodox Cultur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China)

      During the seven or eight years after Qingli reform,Ouyang Xiu undertook four consecutive tenures as the prefectural magistracy.However,only during the latter two magistracy tenures did he frequently improvised responsorial poems with local officials and scholars.As a bosom friend,fellow,disciple,magistrate and poetry pal,Ouyang Xiu repetively made resposerials with Du Yan,an retired prefectural magistracy during his stay in the South Capital.They also issued these poems.What they did set a paradigm of cross-generation officals’poetry responsorials.Ouyang’s responsorials with Du Yan in South Capital and his support and popularizing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Five Honestly-Retired Officals were the landmark event of the rise of the South Capital literature in Song dynasty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

      Ouyang Xiu;Du Yan;responsorials in the South Capital

      I206.2

      A

      1007-5674(2014)06-0043-07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6.009

      2014-09-20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Research Fund.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代唱和詩歌文化研究”(編號:11BZW048)

      呂肖奐(1965—),女,河南靈寶人,韓國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文學博士,博士生導(dǎo)師,研究方向:宋代文學。

      猜你喜歡
      潁州歐陽修
      論歐蘇詩詞中的潁州情結(jié)
      青年文學家(2024年3期)2024-04-22 05:40:23
      讓我受益匪淺的一本書
      小主人報(2022年9期)2022-08-25 03:15:08
      畫眉鳥
      西湖書院四賢祠與明清潁州西湖開發(fā)
      文史知識(2022年6期)2022-04-29 00:44:03
      得潁意甚奇
      雨露風(2020年9期)2020-04-26 07:22:54
      歐陽修快馬追字
      戴花的歐陽修
      再至汝陰三絕
      勤奮的歐陽修
      歐陽修拜師
      麻城市| 乐清市| 宜宾市| 成都市| 达州市| 静乐县| 浏阳市| 拉萨市| 兴隆县| 西林县| 忻城县| 华安县| 海丰县| 水富县| 中宁县| 台东市| 莱芜市| 盐亭县| 独山县| 昭通市| 吴忠市| 江华| 沙洋县| 荣成市| 沽源县| 抚顺市| 曲阳县| 中宁县| 东阿县| 万荣县| 黄大仙区| 勐海县| 张家界市| 固始县| 南开区| 甘泉县| 武城县| 东光县| 安徽省| 南投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