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宏
(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 遼寧錦州 121013)
論孔子的學習觀
劉思宏
(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 遼寧錦州 121013)
著名的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克己復禮、“仁”者愛人也被廣為流傳?!墩撜Z》收錄了孔子以及弟子的主要言行,孔子的道德觀念、教育原則以及政治主張在《論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本文主要在孔子的學習觀和學問觀當中探索其對人生的反思。
孔子;學問觀;學習觀
我們經(jīng)常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文章”與“學問”,在這里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僅僅要具有知識和文化,而且要有一定的為人處世的方法。我們都知道,做人做事是一門學問,是一個人要想做成事的先決條件,是值得我們細心研究鉆研的事情。我們應(yīng)該很明確地知道。第一,為人弟子,首先要會做人,也就是孔子說所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痹诩依?,要敬重老人愛護幼?。辉谕饷孀鍪?,要小心在小心;對遠鄰近舍和周圍的親朋好友,要有慈悲的心、疼愛的心,以“仁”的精神來處理多種多樣的關(guān)系。第二,曾子(孔子的弟子)對老師的“學問”深加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都要對自己進行反省,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不能失信了,給別人做事時不能不盡力,以前學過的東西要在生活實踐中進行體驗,不能有一丁點的做不好??梢赃@么說,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在為人教育方面,都覺得做人是第一重要的,看重學生對自己的嚴要求以及對自我的把控。人們常說“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笨墒怯钟袔兹嗣靼走@其中的真正含義,首先,人要對自我有個清醒的認識,才可以對外界的知識有進一步的接受與消化,“學文”的意思是不光要有知識與技術(shù),而現(xiàn)如今的孩子,從很小的小學生到有著豐富知識的大學生,家長們只注重對孩子們才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德的重視,這可能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壁壘,與其總是這樣“去傳道”,而忘記解惑的重要性,只以教學為目的的話,長此以往,或許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結(jié)果??鬃诱J為,一個弟子的本分,不僅是要掌握和學習做人的道理,而且這個道理是明白做人的首要條件,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那么他不算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即使他就算是個沒有文化的人、就算是個從來沒碰過書的人,那也可以說這個人很有學問了。換一句話來說,我們所理解的學問觀按照孔子的理解,那是做人的學問觀,而不是知識文化科技的學問觀?,F(xiàn)代有很多人說自己很專業(yè),很有學問,聽著很有厲害,但就孔子的觀點來看,他的觀察人的能力很有限的話,那么按照孔子的學問標準來說,這些人雖然某個專業(yè)很在行,但是他的學問并不大。并不擁有孔子所說的學問觀。
我們所理解的“學習”,在孔子看來不僅是從書本里學到的知識和理論,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習的同時從實踐中感受和領(lǐng)悟的人生經(jīng)驗,換而言之這就是孔子所認為的“學習”??鬃酉矚g學習、又喜歡在學習中體驗“樂”,這是他的一大喜好,是我們世人不能啟迪的,在論語中最好的證明就是“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在孔孟時代,要為國家出一份力量,那么只有“做官”,如果想通過其他途徑來達到您的目的,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沒有他路可選,所以這句話就可以這么去理解,在工作時,覺得自己不勝任這個職位,沒有能力駕馭它,最好的選擇就是深造、學習,通過學習來強大自己;在學習時,一旦覺得自己能力達到心目中的理想值,有了完全做事的信心,那么就毫不猶豫的出來做官吧,其實讓我們想一想也許這就是教育的根本理念。由此可見,孔子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要想有自己的一生事業(yè),要想快樂一生、要想人生長壽,那么活到老學到老,真正理解孔子的學習觀,不要僅把它視為有目的地去學習,那是千萬不可取的。
人們說孔子是一代圣人,他所創(chuàng)作的《論語》更是被后人廣為流傳,我們更多的是對孔子本人的敬佩與尊敬,他是一個心思縝密,善于觀察事物的人,我們多數(shù)人認為他的符號就是呆板,也許是我們錯了。論語中說“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意思是說孔子平日在家中的狀態(tài),從“燕”字可知,他活潑開朗,精神矍鑠。也許他的人生哲學就是以快樂為本、由內(nèi)心產(chǎn)生快樂源泉、崇尚自然,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孔子學習觀的最高境界。以這一點來說的話,像這樣的句子《論語》中有多處提到,比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敝啦蝗缦埠盟埠盟蝗缦硎芩?,這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真正會學習的體現(xiàn)??鬃蛹八拈T徒們真正的詮釋了它的意義,在學習與行動上證明了這一點。《論語》的諸多記述中,我們可以知道有許多這樣的情景,弟子與他暢所欲言、開心愉快地討論人生。我們所理解的孔子多數(shù)是一個性格活潑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平易近人、有趣的人。此時,我們能夠深深地感受到孔子的人生哲學,這就是他的學習觀的最高境界。
[1]錢穆.論語新解[М].臺灣:聯(lián)經(jīng)出版社,1992.
[2]易中天,于丹.從星空到心靈[М].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 [3]于丹.于丹論語心得[М].北京:中華書局,2007.
[4]徐建.當代大學生管理的哲學形態(tài)思考[J].辦學與管理,2007(5).
On Confucius view of learning
Liu Si-hong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School,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China)
The famous Confucius is one of the world cultural celebrities, his view has been widely circulated. "Analects of Confucius" records the words and deeds of Confucius and his disciples, Confucius morality, education principle and the politics have been fully reflecte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is paper mainly in the Confucius view of learning to explore its reflection on life and learning concept.
Confucius; view of learning; learning theory
B222.2
A
1000-9795(2014)01-0005-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3-11-22
劉思宏(1987-),女,遼寧大連人,從事科學技術(shù)哲學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