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芬芳
【摘要】在《百家講壇》的講臺上,主講人干丹的語言具有很大的魅力和感染力,書面語的典雅含蓄和口語的樸素淡雅結合使用;用詞的鮮活、生動、犀利,言語表達方式的脫口成章等成為于丹語言魅力中的亮點。
【關鍵詞】于丹;《百家講壇》;語體
于丹面對提問曾這樣坦然地回答:我覺得站在講壇上,首先要遵照欄目的要求,完成定位,即站在大眾平臺上闡釋經(jīng)典,15歲的中學生要聽得懂、有興趣,將古代的經(jīng)典放在當下環(huán)境中做當下的解釋,這是職業(yè)化的標準,和大學講課完全不同。我要做的是把道理“稀釋”,變成大眾的語言,喚醒人“心中有,口中無”的道理,要讓大家覺得是聽到流行歌曲一樣,而不是對經(jīng)典動輒仰視,只會死記硬背。最終達到的目的就是老少咸宜,特別是那些沒讀過《論語》的人,能讓他們聽過之后去讀,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就可以了。
一、口語和書面語的結合使用
于丹的言語側重于書面化的表達,話語中各種書面化色彩濃重的語體兼?zhèn)淝叶嘤瞄L句,顯得典雅華美,含蓄生動。同時她的“心得”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性”,針對人們現(xiàn)實生活中思想中的困惑,做出個性化的解讀,引人思考,給人予哲理性的啟示。如:
(1)在今天我們都在說,避免資源的浪費,避免能源的浪費,這個地球被浪費的資源已經(jīng)太多了,但是當我們關注環(huán)保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關注一點,就是心靈環(huán)境的荒蕪,和我們自身能量浪費。
這里運用了“能源”,“地球”,“環(huán)?!保碍h(huán)境”,“能量”等科技語體詞,“心靈環(huán)境的荒蕪”具有比喻的色彩,形象地表達來了人們關注環(huán)保的同時卻忽視了自身心靈的需求這個存在的社會問題,引人思考和給人啟迪作用。
(2)1其實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鑄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志銘。
光明、時光、歲月、流淌、鑄刻、不朽、墓志銘等詞語屬于藝術語體的范圍,增加了話語的典雅,奇麗。比喻的修辭手法的運用進一步加強了話語的生動,形象感。
(3)在自然生活中,在認知內(nèi)心中,你越淡定越從容,越舍棄那樣一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nèi)心的聲音,也許你就會有了更多的依據(jù),這一切是為了讓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可以有擔當,能夠勝任,能夠做到最好。
這段話中有很多的書面語,“淡定”,“激烈”,“宏闊”,“張揚”,它們的使用使得語義表達莊重,豐富了語句表達的書面化色彩。
書面化的言語表達方式作為于丹的主要言語形式,固然具有精煉,含蓄,典雅的效果,但有時口語化的表達也能為句子增添不少魅力,對于《論語》原文的解讀,對于各種小故事的講述,于丹采用的都是口語化的表達形式,顯得通俗,親切。如:
(1)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吧,比如說你給他施一個小恩小惠,你幫他一個小忙,你投其所好,哪怕你請他喝一頓酒,或者說請他去桑拿,去按摩,這個人很快他就高興了,一個真正這么容易被收買的人就能夠好合作嗎?這個人是不容易共事的。(論語心得之君子之道)
(2)大伙在一塊喝酒,喝酒的時候多高興啊,百無禁忌,熱熱鬧鬧,人都進進出出,7L夫子偏偏做到所有扶手杖的人,什么人?老人。只有扶手杖的人都出去以后,他自己才出去。只要還有老人沒有出去,他就要在后面,他決不和老人搶行。(論語心得之處世之道)
這兩段話口語氣息強烈,在輕松,通俗的話語中傳達了于丹想要傳達給聽眾的信息,親切自然。
二、用詞鮮活生動。脫口成章。言辭犀利
在《百家講壇》的講臺上,于丹的侃侃而談,脫口成章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顯示了其博聞強記的智慧。同時,她的語言用詞鮮活、生動、犀利,擊中聽眾的心穴,現(xiàn)實感強,往往能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如:
(1)孔夫子一向不鼓勵那些巧言令色的人,特別能說,夸夸其談,孔子說“鮮以仁”,他鼓勵說話要慎于言,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叫“禍從口出”。(論語心得之處世之道)
詞語“巧言令色”,“夸夸其談”的使用,恰當?shù)匦稳萘诵∪说男蜗螅每鬃拥脑捳Z和俗語“禍從口出”突出了于丹的言辭豐富,脫口成章的個性特點。
(2)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他說如果你因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將失去星星了。讓我們回到本初,誰的生命沒有遺憾,如果你能夠用一種內(nèi)心的富足和飽滿,能夠用內(nèi)心鮮活的力量去彌補這些遺憾,那你會成為一個坦蕩磊落而勇敢的人。就像泰戈爾還說過的一句話,他說烏云自己遮住了太陽,但是它卻怨天氣不明朗。(論語心得之處世之道)
兩次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話語,不假思索,脫口成章的言語表達再次印證了于丹的博聞強記,而關于生命中的遺憾的表述,言辭犀利,現(xiàn)實感強,發(fā)人深醒。
好的語言表述是成功的基石,可以說,于丹在《百家講壇》中的成功和她那獨具個性的魅力化的語言是有緊密聯(lián)系的,不僅拉近了與聽眾之間的距離,也成就了于丹式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