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海南醫(yī)學院 海南???571101)
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合作學習中的應(yīng)用
李 芳
(海南醫(yī)學院 海南海口 571101)
評價方法是合作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大學英語閱讀合作學習中應(yīng)用形成性評價,通過“評估-反饋-調(diào)整-改進”的模式,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并反思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形成性評價;自主學習能力
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已經(jīng)被廣泛地應(yīng)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寫作、口語、聽力等領(lǐng)域中,許多研究者對其理論基礎(chǔ)、概念、實施方法等都做了深入的探討,但其評價方法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作為合作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方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合作學習實施的有效性?!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明確指出:“對學生學習的評估分為形成性評估和終結(jié)性評估兩種。形成性評估特別有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進行監(jiān)控,在實施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尤為重要?!毙纬尚栽u價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積極功能與合作學習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在大學英語閱讀合作學習中應(yīng)用形成性評價,將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形成性評價由斯克里芬提出,指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做出的評價,是為使活動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軌跡所進行的評價。合作學習以課堂教學為前提,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學習,激發(fā)個體的學習動力,實現(xiàn)預定的學習目標。無論是教學設(shè)計、教學評價,合作學習都體現(xiàn)了形成性評價的本質(zhì)特征和基本理念,為形成性評價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和平臺,同時,形成性評價的應(yīng)用也激發(fā)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障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其形成性、主體性、多元性、全面性、多樣性等要求在在應(yīng)用形成性評價中都能一一實現(xiàn)。
1.形成性
教師在每一個單元的小組閱讀合作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都會不斷通過課堂展示、小組討論、個人測驗等方式評價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并及時進行反饋,幫助小組及成員了解自己的英語閱讀情況與不足,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逐步培養(yǎng)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將根據(jù)不斷掌握的信息對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方法等做深入的調(diào)整與修改,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和評價是一個動態(tài)的、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教師不以一次期末考試結(jié)果來評定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而是根據(jù)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和各個單元小組活動中的學習態(tài)度、表現(xiàn)、成績等綜合評價其學習效果,形成性評價的過程性和發(fā)展性特征滿足了合作學習要求的“形成性”。
2.主體性
“以學生為主體”是合作學習和形成性評價的理論基礎(chǔ),在合作學習中應(yīng)用形成性評價,教師改變了以往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局面,通過合理的教學設(shè)計,讓學生參與到英語閱讀教學目標、課堂任務(wù)、評價方法的設(shè)計與實施中,采用各種教學手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其主動性和自主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應(yīng)用中,真正實現(xiàn)學生知識的自我構(gòu)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3.多元性
在每一個單元的英語閱讀合作學習結(jié)束后,教師將對小組及成員做出評價,同時要求小組間進行互評、自評,小組成員自評,這正是形成性評價手段中的一種。在形成性評價中,教師不是單一的評價主體,學生也被鼓勵積極參與到學生自評、互評及師生互評中,發(fā)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參與并反思其學習過程的意識,不斷提高和完善,同時保證了評價結(jié)果的全面、客觀及學生對于評價結(jié)果的認同度。
4.多樣性
在英語閱讀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僅依據(jù)期末考試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同時結(jié)合每個單元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演示、討論、課堂觀察記錄、測驗等手段,并利用學生學習檔案,網(wǎng)上自主學習,調(diào)查問卷等方式綜合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學習情感、學習效果等。因此,形成性評價手段的多樣性滿足了合作學習評價方法的這一要求。
5.全面性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關(guān)注的不僅是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同時包括學生的學習動機、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合作參與精神、努力程度等,所以,合作學習評價應(yīng)結(jié)合測試性評價和非測試性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合作和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性評價提供的課堂討論、觀察記錄、學生日志、學習檔案、調(diào)查問卷等評價手段實現(xiàn)了合作學習評價的“全面性”目標。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在合作學習中,評價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且主要定位于個體縱向的進步和提高。教師在每個單元的篇章閱讀合作學習的不同階段,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wù),采用課堂演示、觀察記錄、小組討論、個人測驗等不同的手段,以個人成績與小組成績、基礎(chǔ)分和提高分相結(jié)合為前提,對小組和個體進行評價,強化小組成員內(nèi)的積極互賴關(guān)系和學生個體的學習動機,鼓勵學生與自己以往的成績相比,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爭取進步和提高。
1.課前預習階段
在課前預習階段,學生各自瀏覽閱讀文章,隨后在小組內(nèi)進行分工合作,根據(jù)教師提供的主題通過網(wǎng)絡(luò)、圖書館等途徑搜集相關(guān)資料,制作幻燈片,課堂上教師將隨機選擇小組及成員進行演示講解,同時,教師將從每個小組中抽取若干組員參與本單元的閱讀理解小測驗,題型為正誤判斷或信息匹配,檢查學生在課前對于文章的預習情況,這要求所有小組及組內(nèi)所有成員都必須參與材料的搜集及熟悉主題,且對本單元文章做了初次閱讀,了解文章主題和大意,為篇章的課堂閱讀及講解進行導入及充分的準備,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將從課堂演示和個人測驗兩個角度對學生個體和小組進行評價。
以《新視野大學英語》中的文章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為例,在預習階段,學生將針對“reasons and harms of smoking”這一主題查找收集材料,并制作PPT,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同時,教師將通過句子正誤判斷的測驗檢查學生對于文章大意的理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
1) I felt a relief when I saw the filters on the cigarettes my daughter smoked.
2) My daughter doesn’t know my weeping for her smoking.
3)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poor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the disease of pneumonia.
....
在課堂上分析講解文章中,教師將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文章的大意、主要結(jié)構(gòu)、寫作手法等,此階段的評價手段主要采用小組討論法和課堂觀察記錄。教師將文章分成幾個部分,學生可以采用交互式活動(jigsaw),同一個小組的不同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部分材料進行閱讀,隨后選擇了相同內(nèi)容的學生集中討論,完成后回到各自原來的小組,輪流向小組其他成員講授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內(nèi)容,并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在合作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小組派出代表回答問題。期間,教師通過自制的表格或手冊進行記錄,參照統(tǒng)一的標準,以觀察、記錄等形式了解和掌握學生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給予相應(yīng)的評價,主要包括課堂紀律、組員互動討論、努力程度,回答問題等方面。由于學生的水平和能力有差異,學困生的成績一直落后于基礎(chǔ)好的學生,所以單純依據(jù)測驗和考試成績評價學生,將會挫敗學困生的積極性,因此,采用課堂觀察記錄,重視組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努力和付出,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爭取進步和提高。
在《新視野大學英語》的文章A Test of True Love 中,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篇章結(jié)構(gòu),并在合作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小組派出代表回答問題。
This text is arranged by giving answers to one part after another. Now find out how each part links with the next.
Part Answers Questions
1 Who was that woman?
What had happened between the two?
2 Paras.2~3 What had happened after they fell in love ?
3 Para.4 Did they meet as planned?
....
2.課后復習階段
課后復習階段學生將利用課外時間復習文章內(nèi)容,學習詞匯材料,完成課后練習,如果出現(xiàn)困難,組員可以請教其他小組成員,共同解決,組長確保小組成員按時完成學習任務(wù),教師采用詞匯小測驗,抽查課后練習等方式檢查學生課后復習的情況。
3.單元合作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
每個單元的合作學習結(jié)束后將進行師生互評、小組互評和自評、學生自評,對本單元的閱讀合作學習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合作學習有效性評價表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參考《大學英語課程要求》中學生英語能力《自評表》與《互評表》,定量評價包括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反思、合作分工、責任意識、解決問題等多項內(nèi)容,定性評價采取開放式問題回答,幫助學生反思合作學習中的學習過程,存在的不足及需要采取的解決措施等,通過參與評價,學生及時的了解并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積極做出調(diào)整,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反思和調(diào)整的機會,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視野大學英語》網(wǎng)絡(luò)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網(wǎng)上自主學習平臺,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教師可以利用配套的題庫,針對每個單元的學習目標,設(shè)計不同的單元測試,并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教師定期查看學生在線自主學習過程及自測成績的記錄,了解學生網(wǎng)上自主學習情況(時間、次數(shù)等),學習過程(學習情況、完成情況),學習效果(測試成績)等。
每個單元的合作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將匯總本單元閱讀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出的一些反映學生努力、進步和成就的材料,并分別收集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檔案中,具體包括學生課前預習階段制作用于課堂演示的PPT,閱讀理解測驗、詞匯測驗、教師的課堂觀察記錄、網(wǎng)上自主學習記錄、自評互評表等,持續(xù)記錄學生在每一個單元及學期中英語閱讀學習的過程和成果。通過建立學生學習檔案,學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英語學習過程和學習情況,及時反思和總結(jié),調(diào)整學習方法和策略,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英語閱讀合作學習中應(yīng)用形成性評價,通過“評估-反饋-調(diào)整-改進”的模式,及時反饋學生的英語閱讀合作學習情況,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但是,終結(jié)性評價作為傳統(tǒng)教學中的重要評價手段,其功能和優(yōu)勢是形成性評價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教師在充分發(fā)揮形成性評價的優(yōu)勢的同時,應(yīng)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jié)性評價相結(jié)合,在形成性評價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期末考試及四、六級考試,構(gòu)建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
對文化因素的關(guān)注既要多元化,也要深入化。只有充分研讀了翻譯中文化的作用,才可以有效避免文化障礙與沖突,才可以最大范圍地促進文學藝術(shù)的交流。我們相信,隨著美國華裔文學地位的不斷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華裔文學翻譯的隊伍,從而促進美國華裔文學翻譯的繁榮發(fā)展。
[1] Kingston M. H. Tripmaster Monkey: His Fake Book[M].New York:Vintage Books,1990.
[2] Amy Tan.The Bonesetter’s Daugther[M].London:Flamingo,2001.
[3] Amy Tan. 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Ivy Books,1989.
[4]譚恩美.程乃珊,嚴映薇,譯.喜福會[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
[5]譚恩美.田青,譯.喜福會[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6]譚恩美.余人瑞,譯.喜福會[M].臺北:聯(lián)合文學出版社,1990.
[7]譚恩美.蔡駿,譯.沉沒之魚[M].北京:燕山文藝出版社,2006.
[8]譚恩美.吳漢平,賈遂山,譯.喜福會[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9] Kingston M. H.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M].New York:Random House,1989.
[10] Kingston M. H. China Men[M].New York:Alfred A Knopf, Inc.,1980.
Chinese American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Li Ke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1, China)
As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draws ever-growing attentions,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translate it and have achieved quite a lot. However, Chinese American literary translation, on the whole, is still in primary stage, and has many problems of which the lack of considering cultural factors is prominent. This paper will take several famous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works a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s briefly o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literary translation;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cultural difference
H31
A
1000-9795(2014)05-0318-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10
李 芳(1979-),女,海南??谌耍v師,從事英語教學法研究。
海南醫(yī)學院重點資助項目“合作學習模式下培養(yǎng)醫(yī)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證研究”(項目編號:HYZ201204)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