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 州 莊錦爍/文
酒,作為烹飪中的一種調(diào)料,對于家庭主婦來說,只是一種基本常識。但用酒來做菜,而且是做成中華名菜,恐怕就鮮為人知了。以下就來介紹幾種用酒制作的菜,這種菜的做法并不復(fù)雜,但卻酒香撲鼻,別具一格,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試。
原料:孝感黃母雞一只(1000g),水發(fā)冬菇 50g,水發(fā)冬筍 10g,孝感米酒150g,生姜、精鹽、香蔥各10g,濕淀粉、植物油各25g,味精5g。
烹制方法:將母雞宰殺去毛,由背部開膛去內(nèi)臟洗凈,冬菇、冬筍洗凈切片。將雞整理定型,下沸水鍋中焯水2min撈出,先將雞身內(nèi)外抹上精鹽,再抹上米酒75g。生姜7g拍松,香蔥9g,一起放入雞肚內(nèi)腌漬入味,剩余的生姜切末,小蔥切段。將腌好的雞入籠以旺火沸水蒸1.5h,至雞肉酥爛時取出放入盤中定好型。炒鍋置旺火上燒熱,倒入植物油15g,下姜末、冬菇、冬筍煸炒片刻,隨即倒入蒸雞的汁,再加入剩余的米酒和精鹽、味精調(diào)好味。燒沸后用濕淀粉勾芡,撒上蔥段,起鍋澆在雞身上,淋上少許明油即成。
特點:此菜是湖北孝感地區(qū)的風(fēng)味名菜,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其雞色白如玉,造型素雅美觀,酒汁甘甜,香味濃郁,有開胃提神、養(yǎng)氣活血、滋陰補(bǔ)腎的功能。
原料:活兔一只,冬筍、香菇各100g,五花肉 250g,白油 150g,精鹽 2.5g,紹酒 500g,味素 5g,濕淀粉、蔥段各 50g,姜、蒜各 25g,番茄醬少許,雞湯1.5kg。
烹制方法:將活兔宰殺,剝皮,除內(nèi)臟,去頭爪,肉剁成2cm見方塊,用清水洗凈血水,再用400g紹酒腌制多時。冬筍切片,五花肉切成3.3cm見方的塊,用開水氽一下,撈出備用。炒勺放火上,加入白油,油熱時下蔥、姜、蒜和大料炸鍋,隨即下肉塊煸炒至斷生,放入五花肉煸炒一會兒,加入紹酒、雞湯、精鹽、味精、白糖、番茄醬,燒開后移小火燜至肉爛,揀出蔥、姜、蒜,用適量水淀粉勾芡,加明油盛在盤中即可食用。
特點:此菜為山東名菜,其菜色澤金黃,酒香味濃,營養(yǎng)豐富。
原料:鮮活基圍蝦 500g,廣東米酒 750g,枸杞子 20g,川芎、當(dāng)歸各5g,熟鮮醬油 30g。
烹制方法:將蝦剪去須腳,用清水洗凈,瀝干水分。中藥材用清水洗凈,取耐高溫玻璃鍋一個,放在桌子中央,將河蝦放入鍋內(nèi),加米酒500g,加蓋,將蝦醉約5min,再放入中藥材;另取一只碗,倒入 250g米酒,用火柴點燃后,揭開鍋蓋倒入鍋內(nèi),使火焰四起,約10~15min后,待蝦體變紅,肉質(zhì)飽滿成熟,就可撈起,由食者邊剝邊蘸著調(diào)料吃。
特點:火焰醉蝦原是廣東民間的冬令滋補(bǔ)菜肴。近幾年來,隨著飲食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各高級賓館和菜館便將此菜推上了高級宴會,上桌后,火焰熊熊,熱鬧非凡,加上其中藥有補(bǔ)肝腎,充腎精之效,滋味又鮮美異常,成為廣東省冬令特色名菜,深受中外顧客歡迎。
原料:泡好的猴頭蘑300g,雞肉茸 250g,黃瓜香 50g,蝦腦 25g,紹酒、熟雞油各15g,白糖、蔥、姜、精鹽各 10g,味精 3g,濕淀粉 30g。
烹制方法:將猴頭蘑切成薄片,用精鹽腌制入味,然后將根部抹上雞肉茸,放入沸水鍋中氽透撈出,碼入碗內(nèi),加雞湯、精鹽、紹酒、味精上屜蒸爛取出;取雞肉茸一半放入碗內(nèi),加上蛋清、精鹽、味精調(diào)成白色雞茸。另一半雞茸放入碗內(nèi),加蝦腦、精鹽、味精調(diào)成紅色雞茸。取盤抹上底油,將白雞茸鋪在底層,紅雞茸鋪在上層抹平,然后上屜蒸熟取出,切成彩云形,再將焯好的黃瓜香點綴在彩云上;將蒸好的猴頭蘑扣入盤中間,將雞茸“彩云”圍在猴頭蘑的外圍。勺內(nèi)加雞湯、精鹽、味精、紹酒燒開,用濕淀粉勾芡,淋入熟雞油即成。
特點:此菜以黑龍江特產(chǎn)猴頭蘑為主料,配雞肉茸和黃瓜香,采用煨、氽、蒸法烹制而成,營養(yǎng)豐富,清淡滑潤,酒香味濃,咸鮮可口。曾在首屆全國烹飪名師技術(shù)表演鑒定會上獲獎,為黑龍江省的名菜之一。
原料:葛仙米、白皂仁、桃油各25g,紅橘瓣、湯圓面、菠蘿、江米酒各100g,湘蓮米75g,櫻桃50g,雞蛋清2顆,白糖 250g。
烹制方法:將葛仙米用清水淘凈,以沸水泡發(fā)后,換清水入鍋中煮開兩次,去掉異味。湘蓮米、桃油、白皂仁分別加水,上籠蒸發(fā)好。湯圓面搓成豌豆大的小丸子,紅橘瓣撕皮去籽,菠蘿切成小丁。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水1000g,加白糖燒沸,下雞蛋清,放入葛仙米、蓮米、桃油、皂仁燒沸,最后放江米酒、橘瓣、菠蘿、櫻桃攪勻起鍋,再把湯圓面小丸子另沸水鍋中煮熟,舀入碗內(nèi)即成。
特點:醉八仙是川菜中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甜菜。所謂“八仙”是指選用八種果料,此菜制成后,色彩美觀,醇香味甜,有濃郁的酒香味,是冬末初春的時令佳肴,冬食可以補(bǔ)溫御寒,并有益氣活血之功。
原料:黃螺750g,芥藍(lán)菜心100g,白糖 10g,精鹽、蔥、姜各 5g,紹酒100g。
烹制方法:將黃螺放入沸水中略煮一下,挑出螺肉,洗凈泥沙,隨即燒沸水鍋,加入紹酒、蔥、姜略滾片刻;將螺肉氽一下水,除去腥味,用潔布沾干水分待用;將蔥姜、紹酒、精鹽一起盛在碗內(nèi)調(diào)勻,隨時將芥藍(lán)菜心切成滾刀片,同螺肉一起放入碗內(nèi),醉1h左右即成。
特點:黃螺為福建地區(qū)的特產(chǎn),肉嫩而味香。多采用拌、炒、糟、酒醉、氽湯等烹制方法成菜。夏季的螺肉更肥嫩,為當(dāng)?shù)氐臅r令名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