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梅
一看到山芋,我就會想起知堂老人在《生活的況味》中說的:“至于白薯自然煮的烤的都好,但是我記得那玉米面糊里加紅番薯,那是臺州老百姓通年吃了借以活命的東西,小時候跟了臺州的女傭人吃過多少回,覺得至今不能忘卻。”
在很多人眼里,山芋是荒年救命的食物,有些人提起來就會反胃;而在我家,山芋卻是一生珍愛的美食。
兒時,只要山芋上市,我家的餐桌上頓頓都會山芋飄香。早晚是熱氣騰騰的香噴噴、金黃黃的玉米山芋稀飯。中午干飯鍋上蒸著一圈白色或黃色的山芋片,脆脆的、甜甜的。菜鍋里燒的是山芋丁、土豆丁、豆腐丁的大雜燴。有時鍋底的余灰里還藏著幾個烤得焦黃外皮的山芋,那都是擋不住的誘惑。
無論是放學(xué)到家,還是幫母親拾棉花,或者從地里掰玉米棒回來,只要遠遠地聞到玉米山芋粥的清香,積攢了一天的疲勞感都隨著那股清香飄向遠方。
一家人圍坐桌前吃著山芋喝著玉米粥是冬季最溫暖的回憶。我喜歡雙手抱碗,熱粥刺激著我早已凍僵的小手,小手很快靈活起來。夾起一塊山芋,咬上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暖暖的,暖流立刻在全身流淌,身體也活絡(luò)起來。接著,我就把山芋一塊塊地夾碎,用筷子順時針攪拌,山芋和玉米面慢慢融合。甜美的山芋里融合了玉米面的醇香,香味更濃,甜味更美,我總會吃得腰肥肚圓,心滿意足。
山芋不但美味,還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據(jù)《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等古代文獻記載,山芋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等。當(dāng)代《中華本草》說山芋:“味甘,性平。歸脾、腎經(jīng)?!薄把a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主治脾虛水腫、瘡瘍腫毒、腸燥便秘。”而玉米也因為含有大量的鎂,能加強腸壁蠕動,促進人體消化,所以是天然的減肥佳品。父母都年近八旬,可是仍精神抖擻,沒有“三高”等毛病,這應(yīng)該感謝玉米山芋粥的多年呵護。
現(xiàn)在的街頭,處處可見烤山芋的攤子。焦黃的外皮讓我想起“新月派”代表詩人之一的朱湘老師在《咬菜根》里說過“給我一個剛出灶的烤白薯,我是百事可做的;甚至叫我將那金子一般黃的肉通通讓給你,我都做得到。唯獨一件事,我卻不肯做,那就是把烤白薯的皮也讓給你;它是全個烤白薯的精華,又香又脆,正如那張紅皮,是全個紅燒肘子的精華一樣”。
每年冬季,玉米山芋粥的清香陪伴我,捧起一本書,伴著清香進入夢鄉(xiāng),人生足矣。
編輯/呂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