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清
【摘要】德育開展的是否到位,不但關系到兒童個體的全面發(fā)展,更關系到中華民族未來接班人的整體思想素質(zhì)。本文從教師、學校、家庭三個方面入手,淺議對初中生德育的成效進行了探索和闡述,旨在概括出符合我國初中實際的、有利于在實踐中實施的、有助于增強初中生德育成效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生 德育 成效 探索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直接關系到未來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當前,我國各地不斷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縱觀我國初中德育現(xiàn)狀,仍有很多問題存在。要想讓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必須加強各方面的建設,形成德育的強大合力。
一、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為德育開展提供強大動力
1.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德育引導,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1)變灌入式教育為啟發(fā)式教育。要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的效果,就必須一改傳統(tǒng)的“灌入式”的教學方式為以“啟發(fā)誘導”為主的啟發(fā)教育。教師在為學生講道理的時候,要循循善誘地啟發(fā)學生,使他們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積極的引導,同時設置道德情境,使學生在橫向和縱向的對比中逐漸提高道德意識。
(2)變單向式教育為互動式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一改單向式教育為互動式教育,變傳統(tǒng)的教師-學生單一的教學模式,為教師-學生、學生-教師、學生-學生的多維立體化交流模式,在交流和互動中,營造愉快、活潑的德育氛圍,把課堂變?yōu)檎故緦W生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有效平臺。 在實踐教學中,可以把游戲、小品等形式引入課堂,使學生增加與教師、同學的交流,從而提高德育效果。
(3)變“說教法”為“激勵法”。初中生自尊心是非常強的,而且非常脆弱,愛聽表揚、贊美的語言是由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決定的。因此,要一改傳統(tǒng)思想品德教育以批評、訓斥為主的局面,在德育活動中要以鼓勵教育為主導。而搗亂的學生也會從而爭相效仿受表揚的同學。表揚的效果從而就展現(xiàn)了出來。
2.教師在課外活動中要強化德育滲透,使德育方法多樣化。
(1)讓德育走進學校集體活動,在活動中滲透德育。初中生大多都很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教師要在課外集體活動中強化他們的集體榮譽感,積極進行德育滲透。德育的“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將與初中生年齡、心理特點相適應的德育融入到集體活動中。通過一系列多姿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同學之間互相尊重、相互幫助,使學生最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
(2)讓德育走進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要使道德教育跳出學校的圈子,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要針對學生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事件隨時隨地進行思想教育,增強學生的感觀和心理感受,從而使德育更加深化和升華。例如在參加社會公益勞動時,教師要告知學生勞動的意義,要鼓勵學生不怕臟、不怕苦。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們樹立榜樣,發(fā)揮好榜樣的激勵作用。對并找準錯誤典型,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明辨是非、分清對錯的能力,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品質(zhì),凈化他們的心靈。
二、學校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為德育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初中階段,可通過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在少先隊活動中,學生既是德育的受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者。要大力擴充少先隊的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建立可靠的活動載體,深入挖掘少先隊活動與革命傳統(tǒng)和時代精神的結合點,少先隊員進行理想信仰、集體主義、黨史等教育。同時把少先隊的陣地建設與學校的校園文化相結合,在活動中要善于利用靈活多變的方法,發(fā)掘隊員的特點,培養(yǎng)隊員的主人翁意識,使教師平時德育教育思想在少先隊中變?yōu)閷嶋H行動,從而由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內(nèi)化為學生的行為習慣。
三、家庭要營造良好德育氛圍,為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撐
家庭教育對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響,學生除去在學校的時間,其余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思想品質(zhì)的形成受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家庭教育應將重點放到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心里培養(yǎng)上,教孩子做事之前,要先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家長用擺事實、講道理、說服教育、以理服人的做法提高兒童的認識水平,逐步形成兒童良好品德的一種教育方法。這種教育方法運用最為經(jīng)常、最為廣泛,是家庭德育的一種基本的、重要的方法。除說理外,家長還要身體力行,言傳身教。 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處處為孩子做好示范,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總之,要想使初中生的德育取得更大的成效。做為教師,要強化師德意識,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為德育開展提供強大動力;做為學校,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為德育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做為家庭要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為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撐。教師、學校、家庭三方要通力合作、互通有無、加強溝通,共同形成學生德育的強大合力,使初中生德育的成效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謝鴻才.初中德育要從小事抓起[J].廣東教育.2002(03).
[2]邵敏.給初中德育換“食譜”,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08).
[3]劉明和.怎樣做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J].時代教育.2008(07).
[4]史德志.初中德育應回歸生活[J].希望月報.2004(10).
[5]王碩華.初中德育教學規(guī)律的商討[J].安徽教育.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