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是高校哲學專業(yè)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規(guī)定的哲學專業(yè)必修課。文章通過對目前我國高校哲學專業(y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教學存在的問題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并進一步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 教學
[作者簡介]趙秉峰(1962- ),男,黑龍江克山人,齊齊哈爾大學哲學與法學學院哲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中圖分類號]G6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3-0158-02
多年來,經(jīng)過我國高校廣大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以下簡稱原著課)教師的辛勤工作,原著課在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教師整體素質得到普遍提高。但是,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以及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原著課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日益凸顯出來。對此,我們應該認真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推進高校原著課教學改革的進程。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在教材方面。改革開放初期,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數(shù)是20世紀80年代編寫的,多數(shù)是對馬恩列斯的部分著作進行詮釋或解讀的教材。這些教材對原著的詮釋和解讀比較詳細,但也存在著個別地方翻譯不夠準確、政治色彩比較濃、解讀不完全符合經(jīng)典作家原意等弊病。21世紀以來,出版界相繼出版了一些哲學原著選讀或導讀的教材。這些教材克服了以前教材存在的某些不足,但這些教材中有的只是解讀,很少引入原著;有的教材引入部分原文,但對原著的解讀不夠全面、準確。近年來,盡管出版界出版了許多哲學原著選讀(導讀)的教材,但適合哲學專業(yè)學生使用的教材寥寥無幾。
2.在教學內容方面。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講課內容陳舊、空洞、枯燥無味;只傳授理論知識,教學內容不能與實際相結合,教學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對原著中的難點問題不能給學生解釋清楚,學生聽不懂;講授內容不能融會貫通,缺乏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深度;對有些原著的解讀不夠準確,甚至出現(xiàn)錯誤現(xiàn)象;課堂講授信息量少,授課內容不能反映學術前沿等。這些問題雖然是個別現(xiàn)象,但它導致了課堂死氣沉沉,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3.在教學模式和方法方面。傳統(tǒng)單一的“一言堂”式教學模式在某些大學課堂上仍然客觀存在著。教師往往以原著導讀為原本,并參照其他教學參考資料形成講義,從頭到尾念講義。學生上課時忙著記筆記,被動地聽課,根本沒有時間看原著。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對學生期末復習以及考研大有益處。但它缺乏師生互動,不利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原著課感到枯燥無味,不愿意聽課,甚至出現(xiàn)逃課現(xiàn)象。
4.在教學時間方面。原著課課時少是高校哲學專業(yè)普遍存在的問題。根據(jù)專業(yè)的特點和具體情況,目前我國各高校開設原著課的課時一般為50學時左右。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理論體系龐大,涉及人物多,內容極其豐富,僅僅用50學時是無法完成的,難以講深講透。由于教學時間不足,專業(yè)教師對非重要的原著只能略講,學生對這些原著只能簡單了解概況,無法學深學透。
5.在考核方式方面。目前原著課考核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閉卷考試??荚嚨膬热葜饕墙滩暮徒處熣n堂講授的內容。只要學生背教材、課堂筆記,無論是否閱讀原著,一般都可以順利通過考試,甚至還可以得高分。二是開卷考試。任課教師出幾道綜合性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翻閱教材和筆記,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生很容易在資料上找到答案,不讀原著也可以順利通過考試。三是寫論文。學生往往去圖書館查閱相關的論文資料,利用電腦先進的技術手段,用幾個小時就能拼湊一篇論文。只要任課教師不仔細看,不嚴格把關,一般都能順利通過。無論采取哪種考核方式,都存在著各自的優(yōu)點和不足。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教學問題的原因分析
1.認識上的誤區(qū)。在許多師生看來,哲學專業(yè)已經(jīng)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課,這些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已經(jīng)夠用了,沒有必要再開設原著課。同時,除了考研學生外,多數(shù)學生認為,哲學原著離現(xiàn)實太遠,學了也無用,白白浪費時間。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qū)。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側重的是講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課側重的是介紹經(jīng)典作家哲學思想產生、發(fā)展的歷程,而原著課側重介紹的是原文。前兩門課是基礎,原著課是這兩門課的深化,是它們的來源和“根”。同時,從時間上看,哲學原著離現(xiàn)實社會的確有一定的距離,但它對現(xiàn)實社會的價值是有目共睹的,哲學無用論是錯誤的。
2.哲學原著本身的特點。哲學本身深奧莫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哲學原著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經(jīng)典哲學原著,與我們既有空間上的差別,又有時間上的距離,在語言邏輯、思維方式、傳統(tǒng)習慣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而且經(jīng)典作家本身具有非常高深的理論功底,他們的著作博大精深,理論性特別強,有些著作篇幅巨大、寓意深刻、語言晦澀難懂。沒有一定的理論功底,很難讀懂原著。正因為如此,對專業(yè)教師來說,原著課備課困難、難以講解成為高校原著課教學的一個共性問題。對學生來說,學生普遍感到原著課難學、難理解、難記憶,枯燥乏味。
3.專業(yè)教師的素質問題。導致問題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個別教師教學態(tài)度不端正,責任心不強,教學水平和能力低下。誠然,哲學原著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原著課難講,學生難學,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但只要專業(yè)教師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學上,認真?zhèn)湔n,刻苦鉆研原著,把原著課講深講透,學生還能感到枯燥乏味嗎?事實上,許多學生不愿意上原著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聽不懂,那些感到困惑的問題未得到解決。
4.國際國內一些錯誤思潮的影響。在國際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的解體,特別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日益高漲,動搖了一部分人對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懷疑和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科學性。這就給原著課教學帶來負面影響。在國內,粉碎“四人幫”以來,意識形態(tài)領域出現(xiàn)了一股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他們提出現(xiàn)在搞市場經(jīng)濟不再需要馬克思主義了,馬克思主義已經(jīng)“過時”了,甚至提出“哲學無用”論的錯誤論調。這些思想必然沖擊原著課的教學,它所釋放的負能量不能不對廣大師生產生負效應。
5.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哲學原著本身的某些局限性。在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學著作中,由于他們的思想還沒有完全擺脫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和費爾巴哈唯心史觀的影響,在著作中不可避免地帶有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色彩。即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熟時期的著作,有的個別結論、原理也被以后的實踐證偽。例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等著作中依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提出了物質不生不滅的思想,但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有些能量是不守恒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的基本理論是正確的,但它不是終極真理,而是隨著實踐的發(fā)展需要不斷完善其內容。但現(xiàn)在有些教材和個別專業(yè)教師把哲學原著講得神乎其神,好像哲學原著中每一條原理、每一個觀點、每一句話都是絕對正確的,根本不提哲學原著某些原理、觀點存在的不足。這種做法既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原意,又給學生造成很大的誤解和反感,從而導致了學生對原著課的興趣大減,對專業(yè)教師產生不信任感。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課問題的出路
1.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特別是要努力提升教師的理論修養(yǎng)。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們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端正教學態(tài)度,提高對原著課重要性的認識。二是反復閱讀原著,弄懂原著的深刻內涵,特別要攻克原著中的難點問題,這是講好原著課的前提。三是緊緊抓住并吃透教材,閱讀盡可能多的參考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吸取其精華,為教學提供思路。四是掌握哲學原著相關的理論課程,以拓寬自身的知識面。五是通過進修、訪問學者、參加學術和教研活動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
2.加強教材體系的建設,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在教材體系建設方面,針對原著教材存在的問題,一方面選用適合本專業(yè)師生使用的教材;另一方面,自編或聯(lián)合其他兄弟高校共同編寫教材。在教學內容改革方面,根據(jù)原著課的特點,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精選教學內容,對重要原著要講精講深講透,防止面面俱到。對于非重要原著的內容,應簡要介紹。二是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重點就是要抓住原著中經(jīng)典作家闡述了哪些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突破難點就是要把原著中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命題、學說等問題解釋清楚,這是原著課教學內容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三是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實際,通過原著講授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要聯(lián)系當前國際國內社會實際,引導學生用理論去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四是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對重大理論問題進行課堂討論,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3.改進教學方法,采取“讀、聽、記、議”式的教學方法。讀就是要求學生按老師規(guī)定的內容在課前認真地閱讀原著,并在此基礎上閱讀原著導讀,以加深對原著的理解。聽就是要求學生仔細地聽課。要引導學生帶著閱讀原著時不解的問題去聽,聽教師怎樣分析和理解經(jīng)典作家某一理論或怎樣分析和批判某一錯誤觀點、思考教師的這種分析和解釋是否正確、自己是怎樣理解這個問題的。記就是要求學生認真地記好課堂筆記。學生要對教師課堂上講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盡可能地記錄下來,特別是教材上沒有的內容,要一字不落地全部記錄下來。議就是教師利用課堂剩余時間或輔導課時間,對課堂講授的重大問題或有爭議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議論、討論。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4.采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嚴把考核關??己思仁菣z驗教師教學水平和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又是學生學習的指揮棒和檢驗學習效果的測量器。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考核的重要性。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考核方式。這里筆者要著重強調的是,采取哪種考核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核部門或教師能否按考核標準嚴格把關,杜絕人情分。從一定意義上講,只有嚴把好考試關,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反映學生的真實成績和水平,檢驗教師的真實教學水平和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海波.馬克思主義哲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深層歸因及可能的出路[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2).
[2]孔繁金.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原著教學問題分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6(17).
[3]蒙運芳.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專題化教學的探索[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5).
[4]譚學峰.馬列原著課要反應時代特征[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0(4).
[5]姚紀綱.談談如何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經(jīng)典著作[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12).
[6]張興杰.新形勢下如何提高《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課程的教學質量[J].探索,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