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同學周二
當我們各種追憶著同桌的你,感動于那些年,心潮澎湃地致青春時,也許并沒有想過,青春并不只有輝煌史,它也有,或者說可能更大的比例,也是恥辱柱。不能因為我們正在老去,就假裝過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是每個青春都有美好回憶,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的青春,在每個少年都只是天真的名義下,上演著比成人世界更殘酷暴虐的生存危機。如果對此沒有感覺的話,可以想象一下,一個180斤的胖子的青春是怎樣度過的?然后,歡迎來到英劇《肥瑞的瘋狂日記》的世界。
英劇選演員下手總是很重,偏愛奇形怪狀、蓬頭垢面和神經(jīng)質(zhì)的類型,讓人對他們的審美感到絕望,所以,在一部英劇的6個主要人物中,有4個真正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帥哥美女小鮮肉,你多半會懷疑自己是在看一部美國青春偶像劇。但是,永遠都要有但是,這群18歲少年中的第一主角,也就是如片名已經(jīng)告訴過我們的那樣,肥瑞,是個體重180斤、結(jié)結(jié)實實,一絲也沒有打折的標準女胖子。
盡管這個女胖子的花俏日記里充斥著意淫、性幻想和生殖名詞,辛辣且重口,但在現(xiàn)實中,她只是一個自殺未遂,剛剛從精神治療中心出院的重度抑郁癥患者。她試圖假裝成一個正常人,重新回到校園,過平凡普通的正常生活,但導致她抑郁恐懼自卑的那個誘因卻始終不可磨滅—她仍舊是一個滿身肥肉的女胖子,所以她的青春注定要與“正?!北车蓝Y。
外貌不平等條約已經(jīng)是世界公認法則:“世界是屬于瘦子的”;“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長得好看”;“待我長發(fā)及腰,少年娶我可好?首先,你得有腰?!薄叭绻恼麻L得像吳彥祖,我們還會那么厭惡他的不忠嗎?”但我們?nèi)耘f有一個誤會,以為外貌歧視這生存進化論是變成大人之后才愈演愈烈的,沉浸在當我們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少年的時候,也曾是一個快樂的胖子和幸福的丑鬼的虛假記憶里。事實上,這法則在我們長大之前,運作的還要更慘烈。
我們幾乎都做過類似的事:給班上的胖同學取難聽的外號,強烈排斥跟丑女同桌,拒絕和鼻涕蟲搭檔做實驗,在有人對胖子和丑鬼們惡作劇的時候跟著開懷大笑。每個少年都曾經(jīng)遠比自己以為地還要更殘忍。因為當時的我們都還不懂得掩飾和體諒,更毫無負責和后果意識,并且都沉浸在自己的麻煩和困擾里,覺得自己才是世界上最郁悶委屈的少年,潛意識地把對其他人的殘酷當成了天然的發(fā)泄出口。就算是被欺負的胖子肥瑞也同樣如此,她在日記里寫滿了對長得好看的發(fā)小兼閨蜜刻薄的怨恨、惡毒的批判。她將自己的失敗落寞不成功都歸咎于,是像發(fā)小一樣賤的所有別人的錯?;蛟S這才是少女肥瑞最大的心理癥結(jié),她只能看到“我”,只在乎“我”,只想著“我”。自戀和自卑,歸根到底都是自私和自我。
當然,這劇最不合理的地方是,肥瑞在被“花瓶”發(fā)小引進6人小團體后,居然迅速成為受歡迎的社交達人,被長得像成熟版賈斯汀比博的暖男迷戀上,跟不敢公開出柜的美少年小受成了好閨蜜,還時不時地跟其他人搞出點小緋聞。雖然這趨勢相當勵志,就算是胖子,也可以做一個辛辣幽默的胖子,做一個有個性有思想的胖子,做一個知識淵博的胖子,當你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定位,就能收獲為此而追隨和愛你的人。只不過在這種情況下,肥瑞依然還要繼續(xù)糾結(jié)于自己的外貌,繼續(xù)抑郁,似乎就有點作了。
(轉(zhuǎn)載自“那些電影電視教我們的事”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