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感到眼睛不適,去醫(yī)院檢查,得知有較為嚴重的干眼癥和視疲勞,并首次聽說了“視頻終端綜合癥”一詞。于是乎,在醫(yī)生的諄諄教誨之下,我想嘗試一段時間只將手機作為基本通訊工具的生活。但是,僅僅一天之后我就堅持不住了,因為我始終覺得有一種大恐懼—被世界拋棄了、和時代脫節(jié)了、與信息時代分開了的恐懼。不過,在“如愿以償”地重回以前的生活之后,另一種恐懼襲來—我有癮了,不是毒癮、勝似毒癮……
某心理咨詢中心曾做過一項調(diào)查,有90%的人認為不能離開手機,其中有大約65%的人表示如果手機不在身邊就會覺得恐慌。智能手機這玩意兒,居然真的“戰(zhàn)勝”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無論是朋友見面、家庭聚會,還是戀人相處,你會發(fā)現(xiàn)用手機的時間超過了和他們交流的時間。記得我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么一段話:“這不是《微信》朋友圈的信息足夠重要,也不是微博的八卦足夠吸引人,而是一種信息獲取依賴癥。獲取信息的便利性更進一步刺激了我們探尋更多信息的欲望,通過一部手機或者一臺iPad,我們就可以和整個世界交流,那么,何必費事去和身邊的人溝通呢?”在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lián)盛行的時代,患上這種依賴癥真是一種可怕的東西。
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網(wǎng)絡與3G,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少了—少了一份溫情,多了一份冷漠。但畢竟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如果將智能設備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加以節(jié)制,必然會導致社會與人際關系的退化。而這種退化,必然會導致一種惡性循壞,我們將會越來越依賴智能設備與網(wǎng)絡所構建的虛擬世界……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智能設備這種必不可少,但也可或缺的事物?你能否在與與朋友相聚的時候,少低頭看看手機,多溝通交流一下呢?你能否在與父母相聚的時候,多陪他們叨嘮家常,少刷刷微博呢?別做Phubbing(低頭癥)患者,請從今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