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強
摘 要:在語文學習和研究中,最注重理性分析,大部分時候將意蘊給學生講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然而大多數教師會發(fā)現課后學生并沒有多少印象,這是怎么造成的呢?
關鍵詞:了解;領會;體會;感悟
誠然,有些難以理解、深奧的知識我們應當給學生講明,但我認為語文作為一門形象性、感受性較強的學科,應讓學生多去“悟”。所以,我們應在注重理性分析的同時更注重悟性思維。
“悟”是了解和領會,是體會和感悟?!拔颉毙运季S是一種整體思維,有時其心中知之,而口不能言。要學習好語文,學生必須學會“悟”,而教師要引導和誘導學生進行悟性思維,體會和感悟作品意蘊的能力。我認為導“悟”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誦
“悟”,主要是對問題進行總體觀察,迅速檢索儲存信息并做出整體判斷的思維方法。所以,教師要注意閱讀學習中文章整體性的特點,指導學生誦讀涵詠,體悟作者的情感意境。俗語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p>
“誦”有多種形式,朗讀、默讀、吟誦,但要注意讓學生用心去“誦”,要跟隨作者的情感躍動,使學生自覺地走進作品的世界之中,走進作者的世界之中。
二、猜
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先猜測作品表達什么樣的意境和心情,讀一讀,猜一猜,慢慢求證。例如:席慕蓉的《鄉(xiāng)愁》一詩中有一句“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蔽蚁茸寣W生猜想“沒有年輪的樹”,為什么是“沒有年輪”,又為什么“永不老去”,進一步使學生體悟席慕蓉思戀家鄉(xiāng)、懷念故土的心境像一棵根深葉茂、萬古長青、永不凋落的樹。
三、描
所謂描就是為了使學生達到“悟”,而做大量形象描繪的過
程。例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教學中,我做了這樣的描繪:“仰望繁星閃爍的夜空,你一定會產生許多遐想。在這里,詩人以奇妙的想象和豐富的聯想,描繪了一幅奇異的世外仙境,把我們帶進了一個美妙的世界。牛郎織女騎著牛兒趟過天河自由來往,天河上濺起清冽的水花。一對恩愛的夫妻,在耕織之余,手提燈籠,悠閑地在美麗的街市上閑逛,多么自由!多么舒暢!”讓學生在這樣的描繪中體會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痛恨與對理想生活的無比執(zhí)著。
四、靜
有些比較容易感受的文學性強的篇目,多讓學生靜思來領悟其中之意。佛教中有靜坐參憚,我們也可以靜思悟書。有時教師的高談闊論、深刻剖析學生不一定能接受,或許讓其靜思一會兒就會茅塞頓開。最主要的是不要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體悟,要留給學生悟的時間。
綜上所述,語文是一門感受性、生活性很強的學科,只有有效地利用“悟”,才能使學生認識再加深刻、牢固、完整。
|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