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通過幾年的英語教學發(fā)現(xiàn),大多數學生在課堂里根本就沒有興趣學習英語,昏昏欲睡,師生之間不能很好地互動,使得英語教學陷入困境。鑒于這種現(xiàn)狀,在教學中必須探索出一種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主、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關鍵詞:英語學習;學習態(tài)度;課外活動
一、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學習的信心
英語,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頭疼課,他們年齡較小,自控能力差,缺乏理性,對周圍事物的認識有限,所以我們教師應用通俗懇切的言語為學生解讀家長的艱辛、家長的期望、知識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先付出后收獲”的心態(tài),激發(fā)他們“做學習的主人”的意識。我曾利用時間,對我們班的學生講過:不要說每天的所作所為對得起你的父母和老師,只要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摸著自己的心口,覺得自己一整天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對得起自己的起早貪黑就可以了。我也曾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周圍的事情告訴我的學生們: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創(chuàng)造未來。這樣一來,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促使他們?yōu)樽约旱那俺潭鴬^斗拼搏。
二、講究課堂教學藝術,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最基本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需要教師別出心裁,我們應抓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每堂課,增強知識性和趣味性,做到形式豐富,使每個學生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學習,把學習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
1.巧妙設計教學活動
(1)合作型活動
語言的交際性決定了英語學習必然要采用合作的形式。這種活動方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技能,能夠達到較好的語言教學效果。
(2)趣味化活動
活動只有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思索。所以,課堂活動應力求趣味性。
(3)生活化活動
“教育即生活”,我們要讓學生在一個生活化的課堂中學到直觀的、有真實感的知識。
2.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中學生的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直觀教學能使學生獲得鮮明生動的印象,增強對知識的理解。直觀教具的出示比課本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促進注意力、觀察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比如,教室內的人、桌椅、門窗、學生的身體部位都可以利用。同時我們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在學習四季的變化時,我們可以在課件中為他們展示一年四季的圖片,讓其說出一年四季的特點。看到美麗的圖片,他們被深深吸引,這樣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求知欲開始了新課的學習。
3.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在課堂上不同層次的提問能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滿足學生的取得成功的愿望,這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教材重點和難點,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愛好和特點,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富有啟發(fā)性、趣味性、挑戰(zhàn)性又是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調動起學生急于解決問題的情緒。做到對A層學生注重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對B層學生,則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著重在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工夫;對C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點與淺講多練,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堂提問注重層次性,讓學生體會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感覺到自身的價值,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
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實踐環(huán)境,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增進他們對英語語言國家的了解,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抓好課堂教學,還要努力探索出一套適合中學生特點的英語課外活動。英語手抄報,英語朗誦,英語情景會話表演也是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常采用的方式。這些活動有力地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英語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四、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保證
在課堂上,我們要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的課堂氣氛,把學習的歡樂帶給學生,使學生減少緊張和焦慮,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關注每個學生的需要,特別是對后進生應做到:多鼓勵表揚少批評,盡量讓他們回答淺顯的問題,并多給他們提供操練的機會,讓他們對學習英語充滿信心。
總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從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逐步建立起學好的信心,力爭達到教和學的和諧統(tǒng)一。要經常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從而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