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艷紅
【摘 要】我國中醫(yī)學歷史悠久,中醫(yī)推拿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對于幼兒,幼兒本身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而吃藥又會產生毒副作用,給孩子健康帶來很大影響。針對這種情況,介紹了幼兒五種穴位按摩手法和在臨床中的應用,有效預防了疾病,對幼兒健康成長起到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中醫(yī)推拿;穴位;兒童保健
【中圖分類號】R24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728-01
幼兒身體發(fā)育旺盛,但又臟腑嬌嫩,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家庭的未來,孩子一旦生病,家長都會焦頭爛額、心神不寧,對醫(yī)學常識又知之甚少,只能病急亂投醫(yī),盲目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導致孩子長大后身體缺乏免疫力,體能下降。小兒中醫(yī)推拿法是借助中醫(yī)理論的指導,針對小兒生理病理特征,在體表特定的穴位進行手法推拿,可以益智還能防病[1]。因此,小兒推拿是一種綠色療法,操作簡便,無需使用醫(yī)療器械和藥物,沒有毒副作用,具有健脾補腎功效。因此,在社區(qū)推廣小兒中醫(yī)推拿療法,適應范圍更廣,效果更理想,對兒童的健康和發(fā)育成長具有更好的保健和預防效果。
1 中醫(yī)穴位按揉方法
首先,按照兒童不同月齡,向家長提供不同的中醫(yī)飲食調養(yǎng),對起居活動進行指導,并根據幼兒月齡的不同,向家長傳授中醫(yī)穴位按揉方法,在幼兒6、12月齡時,傳授他們摩腹和捏脊方法,幼兒18、24月齡時,傳授他們按揉迎香、足三里的方法,幼兒30、36月齡時,傳授他們按揉四神聰穴方法。
1.1 摩腹:小兒摩腹是對幼兒的整個腹部進行按摩,用手掌掌面或者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并攏,在寶寶腹部做順時針環(huán)形摩動,每次按摩時間在2分鐘左右。對小兒摩腹按摩可以清除人體內毒素,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1.2 捏脊:捏脊對增強幼兒免疫抵抗力具有很好的效果,選擇脊背的正中線作為捏脊的部位,用拇指指腹和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后,食指和中指在前,后食指和中指向后捻動,拇指往前推動,邊捏邊向頸椎部轉移。捏拿的次數根據幼兒的體質和病情而定,從第二遍開始,操作者可以根據幼兒不同的體質的癥狀,運用“重提”手法,對背部臟腑俞穴進行刺激,增強效果。到了第五遍時,在幼兒督脈兩旁臟腑俞穴處,在捏拿基礎上,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合作用較重的力度在臟腑俞穴皮膚提拉下。到了第六遍完成后,用雙手拇指指腹在幼兒腰部的腎俞穴處,在原處揉動動作中,用拇指施加一定壓力,揉按結合[2]。做完捏脊后,雙手大拇指輕輕按在在孩子的命門和腎腧處,輕輕按摩十多次左右。捏脊具有
疏通經絡、改善臟腑功能,增強體質等作用,可以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厭食等癥,還能作為保健按摩的方法。
1.3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是人體的保健要穴,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 3 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要按摩足三里,首先就要找到它的準確位置,如果這個穴位沒有取對,則會直接影響療效。按摩時,家長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孩子足三里穴,每次每穴按壓1-3分鐘,長時間堅持,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經常點按兒童的足三里穴,健脾胃、補中益氣,能調節(jié)機體免 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1.4按揉迎香穴: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家長可以用雙手拇指分別按于同側下頜部,中指分別按于同側迎香穴,其余3指則向手心方向彎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處做順時針方向按揉,每次1到 3分鐘。冬季小兒容易被感冒侵襲,鼻子不通氣會讓孩子煩躁晚間無法入眠,當孩子感冒或鼻塞時,可以通過按揉迎香穴宣通鼻竅。
1.5 按揉四神聰穴:四神聰穴位于頭頂部,當百會前后左右各旁開1英寸處,共4穴。嬰幼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完全,夜間不時會出現驚夢、夜啼等現象,睡眠質量不佳會給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帶來影響。按揉四神聰穴對改善兒童睡眠情況具有明顯效果,能醒神益智。
2 兒童推拿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嬰幼兒時期孩子體質比較差,脾肺功能不全,特別到了冬季,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容易發(fā)生各種疾病,例如腹瀉、便秘、食欲差、消化不良等癥狀就經常在嬰幼兒身上發(fā)生。家長可以在家自行給孩子揉按,通過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迎香穴和四神聰穴等方法,有效改善小兒脾胃功能。但在對孩子推拿按摩時,要注意幾個問題:在按揉前,可以先準備一些介質,如滑石粉、爽身粉等,家長要保持雙手清潔,對指甲進行修剪,避免按揉時傷到孩子皮膚。若是冬季按揉,家長要先把雙手搓熱,避免低溫刺激到小兒,給推拿效果帶來影響,推拿時手法要柔和,動作輕緩,面帶微笑對著小兒,讓孩子良好配合,達到預期效果,還應該注意局部皮膚出現破損或者骨折時不能按揉。
還有一點應該注意,對兒童按摩和成人有所區(qū)別,兒童按摩比較簡單,成人按摩要求力度足夠,但兒童按摩柔和、輕快就行。成人按摩要精確找出穴位,但兒童按摩時點狀按摩,面狀的撫摸以及線狀的推揉。家長只要用手掌和拇指就差不多能完成按摩過程,簡單又有效。按摩時讓孩子平躺,將身體放松,采用輕緩動作,不讓孩子哭鬧,否則適得其反。飯后30分鐘內不適合按摩,避免出現胸悶、嘔吐等情況,空腹也不宜按摩,按摩時間最好選擇在飯后兩小時。
3 小兒保健推拿在臨床中的應用
3.1 能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對早產兒、新生兒、嬰兒撫觸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減少早產兒喂養(yǎng)不耐受的發(fā)生,促進新生兒和嬰兒的生長發(fā)育,撫觸是一種醫(yī)療護理技術,它可以促進幼兒生長發(fā)育。
3.2 能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如反復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3]。兒科反復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多發(fā)病和常見病,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內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復發(fā)作的一種臨床綜合征。有臨床實踐證明,,捏脊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改善復感兒體質,減少發(fā)病次數;而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道炎癥性疾病,容易反復發(fā)作,給兒童正常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醫(yī)療上很多學者研究出采用穴位推拿可以有效控制哮喘患兒的復發(fā),讓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3.3 對治療厭食癥具有明顯效果。厭食癥會給兒童營養(yǎng)狀態(tài)和生長發(fā)育帶來很不良的影響。推拿治療兒童厭食癥通過臨床研究,效果理想,近年來被很多家長使用到生活中來。此外,在臨床上還具有預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防治體弱兒等作用。
綜上所述,幼兒推拿由于其簡便、經濟、有效的特點被廣泛應用,家長無需花太多時間和精力,每天幫自己的孩子按摩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就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對預防和治療小兒疾病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佘建華.小兒推拿[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
[2] 來繼強.捏脊配合推拿對小兒氣虛體質干預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2,03
[3] 王麗英.推拿在防止小兒哮喘復發(fā)中的應用[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