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琴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之下,初中語文迎來了發(fā)展的新契機。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本文立足于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探究合作教學的開展、分層教學的組織、教學評價模式的完善,以及課外活動開展四個方面,闡述了新課改下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的若干策略,推動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改革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語文; 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12-032-002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等教育事業(yè)迎來了改革的新階段。語文作為初中的重要課程,強調教學“以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筆者看來,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教學方法單一,“灌溉式”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教學模式陳舊,“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未能有效踐行,學生缺乏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對此,在新課改的指導之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應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探究合作教學的開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夯實了基礎。新課程最顯著的一點,在于“以學生為本“理念的提出,強調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此,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應轉變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轉而以雙向教學模式開展探究合作教學。一方面,教師通過探究合作教學,積極引導學生在探究合作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合作探究教學強化了師生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這對有效語文教學非常重要。此外,在探究合作教學開展中,應注意兩點:一是合作學習平臺的有效搭建。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合理的組建學習小組;二是合作探究的內容要以教學大綱為中心,突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在《皇帝的新裝》的教學中,筆者就立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認知能力,并結合教學目標,設計了如下探究題:
(1)《皇帝的新裝》一文中,開篇便揭示皇帝愛穿的漂亮,作者有何意圖?
(2)對于“新裝“,騙子是如何介紹其特點的?
(3)皇帝欣然相信,這是為什么?官員為何違心的認為新裝非常美?
(4)文章最后很有意思,以小孩捅破真相,作者有何意圖?
(5)從童話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
筆者在探究題的設置上,一方面,切合學生好奇的個性特點,逐層推進探究題的題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逐漸領悟童話故事的含義,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學生以發(fā)散的思維思考問題。在“文章最后很有意思,以小孩捅破真相,作者有何意圖?”的問題探究上,由于學生認知與探究的不夠深入,以至于問題探究未能達到應有效果。對此,筆者就引導學生,作者的意圖是:“世人皆混,孩童獨清”,以此作為文章結尾,更具有現實諷刺意義。
二、結合實際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
分層教學是基于有效教學下的重要教學方法,強調以全體學生共同發(fā)展為目標,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進入中學之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差異性逐漸顯現。為進一步優(yōu)化語文教學,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首先,教師為實現教學的全面性,確保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的核心在于如何讓教學更加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分層教學是幫助學生找準定位,充分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對此,在分層教學的組織開展中,應切實掌握好幾大原則:(1)目標定位要準確。教師是教與學的組織者,在分層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進行準確的目標定位;(2)提問設計要分類。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教學互動性的重要途徑。教師的提問設計要有“梯度”,便于全體學生投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3)練習設計要科學。練習不能一味強調難度,照顧學習好的學生更好發(fā)展,而應該統籌兼顧,保證全體學生得到練習鞏固。
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每一位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不同。語文知識水平高的學生,在學習上具有較高的積極性,且寫作、閱讀等能力比較突出;有些學生學習刻苦認真,但語文學習成績中等;有些學生語文基礎差,在閱讀、寫作等方面能力匱乏;有些學生缺乏語文學習興趣,興趣更多的指向于其他學習。針對這些,筆者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基礎層:學生語文基礎薄弱,缺乏語文學習興趣;拼搏層:學生語文學習刻苦,愿意去學習;奮飛層:學生語文基礎良好,語文寫作、閱讀能力強。于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針對三個層次的學生特點,給予不同的教學要求,確保各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如在《社戲》的教學,基礎層學生需要對文章進行閱讀,并掌握課本的單詞,了解中心思想;拼搏層學生在此基礎之上,需要對語法有所了解,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而對于奮飛層學生,則在拼搏層的基礎之上,強化學生擴展性閱讀,提高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完善教學評價模式,客觀評價學習成效
新課改強調“以生為本”理念的踐行,突出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對此,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之下,完善初中語文教學評價模式,是踐行新課改理念的重要舉措。一方面,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在實際教學中容易被忽視。對此,在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要重視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另一方面,教學評價的科學性、激勵性,突出其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對此,首先,教學評價要體現全面性,不僅需要對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評價,而且對于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也要真實反映,體現語文教學的全面性。如筆者在教學評價中,所采用的評價方式是“分數+等第”的方式。即:分數:對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進行卷面測試;等第:對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采取考核評定的方式,強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反映;其次,教學評價要充分激勵的重要作用。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筆者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AB”卷的考試方式。一方面,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強調學生能力的客觀考評;另一方面,重視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教學的全面性,確保學生通過努力獲取應有的成績,進而消除學習過程中的自卑心理,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四、整合語文教學資源開展課外活動,拓展語文教學空間
拘囿于課堂的語文教學,難以體現新課改下教學的多元化發(fā)展。對此,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應整合教學資源,為語文教與學創(chuàng)造更加廣闊的空間。在筆者看來,一方面,語文教學應積極開拓以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活動,讓教學更加的豐富多彩,契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基于課外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這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實際教學而言,語文教學進行科學延伸,實現課內外的有機結合,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建立了立體化的學習氛圍,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基礎。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活動主題涉及其他學科知識。對此,強化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溝通,在一定層面拓展了語文教學的廣度及深度,契合新課改下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結合自然科學,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疤剿髟虑驃W秘”主題活動,就是結合地理等知識而開展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并開展“我是月球小專家”的知識擂臺賽,提高學生活動的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為提高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教學,教師可以依托此次實踐活動,開展“月亮文化”的寫作訓練,讓學生通過所搜集的月亮文化與知識,展開自我想象,寫一篇關于“月亮”的文章。這樣一來,實踐活動不僅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助推劑,而且依托實踐活動,激活了語文教學,讓語文教學氛圍積極活躍。所以,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之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教學空間,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之中,轉變過去被動的教學形態(tài),這就是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成效。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之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改革發(fā)展勢在必行。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仍存在諸多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課程理念的踐行。對此,在新課改之下,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應始終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踐行“生本”理念,并務實做到:(1)注重探究合作教學的開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結合實際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3)完善教學評價模式,客觀評價學習成效;(4)整合教學資源開展課外活動,拓展教學空間。
參考文獻:
[1]陳潔.論多元智能理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啟示[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8)
[2]王麗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05)
[3]呂曉蒞.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思路及對策探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3)
[4]沙安平.山區(qū)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以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02)
[5]胡百良,張靜.芻議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思路[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