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班主任要擔當的角色也越來越多,他們是老師,要授業(yè)、解惑;他們是保姆,要知冷知熱;他們是保健醫(yī)生,學生身體不適,你得忙碌……面對這一現(xiàn)實,班主任必須從繁重的工作中尋找一條自我減負的捷徑。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應注重培養(yǎng)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務必使學生樹立四種意向,才能更有效管理班級。
關鍵詞:班級管理 意向 強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班主任要擔當的角色也越來越多,他們是老師,要授業(yè)、解惑;他們是保姆,要知冷知熱;他們是保健醫(yī)生,學生身體不適,你得忙碌……面對這一現(xiàn)實,班主任必須從繁重的工作中尋找一條自我減負的捷徑。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應注重培養(yǎng)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務必使學生樹立四種意向,才能更有效地管理班級。
一、平等意向
既要讓小干部擺正自己和同學的關系,使他們意向到不管是自己還是其他同學,都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都是一同求學的朋友,大家都處于平等的地位,切不可以“小干部”自居。要讓他們懂得,想做好班級工作,不能只靠幾個小干部,要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團結同學,廣泛征求同學們的意見,采納同學們的合理建議,調動所有同學的積極性,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做好班級工作。班主任要重視正式群體、忽視非正式群體。群體是由于某些社會原因而產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傾向,并以特定的相互關系和方式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人群或共同體。學生生活在群體之中。在每一個班級中,除了每一個學生都參加的班級群體以外,實際上還存在著若干比較正式的群體和非正式群體。正式群體通常包括:班學生群體、班共青團和少先隊等,負責組織開展全班性的活動。此外,在一個班級中還有為配合開展班集體活動,完成某一方面任務而組織起來的學生小組。如學術類小組,文體娛樂類小組,服務、勤工、實踐類小組,這些學生小組也屬于正式群體。正式群體的目的任務明確,成員穩(wěn)定,有一定的組織紀律與工作計劃,經常開展活動。非正式群體是學生自發(fā)形成或組織起來的群體,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關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學生群體。非正式群體的特點是自發(fā)性、相容性、不穩(wěn)定性和易變性。非正式群體與正式群體共存,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然而,在班級管理中,存在著班主任重視正式群體,忽視非正式群體的不平等現(xiàn)象。正式群體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領導,非正式群體得不到班主任的重視,甚至產生歧視。
二、自律意向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要求小干部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處處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因為班干部不僅是指令的發(fā)布者,更是行動的帶頭者,應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去取得全班同學的信任,班主任要和班干部講清道理,培養(yǎng)其樹立自律意向,但班干部也是普通學生,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中都可能犯錯誤,此時,他們的自律意向就被動搖了,班主任要抓緊時機教育班干部犯了錯誤不要逃避,要像要求其他同學那樣來要求自己,要以誠懇的態(tài)度向老師及同學們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只有這樣才能給其他同學做出表率,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經常組織班級干部對照“班級公約”進行自查、自糾,重點在課堂紀律、課下秩序、文明禮貌等方面加大檢查力度。通過自主管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主體潛能全面發(fā)掘、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
三、職責意向
要讓小干部明確自己的職責。必須在必要的時間、必要的地點履行必要的職責,對任何一個小干部,我都不講情分,不厚此薄彼。當然,在苛刻的同時還要講求方法謀略,以樹立他們樂管、能管、敢管的信心和意識,增強他們“管不了自己不行,管不了別人更不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萬不可憑一時之仁,給予玩忽職守上的寬容和同情。既然是小干部,對班里的各項工作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班主任要對班干部有明確的分工,讓他們各負其責,要經常和班干部一起分析班級情況,指導他們制定班級計劃,選擇工作方法,同時班干部工作的著眼點是整個班集體,要教育班干部無論是老師交給的任務,還是班里的日常事務以及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班干部都應該當作自己的事情做好并及時和班主任溝通匯報,力爭做到全心全意,盡職盡責,絕不能做“甩手干部”。另外,建立良好的班集體是班干部的共同職責,因此班干部必須形成一個團結的整體,要讓他們明白,單槍匹馬不能干事業(yè),所有班干部都要同心協(xié)力,互幫互助,為共同管理好整個班集體而努力。
四、競爭意向
現(xiàn)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因此必須培養(yǎng)班干部樹立競爭意向,為了讓所有班干部都有鍛煉的機會,我采用了職務輪換制,讓班干部輪流擔任班內各種職務,在學生干部職務輪換時,鼓勵能者為先,競爭“上崗”,從管理方法和管理內容兩方面來考核班干部,使其能在管理班級事務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大膽工作,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其綜合素質,使班級核心力量更加堅強。
在班主任老師的悉心指點和耐心教導下,小干部們的工作能力和團隊的凝聚力越來越強,班主任的工作也越來越輕松,擔任的角色也越來越少,他們不再是保姆、保健醫(yī)生等多重角色的綜合體。不管是學校布置的重任還是班級中的突發(fā)事件或是班中要搞的活動,班主任再也不用勞神費力、親力親為,只要作一下“垂簾聽政”——“指手劃腳”一下,即可得到理想的結果;班主任也不用再擔心自己因故請假使班級事務無人代理而心神不寧,這不是有小干部們?yōu)槟沩斨鴨幔?/p>
我的工作實踐證明,班主任注重培養(yǎng)得力的班級小干部,不僅能使班級各項工作順利地開展,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能從繁重的工作壓力中解脫出來,達到班級管理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