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明霞
^摘要:本文介紹了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實施原則,分析了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的實施階段,最后強調了實施感悟教學模式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感悟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實踐操作,在實踐操作中通過感悟獲得知識和經驗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迎合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學理論研究中得到了較多的重視。本文擬就感悟教學模式實施的原則、實施階段、應注意的問題等三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參考。
一、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實施原則
1.探究性原則生物科學是一部充滿科學家探究的歷史,探究式教學意在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調查、搜集與處理信息、實驗、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特別是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2.合作性原則出于經驗背景的差異,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這種差異在學習共同體中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在學生的交流與合作中,他們可以獲得更正確、更豐富的認識,學會相互接納、贊賞、分享、互助等等。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教學的預期效果,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把學生按知識基礎、能力、性格、興趣、情感、特長、態(tài)度、習慣等的不同,使其最優(yōu)化組合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使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能夠發(fā)揮個性和特長,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從而使他們在研究實踐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在探索和交流中拓展知識,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3.激勵性原則生物教學往往是從問題的發(fā)現(xiàn)開始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給學生設置一些情境,讓學生在驚異和好奇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打開他們問題的閥門,同時激發(fā)他們深入研究的興趣,培育學生學習的自信和勇氣以及積極進取的精神,訓練他們自覺探索和選擇新途徑、新方法來處理問題的創(chuàng)造能力。
4.開放性原則傳統(tǒng)教材的過分強調學科的體系,偏重于書本知識的掌握,而對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所忽視。然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已拓廣到客觀世界的各個方面,所以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結合科學、技術、社會、人文的有關問題設計專題,組織學生到社會進行調查、收集信息,開放式的融入到自然和社會的課堂,將有限的教學時間和教材內容轉化為無限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將有限的“言”轉化為無窮的“意”,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遼闊的學習環(huán)境,也為學生質疑解疑提供機會和條件。
二、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的實施階段
根據(jù)以上原則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就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開放地、獨立自主地學習,在課堂學習生活過程中學會感悟,體味生活,學生和教師在課堂環(huán)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質量。因此。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是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分“感受——感悟——提升”三階段來進行。
1.感受感受是在課堂教學前,通過教師的設疑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通過自主預習,并完成“導學案”中的“課前準備”。其作用有二:第一是學生通過自主預習,達到對所學新知的整體感受,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必然產生問題,帶著問題上課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正符合了生本教育體系的教學論提出的“先做后學”的理論。“先做后學”是由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決定的。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們的認知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得?!跋茸龊髮W”反映了兒童合量的腦神經活動過程。兒童對缺乏感知和表象的知識是不可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他們不能理解對事物的抽象,既使他們可以形式地記住一些東西,也只是假性的、短暫的。兒童繼之于感性認識,會跟著要求進行理性認識,進行更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認識,所以教師應當讓學生盡量先做,讓他們的頭腦充實了再把知識變成理性的條文。第二是教師根據(jù)學生完成的“課前準備”,可以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在此基礎上再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及進度,做到“以學定教”。2.感悟感悟是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的主題和核心環(huán)節(jié)或階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運用閱讀、討論等自主———合作式或探究式等不同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學生通過深入知識的內部,領會知識的內涵及發(fā)現(xiàn)知識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規(guī)律,拓展知識的生命,來達到對知識的整體感悟。同時用集體學習的動機促進內化的方法,使知識與思維、情感、態(tài)度真正成為學生生命的有機成分。
3.提升提升是為了提高學生感悟程度,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對知識生命的拓展。通過訓練可以檢測學生的感悟程度,因為感悟是無形的,訓練是有形的。通過有效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感悟程度,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同時在課后、教材外鼓勵學生進行拓展性知識學習,可以讓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探究的精神得到張揚和發(fā)揮。這也是對學習的真正提升。
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個有機整體,是對課堂教學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生命實體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學生個體,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小組與小組以及知識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動和不同層次的提升。
三、初中生物感悟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在模式操作前,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培訓,以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初中生物預習有大預習和小預習,大預習是在假期對初中生物整本書進行瀏覽,或是在單元前對整個單元進行瀏覽。這利于學生對初中生物的知識進行整體構建。小預習是在課前對課文進行精讀,并勾畫出重點概念、詞句等,并提出問題。這一點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
2.教師在“感受”階段,設疑中所提出的問題或學習任務應符合初中生物知識特點、學生當前的心理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問題的設置進可能生活化、趣味化和簡單化。
3.在“感悟”階段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式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學習”就是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學生自我激發(fā)學習動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先自行選擇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然后小組成員各負其責地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進行小組自評和反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監(jiān)控,即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參考文獻:
[1]陳江文.牢記“五要一關愛”輕松解決初中生物探究題.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版,2009(1).
[2]楊世德.概念關系圖對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影響.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2).
[3]徐樹好.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新課程:教研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