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元
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低年級語文教學普遍存在“重字詞輕寫話”這一現(xiàn)象,教師急于夯實生字詞基礎,而忽視了說寫訓練。甚至有些低年級語文教師認為“習作是中高年級的事?!绷硗?,寫話教材內(nèi)容簡單老套。翻開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材,你會發(fā)現(xiàn)教材本身對寫話訓練所提不多。一本教材八個單元,只有第四,六,八三個單元要求寫話。如果僅僅是利用教材進行寫話訓練,是不可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寫話興趣,提高寫話水平的。而寫話是習作的起始,教師應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進行高效寫話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抓好寫話教學:
一、激發(fā)寫話興趣
教會學生寫“便條”,讓學生明白寫話可當作生活中的一種交流工具。比如和好朋友鬧矛盾時,可以寫便條道歉;考試沒考好,可以寫便條鼓勵自己;也可以寫便條給老師提意見…就這樣,學生們發(fā)現(xiàn)了文字語言的魅力,寫便條成了自我宣泄情感的一種途徑。老師經(jīng)常擇優(yōu)在全班學生面前朗讀,并當眾交流,讓學生興趣大增,便條上的字越寫越多,寫話就變?yōu)閷W生的需要。
二、利用文本,訓練寫話
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而學生習作也是以感性材料為基礎進行思維和想象。所以,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推進中,滲透說寫訓練。
1.抓住課文重難點,訓練說寫。低年級課文最突出的特點是語言淺顯易懂,文字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通常教學的重難點放在生字新詞的讀寫運用和課文的朗讀背誦上。但是為了訓練學生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在教學設計中,還需注重說寫訓練。例如:一年級教材《雨點》,教學的最后可引導學生思考想象: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干什么?讓學生模仿課文語言表達新意。語言是思維的載體,當學生能恰當?shù)剡\用語言表情達意時,思維就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的訓練。
2. 抓住課文留白,訓練說寫。低年級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章存在用筆粗略,描寫簡單的文字留白,這正是留給學生思考想象的好地方。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開拓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訓練說寫。比如:課文《沉香救母》的結尾:“沉香一頭撲進媽媽的懷抱?!惫适碌酱岁┤欢?,團聚后的母子會說些什么?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又是什么樣的?故事沒有繼續(xù)敘述。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寫訓練。這樣,緊扣教材練習寫話,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又緊跟教學進度,便于操作和評價總結。
3.以課文為例,練習仿寫。低年級寫話多以編寫短小的童話故事為主,而升入三年級后,習作的內(nèi)容就變得豐富,寫人敘事繪景狀物,會使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感到應接不暇。所以在寫話教學中進行相關題材的練習顯得很重要。比如:學習了《春到梅花山》一課,可引導學生觀察校園里盛開的桃花,用《春天到桃花開》為題,仿寫一小段話。學習了《月亮灣》,可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夏日的校園,進行說寫練習。再如:學習了《秋游》一課,等到春天時,可以帶學生找春天,寫一篇《找春天》的小短文。在仿寫中可以提倡使用原文中的詞語,也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
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常常會“手口不一”,說得生動有趣,用詞準確,但寫得語句不通,干澀難懂。所以閱讀課上的說寫訓練,一定要注意落實到“筆頭”。實驗證明,緊跟文本教學,進行寫話訓練,是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三、引導觀察,記錄日記
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是任何東西也取代不了的思維源泉。”在實際教學中,他經(jīng)常帶學生們?nèi)ビ^察大自然,并要求學生們在觀察自然現(xiàn)象時即景構思,然后完成“寫生性作文”。在今天的低年級寫話教學中也不妨借鑒這一做法。
1.在課堂中指導觀察。提高觀察力,首先要教給觀察方法,引導學生按順序抓重點地觀察。比如,指導描寫一種水果,教師以小橘子為例,從橘子的外皮顏色特點,葉片特點,到橘子的形狀大小,剝皮時辣眼的感覺,橘子內(nèi)部的特點,以及它的味道等。從外到內(nèi),層層展開,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思考。這是解決學生不知如何去寫的好方法?!坝^察,想象,思考”這三元素,在學生習作中,缺一不可。學生要想寫出情真意切,靈動優(yōu)美的文字,就必須學會如何觀察,想象,思考。而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會學生細致地觀察,啟發(fā)學生合理的想象,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遣詞造句,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再如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練習8,出示了一幅足球比賽中進球的畫面,要求:仔細看圖,想想同學們在干什么,然后再寫幾句話。這一題難度較大,因此設計分層教學。第一步理解圖意,弄明白圖上有哪些人,在干什么。第二步設置情境:教師把在瞬間發(fā)生的事,分成了幾小塊進行分步教學:紅隊10號球員,飛向球門的球,守門員,落入球門的球,場外觀眾。而每一部分教學,都讓學生模擬演示,品味連續(xù)的動作,找尋準確的動詞并連貫成句。就像電影鏡頭逐一聚焦在所要描述的對象身上,而每一個描述對象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的變化,都拉長時間地呈現(xiàn)在觀眾們的面前。教師逐步引導學生細看觀察,準確地運用動詞描寫瞬間發(fā)生的場面。
2.引導留心觀察自然。教會學生觀察,特別要教會他們在平常的現(xiàn)象中看出不平常的東西。比如:春天剛到,樓下的桃花開了,第一朵花是什么時候開的?夏日,棕櫚樹長勢旺盛,油綠的棕櫚樹葉子有什么特點?校園外墻長著一叢叢“張牙舞爪”的劍麻,幾場秋雨一下,它們竟開出一簇簇像鈴鐺一樣乳白色的花…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留心觀察,再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3.引導觀察寵物,寫觀察日記。學生們天性喜歡動植物,利用這一特性,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寵物,培養(yǎng)學生主動觀察的習慣。這樣的觀察,很討學生喜歡,在他們的寫話中也能迸射出思維的火花:“我的豆子發(fā)芽了,在兩片子葉中冒出了小小的尖尖的嫩葉子?!薄拔壹业男↓埼r非常厲害,遇到危險,它會拱起身子向后彈射,有時還會嚇我一跳?!薄@樣的語言來自學生觀察,是在觀察中思考而來,雖然簡單,卻充滿創(chuàng)作的靈感。
總之,低年級加強寫話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寫話的興趣和能力,培養(yǎng)觀察力和觀察的習慣,還促進學生對自身,對世界的認識,為中年級邁好習作第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