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的規(guī)律?!币虼?,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依靠語文教材,用好文本,抓住文本中的寫作規(guī)律,為學生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引導他們在實踐中內(nèi)化語言、運用語言,從而升華他們的思想情感。那在教學中如何找準落腳點,引領學生進行豐富而靈動的言語實踐呢?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解讀文本結(jié)構(gòu),促學生謀篇能力的提升
崔巒先生說:“怎樣寫,大多能夠從閱讀中領悟到。憑借課文的例子,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币虼?,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巧妙地將文本的整體架構(gòu)有機滲透給學生。蘇教版語文教材都是按主題組織單元的。第十一冊的第六單元就精選了幾位愛國名人的故事;在語言表達上雖各有千秋,但是殊途同歸,都凸顯了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督o家鄉(xiāng)孩子的信》以書信的方式,用聊家常式的語言,在樸實中顯真情,抒真感;《錢學森》則引用了錢學森的語言來寫一位具有拳拳愛國心、濃濃報國志的男兒本色;《詹天佑》則抓住幾個典型事例,通過描述詹天佑“臨危受命”“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這三個故事來展示人物的品質(zhì)。教學完整個單元后,我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寫人。我引導學生橫向比較這幾篇文章,從選擇材料到謀篇布局,從場景渲染到細節(jié)呈現(xiàn)以及詳略的處理等。借助文本材料的討論是可觸的、可感的,學生自然習得寫人類作文的技巧。單元結(jié)束后,我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即搜集名人故事,完成一篇作文。學生們興致很高,大多數(shù)完成得較為出色。小學語文教材中還有其他類型的文章,如寫景類、說明類等。作為教師,我們要精心揣摩,找出其謀篇布局的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我們只有習慣性地引導學生感悟優(yōu)秀的文章、精彩的語段,向他們滲透文章的寫作方法,才能提升學生謀篇布局的技能。
二、解讀寫作特色,促學生表達技巧的提升
每一位作家都有屬于自己的文風,有自己獨特的寫作技巧。我們在解讀文本時,要注意挖掘文章表達上與眾不同之處。蘇教版教材的文章,它們都有不同的表達技巧和方法?!稅廴畿岳颉芬晃?,語言雖平平淡淡,卻處處顯現(xiàn)真情,刻畫了一個又一個能烙入讀者心底的細節(jié)。這種用細節(jié)描寫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文本無疑是學生學習很好的例子。筆者在教學中并沒有長時間糾結(jié)于文本的內(nèi)容,而是讓學生回憶自己父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然后學習運用這種看似不起眼,卻能打動人的細節(jié)描寫來寫寫自己父母之間的關愛。一位學生在習作中這樣寫道:“我的爸爸平日不茍言笑,從未聽他對媽媽說過體貼的話。但爸爸分明是愛媽媽的。那天很晚了,媽媽加班還沒有回來,一向早睡的爸爸拿著遙控器坐在沙發(fā)前,不斷地調(diào)臺。樓道里只要傳來一丁點的聲響,爸爸就像彈簧一樣地跳起來,迅速走到門口??墒前职謪s一次次失望地回到了沙發(fā)上。夜色更深了,爸爸告訴我,他要下樓去散散步,讓我先睡??晌抑腊职帜鞘侨サ葖寢屇兀 庇秩纭丁胺烟枴薄芬晃?,提示語十分生動傳神。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了解提示語對表情達意的作用。此外,還有很多:《錢學森》一文倒敘的手法,《夾竹桃》中詳詳細細的幻想,《安塞腰鼓》中那聲渺遠的雞啼反襯靜謐的表達效果……真可謂林林總總。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上并不需要教師多大的引領。我們完全可以多花些時間揣摩散落在課文中的特殊的表達技巧,引導學生去關注、學習、遷移運用。教師只有在閱讀教學中,從寫作技巧的角度與學生共同分析、感受,才能真正發(fā)揮教材的寫作示范作用,才能讓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會潛移默化地給學生的寫作插上“隱形的翅膀”。
三、解讀作者情感,促學生情感厚度的提升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載體和憑借。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欣賞品味。受作者或文中人物喜怒哀樂的影響,學生的情感也會不由自主豐厚起來。有了這種情感的積淀,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會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體驗,作文時就能擁有一份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因此,教師要充分解讀文本,解讀作者,發(fā)揮教材引導情感體驗的作用,幫助學生積淀情感。
蘇教版第十冊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由于作者蕭紅在行文中處處流淌著童真,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教師在教學此文時,應該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扒閯佣o發(fā)”。在教師的煽情下,學生閱讀此文后,童趣被誘發(fā),在后續(xù)練筆“難忘的童年生活”時,往往就能“我”筆寫“我”心了。這種在閱讀教學中所產(chǎn)生的情感與靈魂的震蕩可能是終身的。這樣,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就得到升華、積淀。這種積淀將會使學生的作文情感漸漸地豐富起來??梢赃@樣說,閱讀就是借助他人來豐富自己。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閱讀得其方,寫作能力亦即隨之而增長?!比~圣陶先生還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應重視在閱讀教學中為作文教學搭設橋梁,埋下伏筆,讓讀與寫相輔相成、比翼雙飛。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