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第三冊中的一篇文章。課文圖文并茂地描繪了丹頂鶴美麗的外形和高雅的姿態(tài),使人讀了頓生喜愛之情。通過反復地研讀課文,觀察文中的插圖,上網(wǎng)搜集相關(guān)材料,學生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丹頂鶴的美麗和高雅。我想,我的教學應該和學生一起進入這種情境。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合作意識;采用表演等學生喜歡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釋放出巨大的潛能,從而讓語文教學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低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不強,自我調(diào)控能力較差,因此,教學活動更多地要著眼于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等個性傾向,讓學生產(chǎn)生想學、愛學的心理需求。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上進心、自覺性、自信心,讓學生大膽地學,充滿自信地學,放飛個性。
目標預設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
(3)體會丹頂鶴的顏色美、姿態(tài)美,背誦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體會丹頂鶴的美。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體會丹頂鶴的顏色美、姿態(tài)美,感受丹頂鶴的美。
教學重難點
生字的正確書寫;通過圖片結(jié)合誦讀,體會“引吭高歌”的含義,感受丹頂鶴的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扣題設疑
1.冬天快到了,小朋友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做好了過冬的準備,小動物們也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過冬方式。有一種鳥,它們冬天的時候會飛到我們江蘇來過冬,猜猜它們是誰。(板書課題)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美麗的丹頂鶴》。(板書“美麗”)我們?yōu)槭裁窗阉Q為丹頂鶴?它美在哪兒?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的核心是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在執(zhí)教時,我立足文本,緊扣題眼,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什么叫丹頂鶴,丹頂鶴美在哪兒”,引導學生學習?!?/p>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讀書情況。
第一段:重點指導兒化韻“歌兒”的讀法,引出本課中的其他幾個兒化韻“邊兒、這兒”,提醒學生要讀準。
第二段:重點指導帶“邊兒”的句子。
第三段:重點指導長句子的朗讀——“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那么高雅。”
第四段:輕聲以及帶“這兒”的句子的指導。
過渡:演示中國的版圖,讓學生體會從黑龍江到江蘇的路途的遙遠,加上教師的描述(從黑龍江到江蘇有將近2000公里的路程,一個大人如果每天馬不停蹄地趕路8個小時,要走將近2個月,相當于小朋友整個暑假的時間。),讓學生找出文中表示“遠”的詞,自然過渡到第一自然段。
3.學習生字“遙”,抓住偏旁,體會“遙遠”的意思。
【設計意圖:生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趣味識字是幫助學生正確掌握生字的一個重要途徑?!?/p>
三、品讀課文,解疑釋惑
1.由第一段過渡,丹頂鶴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美麗、漂亮)自由讀課文的第二和第三自然段,說說丹頂鶴哪里最吸引你。(交流)
【設計意圖: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庇谑俏沂紫仍趯W生熟讀課文的前提下,要求學生自由讀第二和第三自然段,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丹頂鶴的美,在課文中找出有關(guān)句子?!?/p>
2.教師小結(jié):有的小朋友喜歡丹頂鶴羽毛的顏色,有的小朋友喜歡丹頂鶴的優(yōu)雅,讓我們一起欣賞丹頂鶴的顏色之美。(板書“顏色美”)
(1)指名讀。教師評:老師面前似乎出現(xiàn)了一只美麗的丹頂鶴。
(2)指名讀。其他學生用筆畫出表示顏色的詞,抓住這些顏色所在的部位:“一身、脖子和翅膀邊兒、頭頂”。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只有脖子和翅膀邊兒是黑的,所以課文用了一個“卻”字。學習生字“卻”和偏旁“卩”并描紅。
(3)丹頂鶴最顯眼的地方在哪里?(頭頂)體會“鮮紅鮮紅”,拓展表示顏色的詞:“潔白潔白、雪白雪白、漆黑漆黑、烏黑烏黑”。
(4)根據(jù)關(guān)鍵詞介紹丹頂鶴,介紹第二段,練習背誦。
【設計意圖:誦讀是對課文音韻美、形象美、意蘊美等多層面進行整體性欣賞、品味的過程?!睹利惖牡ろ旡Q》緊扣“美麗”,寫出了丹頂鶴的顏色美。在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學生與課文充分對話。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丹頂鶴形象的美麗,品味、積累了語言,讀出了感受,讀出了美?!?/p>
(5)揭示課題中的小秘密。
3.體會丹頂鶴的姿態(tài)美。
(1)指名讀,抓住三個“長”,體會丹頂鶴的體形美。
生讀師評:身材真好,亭亭玉立。
生讀師評:身材修長,真讓人羨慕。
生讀師評:立在那就是一幅美麗的畫。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在品味語言的精妙時,我運用體態(tài)語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讀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做起了動作,很好地體會了丹頂鶴的形態(tài)美?!?/p>
(2)抓住“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體會丹頂鶴的姿態(tài)美;學習生字“引”。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充分用好文本的教學資源——插圖。對“引吭高歌”“展翅飛翔”,學生借助圖,充分了解了詞語的含義,靜下心來細讀文本,細細品味,體味到了語言的準確、鮮明、生動及運用之妙,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
(3)丹頂鶴的舉手投足間都顯示出優(yōu)雅的氣質(zhì)。拓展句式訓練:“丹頂鶴不論 ,還是 ,都顯得 ?!?/p>
(4)以句子填空的形式,指導學生背誦第三段:“丹頂鶴很逗人喜愛。它的 , , 。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 ,還是在天上 ,都顯得那么 ?!?/p>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為教學服務,出示與文本語言相吻合的圖片以及重點詞語、句子,引起學生的關(guān)注,讓學生在趣味中細讀文本,誦記文本?!?/p>
(5)了解丹頂鶴的另外一個名字——仙鶴;學習生字“傳”。
四、課文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美麗的丹頂鶴,欣賞了它的顏色美、姿態(tài)美,還學會了四個生字。最了不起的是,大家在課堂上就能背誦課文,介紹丹頂鶴,真棒!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的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和剩下的生字。
教學反思
執(zhí)教《美麗的丹頂鶴》這篇課文時,我反復地品讀了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要求,最后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在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上,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獲取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在此過程中,我也進行了很多思考,最后把重點放在生字的教學以及課文的背誦上,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通過朗讀訓練,整體把握知識內(nèi)容和情感態(tài)度。根據(jù)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的認知特點,我運用多媒體、語言描述、動作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使學生能順利地背誦課文,完成教學目標。在整個設計中,我努力使學生學得扎實,學得愉快。這一課的教學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商討打磨,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力爭有新的突破。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