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才錄
舌尖上的母愛
佟才錄
世間的母愛有很多種,舌尖上的母愛最讓兒女記憶深刻。那舌尖上的滴滴濃香,氤氳了漫長的歲月,令人回味綿長。
記得小時候,我每次發(fā)燒,母親總會給我煮上一碗面片湯吃。那時家里窮,吃上面片湯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爺爺奶奶才有資格每月吃上一次。而家里其他人只能在生病時才有這待遇。母親和了一個面團,在面板上把面團搟成一個薄片,再用刀劃成一個個寬條。母親用蔥花和白菜絲熗鍋做湯,湯沸后把寬條面片揪成一段一段的,下到湯鍋里煮熟,放上適量的鹽,撒上一些香菜末,一碗香噴噴的面片湯就出鍋了。母親把面片湯端給我,讓我趁熱吃下,一碗面片湯下肚,吃得我滿頭冒汗,再捂上被子睡上一覺。一覺醒來,渾身大汗淋漓,發(fā)燒竟不治而愈。
上高中時,我在縣城住校,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學校的伙食不好,上頓炒土豆白菜片,下頓蘿卜土豆湯。每次回家,母親就給我做好吃的。母親的廚藝很好,總能用最便宜的食材做出最好的美味。那時,母親給我做的最多的菜就是豆腐肉盒。母親上街買回半斤五花肉,又買回幾塊水豆腐。母親先把五花肉剁成肉泥備用,然后把每塊水豆腐切成四小塊,再把每一小塊中間部分掏空,變成一個沒有蓋子的豆腐盒,再用肉泥去填滿豆腐盒,最后把豆腐肉盒放鍋里紅燒。
我懷孕那年,回娘家小住,特別想吃煮黏玉米。母親為難地說,節(jié)氣還未到,玉米粒剛灌漿,嫩得很,不能吃。我卻非要吃不可。母親只好去田里掰回一些黏玉米架鍋給我烀。母親把烀熟的黏玉米拿給我吃,一啃一股水,沒有一點滋味。我氣呼呼地把黏玉米扔得老遠。母親小心翼翼地說,要不讓你爸進城給你買吧?我臉拉得老長說,不吃了。孰知,翌日我午睡醒來,一股清香的煮玉米味撲鼻而來。母親捧著一個淺黃色的蒸糕給我:閨女,剛出鍋的,快吃!原來,母親把嫩黏玉米粒打成漿汁,然后鋪在黏玉米的葉子上,放在蒸屜里蒸熟,把黏玉米漿汁多余的水分蒸發(fā)出去,加之黏玉米葉子清新的味道,一塊軟軟的黏玉米蒸糕就成型了。我咬了一小口,一絲清香甜潤在舌尖上滾過并迅速彌漫開來,糯糯的、柔柔的,太好吃了。我一把摟住母親的脖子,說:“媽,你真聰明!”
舌尖上濃濃的母愛,已隨著時間漸行漸遠,但每當想起,總有一縷溫馨和美好涌上心頭,讓我咀嚼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