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去洗手間洗手,看見四面都是玻璃鏡,光光亮亮,感到比在餐室還要明亮光潔。于是問經(jīng)理這個裝修設計者是否30歲以下,一個年輕人。經(jīng)理驚訝了,說:這個設計者手法不錯,別人都以為是一個很老的,很有閱歷的人,紛紛打聽。只有你一猜,猜對了,這是個年青的設計者,裝飾師,畢業(yè)沒多久。于是眾人起哄,問筆者怎么判斷出這個年齡的?
筆者說,人進洗手間,并不喜歡四面都是鏡子的,因為人的年齡漸漸大了,深知進洗手間會有各種各樣困撓,尤其冬天,衣服厚重,進洗手間辦事就顯得匆匆忙忙,緊湊得很,并沒有多少閑心照鏡子的。而且鏡子照的,多是一些不自然的動作,那大可不必。只有年輕人,缺乏這種閱歷,他以為所有人都像年青的女同學、男同學一樣,經(jīng)常照鏡子,打量自己,這是18-26左右年齡的人經(jīng)常性的動作,尤其是在較為隱密的空間時。眾人一聽,說:哦,有點道理。
裝修設計的擺設,可知一個人的經(jīng)歷,可知一個人的學識,可知一個人的性格,一點都不奇怪。說簡單點,就看一個人理什么發(fā),穿什么衣,搭配如何,便可知一個人的修養(yǎng),一個人的年齡,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一樣。看多了,經(jīng)歷多了,思考多了,便形成經(jīng)驗了,雖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往往見效得很。就等于一個大學研究所的專家,不會去研究鳥叔的騎馬舞。同樣,跳騎馬舞的鳥叔,也不會去研究很深奧的學問一樣。因為一種是形象思維決定的,一種是抽象思維決定的,根本不一樣。都是聰慧的人,但思維方法不同,此類事大有人在。所以,不要張冠李戴,不要強加于人,要善解人意,適應不同層次人的需要,這才是我們必須牢記的。
(元茵薦自《信息時報》)
責編: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