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_董振群
作者系河南電力系統(tǒng)第一個農民記者,現供職于方城縣電業(yè)局。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所以千百年來被人傳頌,除了那一張張驚世的美貌之外,就是她們無一例外地擔負了一項歷史使命。西施被勾踐選中獻于吳王夫差,導致其慌于朝政最終敗亡,幫助勾踐實現了人生抱負;昭君出塞遠嫁單于,實現了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大融合;貂蟬大義協(xié)助王司徒巧施連環(huán)計,終結了董卓的暴政,開辟了三分天下的歷史格局。至于楊貴妃嘛,她的使命就是專為帶壞“娛樂圈”而來的。
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其實一直不乏“娛樂圈”的影子。從商紂王和蘇妲己沉溺聲色歌舞,到春秋時期指派官吏收集民間詩歌形成《詩經》,再到漢代陶俑所記述的大量雜耍藝人,時刻活躍著娛樂元素。只是那時的娛樂僅限于特定的場合和人群,普通百姓根本消受不起;把“娛樂圈”搞大搞活、形成規(guī)模,并走進公眾視野成為萬民關注和追捧焦點的,正是具有“羞花之貌”的楊玉環(huán)。
史載,開元十七年(729年),由于父母雙亡,年僅10歲的楊玉環(huán)被寄養(yǎng)在洛陽的三叔家。她15歲時,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玉環(huán)應邀參加,咸宜公主的胞弟李瑁對其一見傾心,經李瑁的母親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撮合,她嫁給李瑁成為了“壽王妃”,過上了夫唱婦隨的美滿生活。楊玉環(huán)18歲時,武惠妃暴病死亡,玄宗郁郁寡歡,后宮數千佳麗竟不能取代。為討得龍顏歡喜,有人進言說楊玉環(huán)“資質天挺,宜充掖廷”,可納入后宮。自此,中國的“娛樂圈”就熱鬧起來了。
楊玉環(huán)無論多么的“天生麗質難自棄”,終究是唐玄宗的兒媳,倘若想扶正免不了要“曲線救國”一番的。據《新唐書》記載,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女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直到天寶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封為新的壽王妃,楊玉環(huán)才得以封為貴妃,同時廢掉皇后再未立后,所以,楊玉環(huán)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后。自此,“三千寵愛在一身”“六宮粉黛無顏色”。
倘若是現在,就憑借這段曲折起伏的成名之路,寫上一本自傳體小說,肯定暢銷無比。然而,這僅僅是楊貴妃上演好戲的開始。
有人說,唐玄宗之所以喜歡楊貴妃,除了她美就是她“鬧”。她不準許唐玄宗喜歡別的女人,見了就醋意大發(fā),惹惱了唐玄宗就把她遣送回娘家,誰知貴妃剛一離開玄宗竟然思念得連飯都吃不進去了,只得立馬讓高力士把美人請回來。她喜愛牡丹,洛陽就成了牡丹之都;她喜愛吃荔枝,就把“一騎紅塵妃子笑”變成了絕唱;她偏愛洗澡,只消得“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她更愛飲酒,舉杯對月情似天,千年之后仍然讓人有“夢回大唐”的暢想;她能歌善舞,開啟了“梨園行當”,成為戲曲的始祖。她不僅鬧騰得唐玄宗魂不守舍,把整個家族帶進了“平明上馬入金門”的榮耀里,直叫唐人驚呼“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最終導致大唐江山動蕩,美人自身難保。
這個愛“鬧”的女人還引得唐代的三大著名詩人悉數登場,李白專程被唐玄宗請來為美人做《清平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杜甫為其做《哀江頭》“明眸潔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后來的白居易做《長恨歌》,把她和玄宗的愛情稱為“此情綿綿無絕期”。對她的傳奇人生可謂毀譽參半、褒貶不一。
楊貴妃打造的“娛樂圈”集亂倫、醉酒、奢靡、緋聞等于一身,負面影響波及至今。聯(lián)想到時下的娛樂圈,之所以頻繁地出現公眾人物醉駕鬧事、聚眾吸毒、賣身嫖娼、毀婚棄愛等事端,皆于楊貴妃帶壞“娛樂圈”有緣。
其實,筆者絲毫無意詆毀楊玉環(huán)這個千百年來飽受爭議和廣泛被演繹的歷史名人。只是面對當下一些演藝界人士,不顧社會影響,不斷作出一些有悖于公眾寵愛和期望的行為,頗感不解,并深惡痛絕。
“娛樂圈”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大眾需求的同時,更具有不可估量的教化和引導作用。正如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者座談會時指出的:“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庇纱丝梢?,凈化“娛樂圈”環(huán)境已經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