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明
大明天啟初年,有個御史崔呈秀,按熹宗皇帝指示,巡按淮揚,相當于中央巡視組組長。江南富得流油,崔組長明碼標價,白天巡查忙,晚上收錢忙。大強盜只要送銀3000兩,脫罪你快逃。地方惡霸,送銀1000兩,無罪你走人。這讓那班貪官損吏高興死了,大包小包趕緊送,崔組長收禮收到手軟,覺得娃們太懂事了,不提拔都不好意思,遂向皇上打報告,強力推薦這批能臣干吏。
崔組長的結果說慘也不慘。先是被都御史高攀龍舉報,革職候處。隨后老崔跑到魏忠賢那兒,堅決要認魏閹做第二老子。魏閹收了干兒,老崔變成小崔,魏閹替他鳴冤,小崔官復原職,又抖起來了。
明朝的御史巡視制度,大概從永樂元年開始,永樂帝派遣御史“分巡天下”。御史的工作單位叫都察院,在單位上班叫內差,外出巡視公干叫外差。外差又分兩種,一種是常規(guī)巡視,專門查核地方官員,全稱“巡按某處監(jiān)察御史”,簡稱巡按御史,崔呈秀即是??紤]辦案效率和工作強度,巡按御史在明朝有名額,北直隸2人,南直隸3人,宣大1人,遼東1人,甘肅1人,十三省各1人,分片包干。
另一種是專項巡視,比如巡查鹽務,巡查邊關等,《金瓶梅》中蔡御史,就是朝廷派出的負責查核、糾察鹽務工作的巡視組組長。
若按《出巡事宜》規(guī)定,作為中紀委巡視組主要領導的御史,不能接受被考察干部的吃請,不得泄露機密,不能擅自離界、離職,不準在巡視地購物,不準大吃海喝,不能攜帶家屬,不得私自接見相關官員?;锸硺藴室膊桓撸刻斐?升米,每餐1個菜1盤魚而已。出行只能騎驢,或者騎馬(宣宗朝開始),戲曲里八抬大轎威風八面之類,純屬夸張?!督鹌棵贰防锏乃斡菲鸫a違反了4條:接受西門慶的吃請、高檔禮品,吃喝奢靡,私自會見被考察官員西門慶。宋御史這種“受臟”,比普通官員受賄,處罰將罪“加二等”(《大明律》)。
客觀地說,明朝監(jiān)察巡視法規(guī)較完備,巡視工作趨向制度化、法制化,值得借鑒。比如,巡按御史一年一換,巡視組地位獨立,選拔巡視官員注重學歷、履歷、操守。但制度雖嚴,總有人找死,偏要鉆入羅網(wǎng)。古今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