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夏季如何飲水?很多人會說,渴了就喝唄!事實上可沒有那么簡單。中醫(yī)專家告訴大家,因人、因時、適量,才是科學飲水的關鍵。
飲水時要小口慢喝
遼寧省名中醫(yī)張艷指出,夏季喝水最忌諱的就是:要么不喝,要么就喝下一大杯。一次性入胃太多液體,一是不能將水分充分吸收,起不到補水的作用;二是胃脹起來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尤其是對一些有心臟病的老年人是有危害的。所以要小口慢喝,讓水液充分和胃腸接觸而被吸收。
另外,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水。特別是炎熱的夏季,手邊要常備一瓶水,隨時補水。在進餐過程中,還可以適量喝些西紅柿湯和綠豆湯,既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欲,又可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以防中暑。切忌不要在馬上吃飯或剛吃完飯就開始大量飲水,這樣很容易沖淡胃酸,不利于消化。
痰濕體質不宜大量補水
“當然,補水也要看你的體質適不適合。中醫(yī)認為,水濕、痰濕體質特征的人不宜大量補水。如虛胖,舌苔白膩,舌邊緣有齒痕,腸胃消化功能較差,大便不能成形,而且常常感覺排不凈,精神上表現(xiàn)為容易疲倦、懶動、嗜睡等,這些都是水濕、痰濕體質的表現(xiàn),這類人最好少量定量飲用溫水,尤其不能食用冷飲或寒涼水果?!睆堉魅翁貏e提示,水濕、痰濕體質的人在夏季很容易腹瀉,一出現(xiàn)腹瀉癥狀就會大量地喝溫水,這可是禁忌。出現(xiàn)這種情況,應該先喝杯放了鹽的溫水,進行補充電解質,避免發(fā)生脫水引起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不可盲目補白水。
夏季健身該如何補水
夏季健身總會出很多汗,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出現(xiàn)頭暈、惡心、血壓下降、心率升高等癥狀。張主任建議,運動前15分鐘左右,先喝100—300毫升的水,可以是礦泉水、純凈水、涼開水或電解質飲料(含鈉、糖等成分)。運動中,每15—20分鐘喝100—150毫升的水。一般情況下,在短時間、輕度運動中補白水即可。長于1個小時,就應補充含鈉和糖等元素的飲料,也可在水里加點糖和鹽,感覺有淡淡的咸味即可,條件允許還可以放點蜂蜜。運動后,不要暴飲,飲水過快會稀釋血液,降低其運送氧的能力,易出現(xiàn)頭暈、心悸等??刹捎蒙倭慷啻蔚霓k法,在運動結束1小時內及時補充300—750毫升的水。
掌握三個補水的黃金時間段
張主任指出,科學飲水還要掌握好三個補水的黃金時間段——
1.餐前1小時補水。因為餐前1小時喝水,可以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滿足身體對水的需要。
2.晚間睡覺前和起夜時也要適量地進行補水。一般水在胃內只停留2—3分鐘,就會迅速進入小腸并被吸收進入血液。
3.早晨醒后喝上1—2杯白開水,除了補水,還有清腸、排毒的作用。
最后,教大家一個方法來判斷自身是否缺水。除了口渴外,也可以看看尿液的顏色。一般尿液顏色是淡黃色,如果尿色太深就必須補水,若尿色很淺就可能是喝水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