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順
(安徽省蕪湖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內(nèi)科,安徽 蕪湖 241000)
N末端B型鈉尿肽原與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心功能分級在心力衰竭診斷中的相關(guān)性對比分析
吳國順
(安徽省蕪湖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內(nèi)科,安徽 蕪湖 241000)
目的分析與探討N末端B型鈉尿肽原與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心功能分級對心力衰竭診斷中的相關(guān)性。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間收治的心臟病患者共120例,其中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心功能分級為Ⅰ級共30例,Ⅱ級共35例,Ⅲ級共42例,Ⅳ級共13例。對所有患者進行NT-proBNP檢測,以心功能Ⅱ、Ⅲ、Ⅳ級作為心力衰竭的標準,Ⅰ級作為非心力衰竭的標準,對比不同心功能分級的患者的NT-proBNP值。結(jié)果心功能為Ⅰ級的患者其NT-proBNP水平明顯低于Ⅱ級、Ⅲ級、Ⅳ級患者,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Ⅳ級患者的NT-proBNP水平最高,且心功能分級越嚴重,NT-proBNP水平越高。結(jié)論心臟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級與N末端B型鈉尿肽原水平具有相關(guān)性,有助于醫(yī)師診斷心力衰竭時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預(yù)后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應(yīng)用。
心功能分級;N末端B型鈉尿肽原;心力衰竭;相關(guān)性
心力衰竭為各類心臟病的最嚴重階段,是由于心室充盈、射血功能受損而導致的一類臨床綜合征。導致心力衰竭的誘因可能為感染、心律失常、過度勞累以及治療不當?shù)?,臨床上對于心力衰竭的治療可分為病因治療、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需結(jié)合患者的臨床癥狀與心功能分級程度進行綜合考慮[1]。近年來有研究顯示,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的N末端B型鈉尿肽原的水平具有顯著性差異,因此本文就NT-proBNP水平與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心功能分級的相關(guān)性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為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提供科學根據(j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間收治的心臟病住院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齡為52~85歲,平均年齡為64.7歲。其中冠心病54例,高血壓心臟病20例,心肌病17例,瓣膜性心臟病12例,先天性心臟病10例,其他7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詳細的病史詢問,并接受心電圖、X線攝片、生化、尿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檢查。根據(jù)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標準,將患者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對比不同分級患者的年齡、性別、心臟疾病類型等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接受NT-proBNP檢測,具體方法如下:取患者靜脈血共2 mL,加入至抗凝管中,充分混勻后送入檢驗科進行檢查。檢驗方法為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試劑盒為N末端B型鈉尿肽定量試劑盒,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于本文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4.0軟件進行分析與計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表示,以P<0.05作為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相關(guān)性采用Logistic軟件進行回歸分析,以了解NT-proBNP水平與心功能分級之間的相關(guān)性。由專業(yè)人員將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數(shù)據(jù)庫中,以便于日后進行回顧性分析與計算。
對比不同心功能分級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可得,Ⅰ級患者的NT-proBNP水平最低,與Ⅱ級、Ⅲ級、Ⅳ級患者相比,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Ⅳ級患者的NT-proBNP水平最高,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采用Logistic軟件對本文進行回歸分析可得,NT-proBNP水平與心功能分級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guān),即為心功能分級越嚴重,NT-proBNP水平越高。
表1 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的NT-proBNP水平比較
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屬于較為常見的綜合征,是由于各種心臟結(jié)構(gòu)或功能性疾病而導致的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的疾病[3]。導致心力衰竭的原因較多,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4]:①感染;②心律失常;③情緒激動或過度勞累;④不恰當使用降壓藥或利尿藥;⑤攝入鈉鹽過多或輸液速度過快;⑥原有心臟疾病病情加重。對于心力衰竭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但其目的均為延緩心力衰竭病情、調(diào)節(jié)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預(yù)后質(zhì)量。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時,需采用準確的分型方式,以便于醫(yī)師選擇適宜的治療措施。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心功能分級法是臨床上常用的評價心臟疾病患者病情程度的方法,被各個醫(yī)院廣泛應(yīng)用,且已被寫入教科書中。但由于心功能分級法僅憑患者主觀陳述,有時癥狀與客觀檢查存在差距,對于不同人種、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亦可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會影響醫(yī)師準確的判斷與評估,此時則需要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輔助檢查,以提高患者的診斷準確性[5]。N末端B型鈉尿肽是公認的評價心力衰竭的重要因子,屬于利鈉肽家族,又被成為腦鈉肽。N末端B型鈉尿肽主要由心室肌分泌,心力衰竭時,心室壁張力增加,心室肌BNP分泌增加,血漿中BNP水平升高。有相關(guān)研究顯示,N末端B型鈉尿肽與心功能分級具有一定聯(lián)系。心功能分級越嚴重,N末端B型鈉尿肽的水平越高[6]。
根據(jù)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心功能分級為Ⅰ級的患者其N末端B型鈉尿肽的水平最低,而心功能分級為Ⅳ級的患者其N末端B型鈉尿肽的水平最高,N末端B型鈉尿肽的水平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嚴重程度上升而上升。由此可見,心功能分級與N末端B型鈉尿肽的水平具有相關(guān)性。臨床上目前已將NT-proBNP作為診斷急性冠脈綜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生物標志物,且根據(jù)相關(guān)研究證實,NT-proBNP值對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7]。因此本文認為,在對心臟疾病患者進行檢查時,對于疑似心力衰竭的患者,應(yīng)立即采取NT-proBNP檢查,以提高診斷準確性。
綜上所述,N末端B型鈉尿肽與心功能分級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升高,NT-proBNP水平會相應(yīng)升高。NT-proBNP在已知心功能分級的前提下,可作為判斷心臟疾病危險性的有效指標,為醫(yī)師快速、準確地診斷心力衰竭提供客觀的參考價值,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應(yīng)用。
[1] 李其勇,姜榮建,舒燕,等.利鈉肽C受體和大電導鈣激活鉀通道在B型利鈉肽舒張豬冠狀動脈中的應(yīng)用[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2,40(2):157-160.
[2] 王前,吳曉,胡善友,等.B型鈉尿肽原前體在急性呼吸困難鑒別診斷中的應(yīng)用[J].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0,26(12):2171.
[3]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華心血管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2):1-25.
[4] 韋丙奇,張健,楊躍進,等.N末端B型利鈉肽原在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診斷心力衰竭的價值[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1): 34-37.
[5] 呂國焰,熊尚全.N末端B型鈉尿肽原檢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yīng)用[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14(1):47-48.
[6] 黃建榮,陳國千.N末端B型鈉尿肽原的檢測與臨床應(yīng)用[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1,4(2):198-200.
[7] 徐國賓,史曉敏.B型鈉尿肽及N末端B型鈉尿肽原在臨床應(yīng)用中值得關(guān)注的幾個問題[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9(2):346-347.
R541.6+<1 文獻標識碼: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23-0250-021 文獻標識碼:B
1671-8194(2014)23-0250-02
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23-0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