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長梅
(青海省樂都縣第八中學,青海 樂都 810700)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如何合理設計問題淺析
保長梅
(青海省樂都縣第八中學,青海 樂都 810700)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的設計問題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進行閱讀學習,這顯得尤為重要。要合理設計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緊緊圍繞主題思想,合理設計問題;注重文章的結構,恰當設計問題;分析重點語句,通過品味語言特色設計問題;積極啟發(fā)學生,從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角度設計問題。
閱讀教學;合理;設計問題;主題;品味;創(chuàng)新思維
對于一個從事小學語文工作的教師而言,如何合理設計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是應該認真反思和值得探究的問題。因為小學閱讀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的提高。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合理的設計問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進行閱讀學習顯得更為重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課堂上有技巧地、恰如其分地提問,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這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提問,是檢查學生學習語文是否有興趣的表現(xiàn)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提問也要有一定的技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根據(jù)自己所教學生的年齡及認知能力,進行合理的、恰到好處的問題設計,使學生能圍繞教師所涉及的問題,有興趣地、思路清晰地學習課文內容,從而提高閱讀能力與閱讀效果。所以,我認為閱讀教學中合理地、巧妙地設計問題很重要。下面我就閱讀教學中如何設計問題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文章范圍較全面,文章體裁不同,教師教法就不同。有的文章是記敘文,有的文章是應用文,有的是詩歌,有的是散文等。那么教師就要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體裁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問題設計,并且還要考慮到問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使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輕松地解決問題,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但不管怎樣,我們設計問題不能脫離文章主題,而應緊緊圍繞文章的主題思想合理設計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回答老師設計的問題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真正理解文章內容,給學生體會到一種學得輕松,學得愉快的感覺,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領略所學內容,學會學習方法。
如教學小學語文人教版第九冊課文《釣魚的啟示》一文時,應先啟發(fā)學生歸納出主要內容,即課文通過描寫“我”跟隨父親一起去釣魚,“我”終于掉到了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鱸魚,“我”很開心。但因為還沒到釣魚開放時間,父親堅決地要求“我”把魚放回湖里,從而讓“我”明白美好的品質要從小培養(yǎng)這一道理。在《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中,作者緊緊抓住“我”的心理變化,層層遞進,內容寓意深刻,富于人生哲理。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系列的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我”每次的心理變化是怎樣的?父親告訴“我”的話是怎樣理解的?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由此引導學生領悟課文內容,體會其中的深刻道理。有了這樣的問題設計,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學習要領,抓住了課文中心,其他小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文章結構巧妙設計問題,有利于學生分析文章脈絡,理清文章思路。比如教學《西門豹》這篇課文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本文作者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課文把什么作為重點來寫的?這樣寫有什么目的?由此啟發(fā)學生思考,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了解文章結構。這樣進行問題的設計,可以使學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寫作思路,理清文章脈絡,并且能通過逐步地局部分析來總結全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從而使學生覺得學習一篇文章并不難,因而也就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和積極性,學習效果自然也就很不錯。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每學一篇文章都會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具有說服力的重點語句。這些語句有一定的特點和語言特色,有的是一段話的中心句,有的有它獨特的語言風格,有的在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哲理等。那么,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就要仔細分析和認真研究這些語句,恰當?shù)?、合理地設計問題,讓所設計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賞析、品味、領悟文章的語言特色,寫作方法以及在文章中的作用等。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鑒賞能力和品味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如:在對關鍵語句進行問題設計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下問題:文章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是什么?為什么?哪一句話讓你想到了什么?你為什么這么想?你從那句話中體會到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對這句話你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嗎?
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十冊《祖父的園子》一文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語句?為什么?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那句話給你的影響最深?為什么?你能找出文章中的中心句嗎?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這幾個問題的設計,使學生對課文重點語句的欣賞興趣提了起來,學生通過仔細品讀、交流,領略了其中的含義,了解了作者的寫法,理解了課文內容,從而更好的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們的學習目的也就達到了。我們知道,合理地、巧妙地設計問題,實際也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而對文章中重點語句的分析和賞析則更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因為它才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最有效的方法。同時,對這方面問題的設計也是對老師教學技能的一種考驗,我們應更加認真地研究它、對待它。
如: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一文后,我設計這樣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當孔君平聽了楊氏之子的回答后他會露出什么樣的神情?會想什么?他又會怎么回答呢?有了這樣啟發(fā)性的問題,學生會展開想象,自由續(xù)寫故事結尾。這樣設計問題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一舉兩得。在語文教學中,只教給學生一般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是不夠的,我們應全面考慮,適時地、適度地啟發(fā)學生去積極思考,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的教育目的才能達到,學生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發(fā)展。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的設計很重要。學生對一篇文章理解得好壞,關鍵在于老師的引導是否得法,而這個引導就包括了教師對一篇文章中所提問題的仔細分析和精心設計。一篇精彩的文章,如果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恰到好處,那么學生學得情緒就會高昂,學習效果也很棒。就讓我們緊扣教材,認真分析和了解學生,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探索,設計出更科學、更適合學生學習語文的問題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切實得到提高。
G623.23
A
1674-9324(2014)20-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