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芝
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我們都離不開“評價”二字,簡單地說,學期末班主任在成績單上寫下的評語,還有三好學生、積極分子這些個稱號,也是屬于“評價”里面的一部分。學期末的評價牽動著家長和學生的心,但是作為一個準教師,更加要關注的是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評價。
課堂評價指的是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改善教師教學而實施的、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大教育家R.Stiggins說過, 如果評價不能在日常的課堂實踐中有效地運行,那么其他層面上的評價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
一、小學課堂上教學評價的重要性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中心工作。有的課堂教學能使師生共鳴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相反,有的課堂教學卻壓抑孩子們的思維。調(diào)查研究表明,課堂評價是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最關鍵因素之一,教師的日常教學時間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用在評價上。
二、教師在課堂評價上存在的問題
1、課堂評價語使用不當
前幾天在大洋小學聽課,上課的是一位實習教師。對于一到簡單的計算題,學姐對于學生回答之后的評語不外乎“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 ”、 “你講對了! ”這一類的話,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評語簡介明了,聽上去一點都沒錯,實習教師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種評價并非不可以存在,但是作為一個教師,單純堅持這樣一種形式效果是適得其反的。一方面打擊一些學生的自尊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對自己錯在哪里一無所知,根本搞不清楚思考方向。
同樣的還有“太好了!”、“好極了!”、“真聰明! ”、“說得不錯! ”、“你真棒! ”這一類的評語,孩子們不知道自己哪方面棒,自己的聰明表現(xiàn)在哪里,有些孩子會誤解老師的意思,老師只是說他的數(shù)學頭腦好,他卻認為自己在所有學科都是佼佼者,也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2、評價渠道單一
小學課堂上的教學評價往往局限于教師評價學生,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種情況較多的是出現(xiàn)在小學英語的課堂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英語課堂中“Good,,OK”滿天飛,學生只能作為被評價的客體,被動接受教師的評價,當然也有學生對英語的認知較少的因素。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中,很多學生是可以對某一道題目提出不同的看法,也具備了評價的能力,學生互評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
三、如何改善教師的課堂評價
1、選擇適用的參照系
教師在課堂對學生評價最重要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評價就需要有一個衡量標準。比如說要在課堂上表揚A同學坐的正,當然這個A同學要具有代表性,最好不要是班里的“認真模范”,也不要是眾所周知的“搗蛋分子”。教師在表揚A同學的同時,可以讓原本就認真的同學更加認真,原本不認真的同學打起精神想A同學看齊,這樣的評價效果就產(chǎn)生了。
2、反饋要及時、準確
教師應在學生課堂上的表現(xiàn)過程中給予反饋。我看過語文名師王搭舟老師的課堂實錄,里面有這樣一段對話:
師:(板書:長城的建筑年代十分久遠)這句話最難讀,你們先在心里默默地讀這句話。
生:(默讀此句。)
師:敢于向困難挑戰(zhàn)的舉手!很好!超越自我就是成功。你讀!
生1:(朗讀)長城的建筑年代十分久遠。
師:你看!給我說中了不是?我說過這句話最難讀,不過你敢于站起來讀,我還是非常佩服你的勇氣。你讀!
生2:(朗讀)長城的建筑年代十分久遠。
師:才讀到五百年。
生3:(朗讀)長城的建筑年代十分久遠。
師:一千年了。
生4:(朗讀)長城的建筑年代十分久遠。
師:到一千五百年了,誰能讀到二千五百年?
生5:(朗讀)長城的建筑年代十分久遠。
在這一段對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王老師的課堂評價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他的課堂評價語,既指出了學生的不足,又讓學生愿意跟著他的思路走。用詼諧的語言讓學生易于接受,又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
如果王老師在課堂上為了保留學生的自尊心沒有當面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而是在課后單獨與學生交談,這樣的做法不僅給反饋帶來干擾,分散注意,而且反饋效果也是少之又少。
3、提高評價的效度
效度是傳統(tǒng)測量的重要質(zhì)量標準,也反映了評價的準確性,它分為內(nèi)容關聯(lián)效度、效標關聯(lián)效度、構想效度,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內(nèi)容關聯(lián)效度。
比如說在教學中要測試學生理解書面材料的能力,那么可以通過對“10道簡答題構成的測驗。每題都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一段話的大意”和“10道填空題構成的測驗。每題都要求學生在一段話的空格中填上合適的詞?!眱蓚€方面的結合來判斷。
四、結語
評價是課程改革的核心領域。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從社會生活中積累經(jīng)驗,靈活運用于教學之中,特別是從生活中善于極有協(xié)調(diào)能力的人中學習積累方法和語言,把生活中極有生命力的語言積累下來,恰當運用于自己的教學之中,提高我們課堂評價的藝術性,為教學增加動力,為課堂增添活力。
【作者單位:臺州學院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