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加銀
介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語法功能和作用也十分活躍,所以介詞使用稍有不慎就會使句子產生語病。介詞語病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誤用介詞
有些介詞的語法功能有相似之處,如果分辨不清,就會出現錯用介詞的情況。
例1:隨著通訊日漸發(fā)達,手機幾乎成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關于手機質量的投訴也越來越多。
解決本題需要明確“關于”與“對于”的基本區(qū)別:
“關于”的基本用法有二:一、引進動作、行為涉及的范圍或事物。如“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一帶發(fā)現的文物得到說明?!倍?、介紹事物涉及的范圍或內容。 如“要認真貫徹政府關于知識分子的政策”
“對于”表示人、事物、行為之間的對待關系或指出明確的對象,用“對于”,不用“關于”。如:“對于文化遺產,我們必須研究分析?!?/p>
例句中的介詞“關于”表示范圍或關涉?!笆謾C質量的投訴”是一個具體的人與事對待關系,因而應該把“關于”改為表示具體對象的介詞“對于”。
二、漏用介詞
介詞雖屬虛詞,沒有實際意義,但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它的語法功能卻不能忽視,如果缺少了介詞,也會造成語病。
例2:現在,我又看到了那闊別多年的鄉(xiāng)親,那我從小就住慣了的山區(qū)所特有的石頭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嶇的街道,那熟悉的可愛的鄉(xiāng)音。
該句中“住慣了的山區(qū)所特有的石頭和茅草搭成的小屋”的“石頭和茅草”前就缺少介詞“用”,“小屋”是“用石頭和茅草搭成的”,“石頭和茅草”本身不能發(fā)出“搭成小屋”這個行為。加介詞“用”表示方式或工具。
三、多用介詞
介詞不能漏,也不能多,多用了也會形成語病。
例3:由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提高和普及,為各級各類學校的多媒體教學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因為句中使用了介詞“由于”,使得原本做主語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提高和普及”成了“由于”的賓語,從而導致句子缺少了主語,造成句子成分殘缺。因此要刪除“由于”讓“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提高和普及”作主語。
四、組合不當
有些介詞短語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隨意配對,如果組合不當,就會出現句式雜糅的現象。
例4: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
句中的“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就是“在……下”和“從……中”出現組合錯誤,從而使句子發(fā)生了句式雜糅的毛病,只要把“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改為“從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即可。
五、一詞兩用
有時句子中會出現一個介詞同時要嫁接兩個短語情況,即一個介詞同時和兩個不同語法層面上的詞語構成介賓關系,不合漢語語法規(guī)則和表達習慣,造成介詞成分殘缺的病句。
例5:在綜合科技實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國與我國發(fā)展情況類似的印度相比,還有差距。
例句中的“與”既要跟“我國發(fā)展情況類似”結成“與我國發(fā)展情況類似”的介賓短語,又要跟“印度相比”結成“與……印度相比”介賓短語,造成交叉表達、一詞兩用的語病。
六、重復贅余
介詞前面出現了包含該介詞的詞語,再次出現介詞,便是多余。
例6:我國政府一貫堅持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朝核問題,反對訴諸于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句子中的“諸”就是“之于”的意思,后面再加上一個“于”純屬多余,應該去掉。
七、賓語殘缺
介詞不能孤立存在,一定要有與之搭配的賓語,如果句子結構較復雜,或者介詞短語較長,要當心介詞的后面缺乏與之呼應的賓語成分,從而造成成分殘缺的語病。
例7: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來的,還能以積極昂揚、不屈不撓對待學習、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們最尊敬的人。
句中介詞“以”的后面缺少賓語。應該在“不屈不撓”的后面加上“的精神”或“的態(tài)度”,這樣語義才完整。
八、位置失當
介詞位置如果擺放不當,有時會造成主語沒有下文或中途易轍的語病。
例8:中國政府在作出推遲中歐峰會的決定以后,歐盟紛紛埋怨中國“反應過度”,中國政府對此做出了強硬回應。
介詞“在”放到“中國政府”的后面,讓“中國政府”作主語,后文卻沒有相應的內容與它搭配,中途易轍??蓪ⅰ霸凇狈诺骄涫祝瑥亩尅皻W盟”作整個句子的主語。
九、兩性歧義
有些詞,它既可能是介詞,又可能是連詞,同時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詞性,這樣的詞在語境不明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歧義。
例9:五一黃金周期間,我和哥哥的朋友去了一趟云南。
這句話中的“和”既可以是介詞,也可能是連詞,因為詞性不同,語義也就不同了,造成句子歧義。既可能是“我”與“哥哥的朋友”兩個人去了云南,也可能是“我和哥哥”的朋友——他,一個人去了云南。
十、轄區(qū)不清
有時候,由于介詞在語境中的管轄范圍不同,所以語義就不同,從而造成歧義。
例10:伊朗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
句子中的介詞“對”的賓語如果是“以色列”,那么句子的意思是“伊朗做好準備進攻以色列”;如果其賓語是“以色列的進攻”,那么句子的意思是“伊朗早就做好準備,迎接以色列的進攻”。這是一個歧義句。要消除歧義,可以將介詞“對”改為“對于”。
[作者通聯:江蘇洪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