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DEV囊膜糖蛋白gI基因缺失病毒生物學(xué)特性研究

      2014-05-30 12:39:10華炯鋼葉偉成
      浙江畜牧獸醫(yī)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皰疹病毒突變體毒株

      陳 柳,余 斌,倪 征,華炯鋼,葉偉成,云 濤,張 存

      (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鴨瘟病毒(DEV)基因組共含78 個ORFs,推測12 個編碼病毒囊膜糖蛋白,正式命名11 個,包括gK、gN、gC、gB、gH、gM、gL、gG、gD、gI、gE[1,2]。單純皰疹病毒(HSV)中囊膜糖蛋白大部分具有重要功能,參與了病毒吸附穿入過程、病毒誘導(dǎo)的細胞融合過程及病毒從核膜出芽、釋放過程等。因此包膜糖蛋白是病毒感染發(fā)病的關(guān)鍵所在,在誘導(dǎo)機體的免疫應(yīng)答作為保護性免疫誘導(dǎo)劑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是研制病毒亞單位疫苗的主要免疫原[3]。

      皰疹病毒gI 是一多功能蛋白,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在不同亞科以及種屬間都存在較大差異。gI作為囊膜糖蛋白是病毒顆粒表面的抗原決定簇,具有一定的免疫性,Ghiasi 等表達了HSV-1 的7 種糖蛋白(gB、gC、gD、gE、gG、gH、gI),并比較了7 種蛋白在小鼠咽部感染中的免疫保護作用,發(fā)現(xiàn)接種重組gI 蛋白的小鼠在體內(nèi)產(chǎn)生高滴度中和抗體,具有明顯的免疫保護作用[4]。在α-皰疹病毒中,gI 常與gE 以功能性非共價復(fù)合物的形式存在并發(fā)揮功能,在單純皰疹病毒I 型(HSV-1)、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偽狂犬病毒(PRV)感染的細胞和宿主中,gE/gI 復(fù)合物促進病毒粒子胞間轉(zhuǎn)染、介導(dǎo)病毒在細胞之間擴散。沒有g(shù)I/gE 復(fù)合體,病毒體外培養(yǎng)時只能產(chǎn)生很少的CPE,在體內(nèi)組織的擴散也很有限[4-6]。Schumacher D.等(2001)[7]研究表明,gI、gE 單基因缺失和gI/gE 雙基因缺失的MDV 病毒只能在單個細胞中檢測到,而不能形成病毒蝕斑,Devlin JM.等(2006)[8]在ILTV 上觀察到了同樣現(xiàn)象。此外,gI 蛋白還與病毒免疫逃避機制相關(guān),HSV-1、VZV 和PRV gE/gI 異源二聚體與通過與IgG的Fc 片段相結(jié)合,改變或阻斷Fc 功能,參與免疫逃避[9]。HSV-1 中g(shù)I 的128-145 位氨基酸是結(jié)合IgG Fc 段的關(guān)鍵區(qū),gI 缺失病毒也喪失了IgG 結(jié)合能力[10]。但牛皰疹病毒I 型(BHV-1)gE/gI 不能與Fc 結(jié)合[11],其它皰疹病毒gE/gI 是否具有該特征尚待研究。

      為了闡明DEV gI 的生物學(xué)功能,本研究在構(gòu)建鴨瘟病毒疫苗株全長感染性克隆的基礎(chǔ)上,采用“Red E/T”介導(dǎo)的兩步重組技術(shù)刪除gI 基因,構(gòu)建了DEV gI 基因缺失突變體克隆,并拯救獲得了重組病毒,對重組病毒生物學(xué)特性進行了初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質(zhì)粒載體、菌株和病毒株 DEV 標準強毒株CHv(CVCC AV1221)購自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北京);pEPkanS 質(zhì)粒和pCAGGS-NLS/Cre 質(zhì)粒由德國柏林自由大學(xué)Osterrieder N 博士惠贈;E.coli DH5α、DH10B 和GS1783 菌株由本實驗室保存。DEV 疫苗株全長感染性克隆pDEV-vac 及相應(yīng)病毒rDEV-BAC 由本實驗室構(gòu)建、保存。

      1.2 工具酶和試劑 各種DNA 限制性內(nèi)切酶、T4 DNA 連接酶購自Takara(大連)公司;Primestar DNA聚合酶、Taq DNA 聚合酶購自Takara(大連)公司;DMEM 培養(yǎng)基購自吉諾生物醫(yī)藥技術(shù)有限公司;磷酸鈣轉(zhuǎn)染試劑購自Promega 公司;甲基纖維素購自Sigma 公司;胎牛血清購自Gibco 公司;胰酶購自Difico 公司。膠回收和病毒DNA/RNA 提取試劑盒購于Takara 公司。

      1.3 引物設(shè)計 參考DEV 疫苗株序列(GenBank EU082088.2),設(shè)計引物對DEV-ΔgI-for/ rev 和ΔgIJD-F/R 分別用于“Red E/T 介導(dǎo)的兩步重組”刪除gI 基因及鑒定基因刪除是否成功,序列如表1所示,由上海某生工合成。

      1.4 試驗用SPF 雞胚 9-11日齡SPF 雞胚購自浙江某生物技術(shù)公司。

      1.5 DEV gI 基因缺失突變體的構(gòu)建 采用兩步Red E/T 重組法構(gòu)建DEV 疫苗株gI 基因缺失株。首先將pDEV-vac 質(zhì)粒轉(zhuǎn)化E.coli GS1783 株,提取質(zhì)粒以BamH I 酶切篩選,陽性克隆命名為pDEVvac/GS1783。將 pDEV-vac/GS1783 接 種 于 含 有CAM 的LB 培養(yǎng)基,32℃220 r/min 培養(yǎng)至A600 為0.5 ~0.7 時,42℃水浴搖床保溫30min 以誘導(dǎo)Red重組酶表達,常規(guī)方法制備感受態(tài)細胞。第一步Red 重組以Kan 抗性基因替代gI 基因序列。具體方法為:以引物DEV-ΔgI-for 和DEV-ΔgI-rev (序列見表1)擴增pEPKanS 質(zhì)粒模板上含有Ⅰ-SceⅠ酶切位點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DNA 片段(Ⅰ-SceⅠ-Kan),產(chǎn)物經(jīng)膠回收試劑盒回收,以純水洗脫;取100 ng 電轉(zhuǎn)化pDEV-vac/GS1783 感受態(tài)細胞,32℃振蕩培養(yǎng)1 h 后涂布含34 μg/mL CAM 和50 μg/mL Kan 的LB 平板,32℃培養(yǎng)24 ~48 h。挑取陽性克隆提取質(zhì)粒,BamH I 和Xho I 酶切篩選正確重組的克隆(pDEV-ΔgI-Kan)進行第二次重組。第二步Red 重組將pDEV-ΔgI-Kan 質(zhì)粒中的Kan 抗性基因刪除。具體方法為:接種pDEV-ΔgI-Kan 菌落于液體培養(yǎng)基,于32℃220 r/min 培養(yǎng)過夜,次日轉(zhuǎn)接于2 mL CAM-LB 中,振蕩培養(yǎng)2 ~4 h,加入等量2% L-阿拉伯糖,繼續(xù)培養(yǎng)1 h 誘導(dǎo)表達Ⅰ-SceⅠ核酸內(nèi)切酶,然后再轉(zhuǎn)入42℃水浴搖床培養(yǎng)30 min進行Red 重組,最后32℃培養(yǎng)1 h。將細菌懸液作10-3~10-5稀釋后涂布于CAM 平板,32℃孵育24~48 h,挑取菌落同時點種于CAM 和Kan 平板。BamH I 和Xho I 酶切分析Cam 陽性和Kan 陰性的菌落,以篩選正確重組的克隆(pDEV-ΔgI)。以pDEV-ΔgI 為模板,用引物對ΔgI-JD-F 和ΔgI-JD-R(序列見表1)進行PCR 擴增,膠回收PCR 片段之后送至Invitrogen 公司測序。

      表1 用于缺失DEV gI(US7) 的引物

      1.6 重組病毒拯救 取4 μg pDEV-ΔgI 以磷酸鈣法轉(zhuǎn)染至CEFs,轉(zhuǎn)染細胞放于37℃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3 ~6 d,直至熒光出現(xiàn),收獲病毒,命名為rDEV-ΔgI。為 去除rDEV-BAC 病 毒基因 組 上的mini-F 序列,將4 μg pDEV-ΔgI 和1 μg Cre 重組酶表達質(zhì)粒pCAGGS-NLS/Cre 以磷酸鈣法轉(zhuǎn)染至CEFs 細胞,第2 d 鋪上含有1.5%甲基纖維素的DMEM 培養(yǎng)基,置37℃CO2培養(yǎng)箱繼續(xù)培養(yǎng),直至出現(xiàn)病毒蝕斑,挑取非熒光蝕斑進行稀釋和傳代,經(jīng)過幾輪重復(fù),直至獲得純化的非熒光蝕斑病毒。抽提病毒DNA,采用18F/15R 引物對,序列分別為5'-AAAGCTTCGACGA GAGTATCAGCACTCATC-3'和5'-AGAATTCAAGCTT ATCGACGAACAACTAAGAGTTTGC-3'進 行PCR 擴增鑒定mini-F 序列是否去除。鑒定正確的病毒命名為rDEV-ΔgI-Cre。

      第三,定期對全區(qū)資產(chǎn)專管員進行紙質(zhì)業(yè)務(wù)和電腦業(yè)務(wù)培訓(xùn),并制定出資產(chǎn)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業(yè)務(wù)流程,培訓(xùn)方式有集中培訓(xùn)、電話指導(dǎo)、網(wǎng)絡(luò)信息等。

      1.7 重組病毒的生物學(xué)特性分析

      1.7.1 重組病毒蝕斑大小測定 將rDEV-BAC 和rDEV-ΔgI 病毒凍存液用不同稀釋度進行稀釋,接種于12 孔板中的單層CEFs 上,2 h 后,換上含1.5%甲基纖維素的DMEM 培養(yǎng)基,置37℃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48 h。在熒光顯微鏡下各拍攝100 個熒光蝕斑,采用Image J 軟件測量蝕斑面積并取平均值。用SPSS 11.5 軟件的One-way ANOVA 程序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1.7.2 重組病毒多步生長曲線測定 以常規(guī)病毒學(xué)方法測定rDEV-BAC、rDEV-ΔgI、rDEV-ΔgI-Cre 和DEV-vac 的體外增殖特性。CEFs 細胞單層接種0.02 MOI 病毒后,依次吸附90 min,PBS(pH 7.2)洗滌2 次,以冰浴的CBS 緩沖液(40 mmol/L 檸檬酸鈉、10 mmol/L 氯化鉀、135 mmol/L 氯化鈉,pH 3.0)處理3 min,PBS(pH 7.2)洗滌2 次,加入1 mL 維持液繼續(xù)培養(yǎng)。接種后0、12、24、36、48、60、72 h 分別收集細胞培養(yǎng)上清和細胞,細胞用PBS(pH 7.2)洗滌2 次。收集的上清和細胞凍存于-80℃直至進行滴度測定。分別取100 μL 細胞培養(yǎng)上清和細胞裂解液按照常規(guī)方法測定TCID50,每個稀釋度重復(fù)接種3 孔。計算上述各時間點收獲的病毒毒價,繪制病毒在體外的多步生長曲線。

      1.7.3 重組病毒對鴨瘟強毒攻擊的免疫保護試驗

      將15 羽20日齡無鴨瘟抗體的鴨子隨機分為3 組(n=5),飼養(yǎng)于不同欄舍。兩組分別肌內(nèi)接種0.5 mL 含有1 ×105TCID50 病毒的rDEV-BAC 和rDEVΔgI 病毒液,第3 組作為對照組,接種同體積DMEM培養(yǎng)基。接種2 周后,皆肌內(nèi)注射100 × DLD50(50%致死劑量)的DEV 強毒株CHv,于2 周內(nèi)觀察供試鴨的患病及死亡情況。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pDEV-ΔgI 突變體克隆的構(gòu)建 詳見圖1、圖2。

      質(zhì)粒pDEV-ΔgI-Kan(第 一 步Red 重 組)和pDEV-ΔgI(第二步Red 重組)經(jīng)BamH I 和Xho I 酶切后電泳圖譜詳見圖1-b,電泳圖顯示了gI 基因酶切片段的遷移率變化,與預(yù)測圖譜(圖1-a)基本一致。以pDEV-ΔgI-Kan 和pDEV-ΔgI 克隆為模版,以引物ΔgI-JD-F 和ΔgI-JD-R 擴增gI 上下游部分序列(圖2),并進行測序,結(jié)果顯示gI 基因成功缺失。綜合酶切圖譜和PCR 產(chǎn)物測序結(jié)果表明,pDEV-ΔgI突變體構(gòu)建成功。

      圖1 pDEV-ΔgI 突變體克隆的BamH I和Xho I 酶切鑒定圖譜

      圖2 pDEV-ΔgI 突變體克隆的PCR 鑒定圖

      2.2 gI 基因缺失突變體病毒的拯救 詳見圖3。

      圖3 rDEV-ΔgI 病毒感染CEFs 形成熒光蝕斑(a) 及rDEV-ΔgI-Cre 感染CEFs 形成病毒蝕斑(b) (24 h,100 ×)

      以pDEV-ΔgI 質(zhì)粒轉(zhuǎn)染CEFs 細胞后24 h,在熒光顯微鏡下可以見到綠色的熒光蝕斑,表明成功拯救了rDEV-ΔgI 病毒(圖3- a)。rDEV-ΔgI 可以在CEFs 細胞上繁殖和形成空斑,因此gI 基因不是DEV 在細胞上繁殖的必需基因。將pDEV-ΔgI 和pCAGGS-NLS/Cre 共轉(zhuǎn)染至CEFs 細胞,經(jīng)過幾輪非熒光蝕斑挑選和PCR 鑒定,獲得了去除載體序列的病毒rDEV-ΔgI-Cre(圖3-b)。

      2.3 重組病毒生長曲線 詳見圖4。

      圖4 rDEV-BAC、rDEV-ΔgI、rDEV-ΔgI-Cre和DEV-vac 在CEFs 上的體外生長曲線

      測定重組病毒rDEV-BAC、rDEV-ΔgI 和rDEVΔgI-Cre 的生長曲線,并與親本毒株DEV-vac 進行了比較,圖4所示,不論是細胞內(nèi)還是細胞外病毒,其滴度從12 h 到60 h 穩(wěn)步增加,在此期間gI 基因缺失毒株病毒滴度較親本毒株稍有降低,但病毒滴度于72 h 接近并超過對照毒株。

      2.4 重組病毒蝕斑大小測定 詳見圖5。

      rDEV-BAC 和rDEV-ΔgI 感染細胞3 d 后,各拍攝病毒蝕斑照片100 例,并用Image J 軟件測定蝕斑面積并計算平均值。發(fā)現(xiàn)rDEV-ΔgI 蝕斑面積較rDEV-BAC 增加約60%。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04)。

      圖5 rDEV-BAC 和rDEV-ΔgI 在CEFs 上的蝕斑面積測定及比較

      2.5 重組病毒對鴨瘟強毒攻擊的免疫保護試驗詳見圖6。

      圖6 重組病毒對鴨瘟強毒攻擊的免疫保護試驗

      為研究重組病毒是否具有保護鴨體免于鴨瘟病毒強毒株攻擊能力,對2 組20日齡無DEV 抗體的鴨群分別通過肌內(nèi)注射1 ×105TCID50的rDEV-ΔgI、rDEV-BAC,1 組注射等體積培養(yǎng)基作為對照,2 周后采用DEV 強毒株攻毒,第3 d,對照組5 羽鴨子陸續(xù)出現(xiàn)鴨瘟癥狀或死亡,5 d 內(nèi),對照組鴨全部死亡。rDEV-ΔgI 組第4 d 有1 羽鴨子死亡,至第5 d 有2羽鴨子死亡,之后再無鴨子死亡,而rDEV-BAC 注射組無鴨子死亡。圖6對各組鴨子的存活率進行了統(tǒng)計,rDEV-ΔgI 注射組存活率較對照組下降40%。

      經(jīng)對照組和rDEV-ΔgI 試驗組死亡鴨進行病理學(xué)觀察,發(fā)現(xiàn)死亡鴨出現(xiàn)了典型的鴨瘟癥狀,包括血管損傷、組織出血,尤其是肝、腎、泄殖腔,消化道粘膜表面出現(xiàn)了典型的出血環(huán)和形成假膜或潰瘍。

      3 小結(jié)與討論

      皰疹病毒由于自身基因組較大的原因,感染性克隆的構(gòu)建一度受到了限制。但從20 世紀90年代新型DNA 載體系統(tǒng)——細菌人工染色體(BAC)技術(shù)的問世改變了該局面。研究者通過同源重組或者Cre-LoxP 特異位點重組等DNA 重組技術(shù),將BAC載體插入到病毒基因組復(fù)制非必需位點成功構(gòu)建了許多皰疹病毒的感染性克隆。迄今為止,HSV-1、VZV、人細胞巨化病毒(HCMV)、EB 病毒、卡波氏肉瘤病毒(HHV-8,KSHV)、PRV、犬皰疹病毒(CHV)、BHV-1、MDV、EHV-1 等許多皰疹病毒都利用該技術(shù)克隆到E.coli 并穩(wěn)定保持為感染性克隆。

      在病毒BAC 系統(tǒng)的基礎(chǔ)上,利用隨機轉(zhuǎn)座子或定點RecA-或Rec E/T 介導(dǎo)的克隆,可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構(gòu)建病毒突變體。Rec E/T 介導(dǎo)的克隆是基于λ 噬菌體Red 操縱子(Redα/Redβ/Redγ)和Rac 噬菌體RecE/RecT 同源重組酶進行的,即“Red E/T重組”。與RecA 介導(dǎo)的克隆需要較長的同源臂(約1 kb)不同,“Red E/T 重組”僅需35 ~50 bp 堿基序列作為同源臂,使PCR 產(chǎn)物或寡核苷酸可以直接作為供體分子對目標DNA 進行打靶修飾。因此,不僅簡化了同源重組的操作過程,而且提高了重組效率,同時,由于同源臂不受堿基序列組成的限制,可以人為隨意選擇,所以運用該技術(shù)可輕松地對各種DNA分子尤其是基因組或染色體大分子進行修飾。所以,該技術(shù)不僅操作簡單、快捷,而且可精準地在全長感染性克隆的基礎(chǔ)上進行序列修飾[13]。

      本文在前期構(gòu)建的DEV 疫苗株感染性克隆的基礎(chǔ)上,利用兩步Red E/T 介導(dǎo)的克隆技術(shù)簡單、快捷地構(gòu)建了gI 基因缺失的BAC 突變體,所構(gòu)建的突變體與預(yù)期完全一致,未發(fā)現(xiàn)任何堿基意外的插入、缺失或突變。該BAC 突變體轉(zhuǎn)染CEFs 細胞后獲得重組病毒,顯示gI 是DEV 復(fù)制非必需基因。gI 缺失病毒較親本毒在細胞上的蝕斑面積增大,說明gI 蛋白在DEV 病毒細胞間擴散中所起的作用與同屬馬立克氏病病毒屬的MDV 具有顯著差異。gI基因缺失毒株對DEV 強毒攻擊的免疫保護能力下降,可能與病毒早期在鴨體內(nèi)增殖滴度稍有降低有關(guān),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析。

      [1]Li Y,Huang B,Ma X,Wu J,Li F,Ai W,Song M,Yang H.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ome of duck enteritis virus[J].Virology,2009,391:151-161.

      [2]Wang J,H?per D,Beer M,Osterrieder N.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virulent duck enteritis virus(DEV)strain 2085 and comparison with genome sequences of virulent and attenuated DEV strains [J].Virus Res,2011,160:316-325.

      [3]Ramos-Kuri J M.Envelope and membrane glycoproteins of Herpes simplex virus[J].Rev Latinoam Microbiol,1992,34(1):23-31.

      [4]Johnson D C,Webb M,Wisner T W,Brunetti C.Herpes simplex virus gE/gI sorts nascent virions to epithelial cell junctions,promoting virus spread[J].J Virol,2001,75(2):821-833.

      [5]McGraw H M,Awasthi S,Wojcechowskyj J A,F(xiàn)riedman H M.Anterograde spread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requires glycoprotein E and glycoprotein I but not Us9[J].J Virol,2009,83(17):8315-8326.

      [6]Berarducci B,Rajamani J,Reichelt M,Sommer M,Zerboni L,Arvin A M.Deletion of the first cysteine-rich region of the varicella-zoster virus glycoprotein E ectodomain abolishes the gE and gI interaction and differentially affects cell-cell spread and viral entry[J].J Virol,2009,83(1):228-240.

      [7]Schumacher D,Tischer B K,Reddy S M,Osterrieder N.Glycoproteins E and I of Marek's disease virus serotype 1 are essential for virus growth in cultured cells [J].J Virol,2001,75(23):11307-11318.

      [8]Devlin J M,Browning G F,Gilkerson J R.A glycoprotein I- and glycoprotein E-deficient mutant of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exhibits impaired cell-to-cell spread in cultured cells[J].Arch Virol,2006,151(7):1281-1289.

      [9]李麗娟,程安春,汪銘書.皰疹病毒gI 基因及其編碼蛋白的研究進展[J].病毒學(xué)報,2010,26(4):340-344.

      [10]Basu S, Dubin G, Nagashunmugam T, Basu M,Goldstein LT,Wang L,Weeks B,F(xiàn)riedman H M.Mapping regions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glycoprotein I required for formation of the viral Fc receptor for monomeric IgG[J].J Immunol,1997,158(1):209-215.

      [11]Whitbeck J C,Knapp A C,Enquist L W,Lawrence W C,Bello L J.Synthesis,processing,and oligomerization of bovine herpesvirus 1 gE and gI membrane proteins[J].J Virol,1996,70(11):7878-7884.

      [12]Tsujimura K,Yamanaka T,Kondo T,F(xiàn)ukushi H,Matsumura T.Patho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equine herpesvirus type 1 mutants defective in either gI or gE gene in murine and hamster models[J].J Vet Med Sci,2006,68(10):1029-1038.

      [13]王軍平,張友明,粟永萍.Red E/T 同源重組介導(dǎo)細菌人工染色體的快速修飾[J].生物化學(xué)與生物物理進展,2005,32(5):468-473.

      猜你喜歡
      皰疹病毒突變體毒株
      法國發(fā)現(xiàn)新冠新變異毒株IHU
      荔枝草提取物體外抗單純皰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中成藥(2018年4期)2018-04-26 07:13:03
      CLIC1及其點突變體與Sedlin蛋白的共定位研究
      擬南芥干旱敏感突變體篩選及其干旱脅迫響應(yīng)機制探究
      溶瘤單純皰疹病毒治療腫瘤的研究進展
      癌癥進展(2016年8期)2016-08-22 11:22:04
      廣西鴨圓環(huán)病毒流行毒株遺傳變異分析
      Survivin D53A突變體對宮頸癌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野雞冠花子液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BRV/JZ06-3基礎(chǔ)毒株毒力返強試驗
      自體血清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療效觀察
      江川县| 枣强县| 汾阳市| 吴川市| 繁峙县| 南康市| 荔浦县| 太仆寺旗| 罗江县| 辽宁省| 沭阳县| 江口县| 大庆市| 乐安县| 从化市| 甘洛县| 大邑县| 色达县| 肇东市| 永安市| 历史| 岚皋县| 永德县| 济源市| 鄄城县| 德清县| 泰州市| 漠河县| 内黄县| 江阴市| 大名县| 琼海市| 南丰县| 平武县| 塔河县| 伊宁市| 封开县| 金山区| 诏安县| 东台市| 北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