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
摘要:作家儲福金的《黑白》是一部寫圍棋的小說,文中彌漫著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圍繞著圍棋講述了主人公陶羊子的一生。本文以黑、白兩個意象的內涵為切入點,通過細讀小說的方式,基于對主人公的發(fā)展結構分析,詳細剖析《黑白》的語言特點。
關鍵詞:《黑白》 語言分析 內涵
引言
儲福金的小說《黑白》,題材獨特,是首部寫圍棋文化的長篇小說。小說把棋事、家事、國事糾結在一起,借助圍棋表現(xiàn)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由此孕育出的文化人格。通過對陶羊子等棋人命運的述說,再現(xiàn)了波瀾壯闊的歷史。人物形象內涵豐富,語言極具地域文化特色,并將象征手法同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使小說具有了濃厚而獨特的文化意味和哲理色彩,這是一部詩化的小說。
一、 《黑白》中對主人公三個階段的結構分析
三十余萬字的小說《黑白》,以可嘉的故事結構能力和場景創(chuàng)造能力,寫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及人生遭際?!逗诎住穼θ松}的藝術化演繹,是通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實現(xiàn)的,重點寫了陶羊子這個人物形象。通過對主人公陶羊子三階段對棋文化的感悟,把“悟棋”與“悟人生”結合在一起,用細微形象的語言形象地對棋文化的奧秘作了揭示,寫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主人公陶羊子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幼年失父喪母,在江南的舅父家讀書。對于陶羊子而言,黑與白有著獨特的內涵,這個意象被作者賦予濃厚的哲理色彩和人生命運的象征色彩。在他的夢里,母親穿著一身白衣,被黑的世界給包圍了,“白”在“黑”的包圍中的意象,從小就在陶羊子的意識中沉淀,從此他的眼睛看到的世界都只是“黑”、“白”兩個顏色。在舅舅家寄人籬下的苦痛,常常在對著小閣樓天窗外那似棋盤一樣大小的蒼穹的想象中才得以忘卻。從那個時候起,陶羊子就在心里把“白”認可為自已的象征符號,怎樣在茫茫的“黑”沉沉壓抑的世界保全自已,就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他生有夙慧,跟任守一學習下圍棋。作為天才棋童,他出手便合棋道,對棋文化即有感悟。但當時他還稚嫩,對棋文化的感悟只能是初級的。因為棋是兩個人下的,有勝的一方,自然也有敗的一方。因為有敗的感覺,勝的感覺才真切實在;也正因為有敗的感覺,使勝的感覺分量加重。下棋簡單的結果,就是這種勝負。勝負讓棋有了吸引力,讓棋生出無窮盡的變化。在輸棋中他感受到輸棋那黑色的力量,仿佛在吞噬著他。及至他進入芮總府第,勝了多名高手,被聘為圍棋研究會的棋士,他對棋文化的感受才深了一層:下棋不只需要機靈,還得有氣,要有精氣神;要掌握先機,靠棋本身的棋勢,還有棋的境界所形成的主動;棋是千古無同局,每一步棋都須取勢而行,每一步棋又形成不同的勢,同樣的定式招數(shù),面臨不同的勢,結果也就不同。
看起來黑與白是簡單的,卻隱伏著千萬種變化,黑白相間,相殺共舞。不過,這時陶羊子對棋文化的理解仍停留在圍棋自身的層面上。后來,他經(jīng)歷了去西南昆城途中長達三年的辛苦跋涉,到了昆城被棋界稱為“棋王”。“三十而立”后的天才棋王陶羊子,對棋文化才有了向高處提升的更真切的感悟:人生如棋,自然亦如棋。棋中一個局部的地方有得失,棋上大塊戰(zhàn)斗如生死。但是從觀望的角度,也就是你跳出來看整個的棋局,把生死與得失都丟開來看,棋就具有了一種美。自然的一切都與人生相通,山水亦如人生,只需要在心境上跳開,便有了美。
通過陶羊子三個階段對棋文化的感悟,體現(xiàn)了人物精神世界的升華,小說《黑白》藝術地、形象地對棋文化的奧秘作了揭示。從這個角度來說,作者既寫出了圍棋豐厚的文化韻味,又寫活了中國文化中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各種棋手形象。這構成了這部文化小說最突出的一個特點。
二、小說的語言特色分析
整部《黑白》看下來,除過主人公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外,語言特色也是特別值得稱道的?!逗诎住返恼Z言雅致、空靈、淡泊、高遠,讓人自然地聯(lián)想到“江南”。文字里漫出氤氳水氣,典雅純正,不滑不膩。那密密細細比水滴還要柔和的光芒緩緩注入靈魂。乍眼看,似乎每個句子毫不出奇,但通篇看來,是那樣和諧,柔韌光潔且富有彈性。這讓人心底起疑,便情不自禁去仔細品味,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大不一樣,它們各有自己的重量、明暗、體積。這個句子在走,那個句子在跑。輕與重,快與慢,起與落,作者的文筆當是入了化境。
《黑白》的文字又是沉靜的,完全沒有機巧、沒有爭辯、沒有戾氣,完完全全的自然、樸素,像那棋盤上的黑白兩色,排列出這等深入心底的文字。閱讀的時候,讀者幾乎完全沉浸其中,盡管有太多的棋與人生的思考,但感覺不到絲毫教化的痕跡,只是跟著主人公陶羊子,經(jīng)歷那許多坎坷,又像什么也沒有,只有一盤盤棋,以及浸潤在黑白、棋盤內外的綿綿生命力量。書中寫情寫得最好的是在描寫陶羊子在“南城”與梅若云下棋的片段:
梅若云小飛了一手,雖然飄逸,還是沒有離開這個局部。陶羊子也飛了一手,他是大飛,仿佛在黑棋小飛的地方又小飛了一手。雙雙飛躍起來。梅若云應了一手小尖,陶羊子也尖了一手。宛如兩手頂在了一處。梅若云跳了一手,像是靦腆地跳開去。陶羊子接著爬了一手,眼看要刺斷黑棋了,梅若云也就接了一手,陶羊子向上貼了一子,如此三顆黑棋與三顆白棋又仿佛相貼著走了三步。陶羊子一時情動,合著感覺下出這幾步。意識到這一點,他不由帶點忐忑地去看梅若云,見梅若云臉緋紅著,只管低著頭。他也低下了頭,才看到剛下的那顆棋裂缺明顯,想換一顆子。他再伸手盤上時,正碰上了梅若云落子的手。那手有點涼涼的,卻是極柔軟。
這段文筆像清風拂面,清新雋永。寥寥幾行字,便將二人青春萌動的情態(tài)和飄逸神飛的棋法淋漓地表現(xiàn)出來。黑白晶瑩的世界里,一對少男少女通過棋相應相識,相知相悅,終而兩情相依,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畫面。我以為:用清越、灑脫來形容儲福金的語言個性,是再恰當不過的。無論是寫景、寫人,還是寫場面,都有精到的表現(xiàn)。如:
陶羊子在房間里坐久了,畢竟還是孩子,他就走到街上來,站在石橋上,靜靜地朝橋下望著。橋下有小船劃過,唱似的叫賣聲,水邊樓上人家用籃把錢吊下來,把要買的菜和水鮮吊上去。
這些描寫語言,更多地融注著作者濃烈的情感色彩,敘述絲絲入扣,針腳細密。人物情態(tài)栩栩如生,讓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成功的小說創(chuàng)作都是十分個人化的,其間包含作家對語言的選擇。不管那語言如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它同樣還必須是屬于作家“自己”的,有時甚至還必須屬于某一題材某一情境?!逗诎住返恼Z言既是儲福金的,也是屬于《黑白》的,這正是一個成熟作家的重要標志所在。
結語
作品中的陶羊子形象是體現(xiàn)作者人生境界的理想人物,他身上的明顯局限也正反映了作者理解上的局限。但是,作家儲福金能把深奧抽象的圍棋寫成一篇好看又富有豐厚文化內涵和文學修養(yǎng)的一部小說,顯示了他的功力。作者將圍棋的理念、精神、意蘊乃至純技術性質的內容水乳交融、純任自然、了無痕跡地化在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之中。作品絕不僅以“游戲”視圍棋,而是把它與民族歷史命運和榮辱連結起來,使主人公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人性情的展示和對棋魂的發(fā)揚,還有一種國魂的意味,有一種歷史、文化的憂患意味。作品雖也不脫離作者描寫細膩、文風平和、擅長綿綿陰柔的平常風格,但有了較為開闊的氣象。語
參考文獻
[1]儲福金.黑白[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2]吳秉杰.儲福金小說藝術論[J].文學評論,1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