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 要】 目的 分析研究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方法和臨床療效,總結護理體會。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0月對我科收治的50例腦出血病人進行精心、細致的觀察及護理,對促進病人身心的康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結果 歸納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措施,通過回顧分析50例腦出血臨床資料,其中27例均有好轉,4例自動離院。結論 精心周密的護理措施對提高腦出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殘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腦出血;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腦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出血,是急性腦血管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腦出血是目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其發(fā)病急、進展快、病情兇險,所以病死率和致殘率很高。高血壓是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大多數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常在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發(fā)病,起病突起,數分鐘至數小時達到高峰,臨床表現以出血部位、量和累及范圍而定[1]。因此在救治過程中護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1 臨床資料
我科2010年2月-2012年10月共收入腦出血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發(fā)病年齡在47-69歲之間。其中基底節(jié)區(qū)出血33例,腦橋出血12例,小腦出血5例,其中死亡4例,放棄治療3例,留有后遺癥者16例,痊愈和好轉出院27例。
2 護理
2.1 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抬高床頭15°-30°,以促進腦部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同時頭部可安置冰袋或冰帽,以減少腦耗氧量;避免搬動病人,保持病室安靜,避免各種刺激。大量的腦出血昏迷患者,在48小時之內是嚴禁飲食的,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時清理,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腦缺氧。加強口腔護理,防止口腔細菌感染并發(fā)癥。定時翻身,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降低褥瘡發(fā)生率。尿潴留者應留置導尿管定時放尿。留置導尿管時嚴格無菌操作,防逆行泌尿系感染。便秘者,可用緩瀉劑或開塞露等協(xié)助排便。護士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如吸痰、導尿、鼻飼等應動作輕柔,以免加重患者出血。
2.2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在急性期時應重點動態(tài)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包括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每半小時測1次,平穩(wěn)后,2-4h 測1次,并認真記錄。
2.3 一般護理
2.3.1 休息與安全 保持病室環(huán)境整潔安靜,限制探視人員,定時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清新;加床檔保護病人安全;護理操作動作輕柔,避免刺激病人。
2.3.2 飲食護理 患者一般禁食1-2天,可遵醫(yī)囑經靜脈補充營養(yǎng)物質。之后不能進食者可鼻飼流質飲食,以保證營養(yǎng)的供給。鼻飼液以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為主,注意控制水的攝入量,以免加重腦水腫。每次鼻飼前后都應注入少量溫開水,并注意觀察鼻飼后有無嘔吐,嗆咳等情況發(fā)生。
2.3.3 生活護理 協(xié)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床單位清潔平整。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受壓部位或加氣墊圈在骨突出,以免壓瘡形成。保持各種管道暢通,位置正確,如尿管應低于恥骨聯(lián)合下,避免管道扭曲受壓及牽拉等。生活能自理者應囑咐其飯后刷牙,以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不能生活自理的患者應每日行口腔護理,同時觀察患者口腔黏膜是否完好,有無真菌等感染的出現。長期臥床或久未進食、進食很少的患者易發(fā)生便秘的危險,盡量避免灌腸,特別是高壓灌腸,應給予緩瀉劑,并囑其排便時不能屏氣用力,以免腦出血加重。
2.4 心理護理 腦出血患者急性期后常留有后遺癥,語言和肢體功能受限,患者容易產生煩躁、抑郁沮喪、易怒且悲觀失望等情緒,從而影響治療。因此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消除患者的疑慮及悲觀情緒,使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鞏固康復訓練的信心和決心。對于恢復期的患者,應告知其早期鍛煉的重要性,替病人講解有些癥狀是可以通過鍛煉逐漸改善的,以減輕病人心理壓力。
2.5 康復指導 為了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和減輕肌肉攣縮、維持關節(jié)及韌帶活動度,應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或被動活動。在按摩痙攣性肢體時手法要輕,從而降低神經肌肉興奮性,使痙攣的肌肉得到放松[2]。但在弛緩性癱瘓按摩手法上就要適當加重,以便刺激神經活動的興奮性。每次按摩5-10 min,在每日2次的肢體被動活動時,要按關節(jié)活動的方向和范圍做被動運動,一般先活動大關節(jié),再活動小關節(jié),幅度從小到大。痙攣性癱瘓肢體活動要緩慢,弛緩性癱瘓肢體勿過度牽拉,以防肌肉和關節(jié)損傷。肌力在Ⅱ級以下者,應鼓勵病人自己活動。癱瘓肢體功能訓練時引導病人用意識對患肢發(fā)出沖動,使癱瘓肢體的肌肉收縮。反復訓練,促進神經傳導功能恢復,達到上肢可舉起,下肢可站立和行走。指導病人用健肢替代患肢的方法,如右側肢體癱瘓時,可練習用左手吃飯、寫字、取物;穿上衣時先穿患肢再穿健肢,脫衣時則相反,來提高患者生活處理能力。對于失語病人要進行語言訓練,從單字、單詞發(fā)音再到短句、短語的講述。
3 護理體會
對于高血壓性腦出血,只要早診斷,選擇確切適應證,及時手術治療。術后采用科學、嚴密、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促進腦功能恢復,降低致殘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護理的過程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只要我們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3],給予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護理,將對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秋萍,范秀珍,高麗紅.內科護理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363-367.
[2] 尹娣勤.腦血管意外的康復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1,(10).
[3] 王玲,付秀芳,王慧慧.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