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等
【摘 要】 目的 探討應用護理風險管理方法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方法 對2013年心血管內科住院的1000例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進行靜脈炎風險管理,采取相應的靜脈炎預防、緊急處理措施,護士長跟蹤評價,及時改進護理措施等方法。結果 1000例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通過靜脈炎的護理風險管理,根據(jù)美國靜脈輸液協(xié)會制訂的靜脈炎報告分級[1],發(fā)生Ⅱ度靜脈炎的1例,Ⅲ度靜脈炎的2例,達到了風險管理目標:年度內應用靜脈留置的患者發(fā)生靜脈炎病例≤5例。結論 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進行靜脈炎風險管理,采取相應的靜脈炎預防、緊急處理措施,護士長跟蹤評價、及時改進護理措施等方法,可大大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費用。
【關鍵詞】 風險管理;靜脈留置針;靜脈炎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護理風險是指在醫(yī)療護理過程中可能發(fā)生護理目的之外的危險因素,這種因素雖然存在,但是不一定會造成后果。護理風險管理就是對病人、護理人員可能產(chǎn)生的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采取正確決策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2012年我科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共發(fā)生靜脈炎14例,其中因發(fā)生靜脈炎而投訴1例。2013年我科將應用留置套管針的患者進行靜脈炎的護理風險管理,制定靜脈炎預防、緊急處理措施,護士長跟蹤評價,并及時改進護理措施,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護理方法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12月對于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靜脈炎的發(fā)生列為護理風險項目,對1000例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進行靜脈炎的風險管理,其中應用微量泵持續(xù)泵入藥物的為700例,每日常規(guī)輸液后生理鹽水封管的300例。
1.2 方法 對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進行靜脈炎風險管理,采取相應的靜脈炎預防、緊急處理措施,護士長跟蹤評價,及時改進護理措施。
2 風險管理
2.1 制定靜脈炎風險管理措施
2.1.1 加強無菌觀念和技術能力,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2.1.2 選擇適宜的血管、穿刺針型號及部位。選擇合理的血管和穿刺針型號可以減少對血管壁的機械性刺激,盡量一次性穿刺成功,不要反復穿刺。避開肘窩手腕關節(jié)處,患肢不允許穿刺,盡量避免在下肢進行穿刺。
2.1.3 掌握血管活性藥物的名稱、藥理作用、劑量、輸注的方法及不良反應,根據(jù)藥物的性質選擇穿刺方法,如果外周靜脈穿刺有困難的或輸入血管活性藥物、強刺激性藥物時盡量選用深靜脈置管。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履行告知義務,告知選擇深靜脈穿刺的必要性,以及選擇靜脈留置針給藥發(fā)生靜脈炎的可能性,簽署靜脈用藥告知書。
2.1.4 靜脈輸液過程中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和速度,了解藥物的藥理特性、使用方法及配伍禁忌。刺激性強的藥物做到先輸、慢輸。
2.1.5 輸液過程中注意觀察局部有無紅腫或疼痛,嚴防藥物外滲。避免局部組織受壓影響血液循環(huán)。
2.1.6 充分評估藥物性能,對易引起靜脈炎的藥物用藥前即應用水膠體敷料貼敷,預防靜脈炎的發(fā)生。輸液結束時應用10ml生理鹽水沖管,以減少藥物在血管局部存留時間,降低對血管刺激,如可達龍、多巴胺等。
2.1.7 掌握正確的封管技術,按規(guī)定3-5天更換留置針,每次輸液前檢查留置針是否通暢,有無紅腫、疼痛,如留置針出現(xiàn)異常須立即更換。
2.1.8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讓其了解有關藥物的護理知識、常見并發(fā)癥及其預防,保護穿刺部位干燥、清潔,防止穿刺點感染、蔓延等,做好感染控制。
2.2 發(fā)生靜脈炎的緊急處理
2.2.1 如發(fā)現(xiàn)靜脈炎立即停止輸液,拔出針頭,更換部位重新穿刺。指導患者靜脈炎一側肢體減少活動,并用肢體抬高墊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利于血管修復。沿靜脈走形方向粘貼靜脈炎貼或應用酒精、硫酸鎂每日兩次交替濕敷[2],神燈照射每日兩次。
2.2.2 癥狀一般在3天左右應有改善,若無改善應通知醫(yī)生進行評估有無細菌感染。
2.3 設定風險管理目標 年度內應用靜脈留置的患者發(fā)生靜脈炎病例≤5例。
2.4 跟蹤評價
2.4.1 制定靜脈炎護理風險跟蹤評價表,護士長每日對療區(qū)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跟蹤檢查,如發(fā)生靜脈炎應記錄在評價表內,并分析靜脈炎發(fā)生的原因,預防靜脈炎措施是否落實到位,提出整改意見。
2.4.2 每月對靜脈炎的發(fā)生情況進行匯總,不斷改進預防措施,如其中1例II度靜脈炎的患者,每日只有2瓶輸液,按照我科常規(guī)輸液順序先輸入西藥再輸中藥,患者靜脈留置套管針5天拔針后發(fā)生靜脈炎。由于中藥的PH值無標識,不能證明是否是因為后輸入中藥,血管內藥物留置時間長造成的,但其他原因又不能解釋靜脈炎的發(fā)生,因此,我們將中藥改為先輸,西藥后輸,此類患者再無靜脈炎的發(fā)生。
3 結果
1000例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通過靜脈炎的護理風險管理,采取相應的靜脈炎預防、緊急處理措施,護士長跟蹤評價、及時改進護理措施等方法,發(fā)生II度靜脈炎的1例,III度靜脈炎的2例,大大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費用,達到了風險管理目標:年度內應用靜脈留置的患者發(fā)生靜脈炎病例≤5例。
4 結論
對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患者進行靜脈炎風險管理,可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減少患者痛苦。
參考文獻
[1] 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J Intraven Nurs,2000,23(6S).
[2] 閆海平,周翠香.硫酸鎂酒精交替外敷治療胺碘酮所致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全科護理,2011,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