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峰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出血。主要表現(xiàn)為嘔血和黑便,常伴有血容量減少引起的周圍循環(huán)衰竭,嚴重導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病人的生命,本病是臨床常見的急癥,老年人伴有生命器官嚴重疾病的病人的死亡率最高[1]。目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越來越多,并給人們的健康及生活質量帶來的及大的影響,經過筆者多年的臨床經驗,在此探討上消化道出血的預防、護理與預后。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預防;護理;預后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8-0225-02
1、上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病機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為消化性潰瘍、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急性胃黏膜損害、胃癌等。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居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出血量多而兇猛,由于門靜脈回流受阻,門靜脈高壓,致使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而出血。急性胃黏膜損害包括急性糜爛性胃炎和急性應激性潰瘍兩種疾病,二者都可使胃黏膜損傷,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
2、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
以胃和十二指腸潰瘍?yōu)檎T因的比例最高,而導致此病發(fā)生的原因又多與人們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比如不遵醫(yī)囑長期大量服用可的松、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這些藥物會促使胃酸分泌旺盛,導致胃黏膜屏障損害,引起急性潰瘍的形成,或使已有的潰瘍活動化而誘發(fā)大出血。
另外,處于嚴重、損傷、大手術之后及胃切除術、門脈高壓癥、糜爛性、肝腫瘤等也可引起出血現(xiàn)象.
3、上消化道出血的預防
該病多發(fā)于冬季,在冬季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氣溫突變之時。飲食上可按時就餐,饑飽有時,寒溫適度。食物以易消化、富營養(yǎng)及少渣滓為宜,食物烹調上細軟些,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戒煙、酒,禁食辛辣、香燥、油煎之物,以防噪熱動火。
4、上消化道出血的家庭急救
當發(fā)現(xiàn)有人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時,應先實施家庭救護,以穩(wěn)定病人的病情,同時向“120”求救。不斷安慰病人,病人取平臥頭低腳高位,可在腳部墊枕頭,與床面成30度角,這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臟,首先保證大腦的供血。臥床的病人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避免出血的發(fā)生。
5.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與預后
5.1一般護理出血時病人囑平臥位,當患者出現(xiàn)嘔吐時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或誤吸,必要時用負壓吸引器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血液或者嘔吐物,達到保持呼吸道通暢后,給予吸氧,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加強保暖措施。
5.2心理護理對于急癥患者,應密切觀察患者有無情緒緊張、恐懼或悲觀、沮喪等情緒,特別是慢性病反復出血者,恢復差的患者,及時觀察患者有無過激的情緒,避免病情加重,及時安慰患者。
5.3止血護理:
5.3.1雙氣囊三腔管壓迫止血此護理是胃底及食管中下段止血是搶救食道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最有效的搶救方法。①使用時,先充滿氣囊后,觀察出血是否停止,若出血未止,再行充食道氣囊,胃氣囊充氣150-200ml,至囊內壓約50mmHg,使胃囊壓迫胃底曲張靜脈,重量確保0.5kg,若出現(xiàn)管子脫出,應立刻放出囊內氣體,防止氣囊進入喉部、食道,導致窒息。②為使胃囊與胃底粘膜分離,約每8-12h放一次氣,并放松牽引一次,進而使局部受壓粘膜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防止缺血壞死的發(fā)生。為使管道通暢,用生理鹽水每2h沖洗一次,以免造成血塊阻塞。③置管72h內若出血未止,可適當延長置管的時間。出血停止,可放氣,觀察24h,觀察胃管內無血性內容物或無排黑便,方可拔管。
5.3.2藥物止血現(xiàn)臨床上首選止血藥是立止血、洛賽克、止血敏、西咪替丁、止血芳酸、維生素K聯(lián)合使用。也可使用凝血酶、泮托拉唑鈉、奧曲肽、聯(lián)合治療 [2],目前主張使用硝酸甘油,協(xié)助降低門脈高壓,有效減少垂體后葉素引起的不良癥狀,垂體后葉素的副作用較大,容易出現(xiàn)腹痛、排便感,血壓升高等癥狀,應密切觀察血壓變化,冠心病、心肌梗的患者禁用。
5.3.3內鏡止血內鏡下止血是現(xiàn)臨床上最常見的止血方法:①內鏡下局部噴灑凝血酶、孟氏液等,可立即止血。②局部注射硬化劑或血管收縮藥:內鏡下止血用腎上腺素1/10000稀釋后,注射于出血灶四周粘膜,可達到暫時止血的目的,之后局部注射1%四烷基硫酸鈉閉鎖血管。③對于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硬化治療,應用聚桂醇注射液3-6次使曲張靜脈完全消失。術后兩天內可能出現(xiàn)劇烈的胸骨后疼痛,疼痛加重時可口服利多卡因稀釋液止痛治療。若發(fā)現(xiàn)發(fā)熱超過2天的患者,考慮是在手術過程中感染,以判定是否用抗生素治療[3]。
5.4預防性:大量出血的病人,容易出現(xiàn)各類感染,應定期按時消毒病房、保持室內清潔,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幫助患者溫水擦浴每日一次,翻身拍背2h一次,鼓勵病人自主咳嗽,定期按摩,避免出現(xiàn)褥瘡。
5.5飲食營養(yǎng):①潰瘍病人,無活動性出血者,可清淡飲食及無刺激性、溫涼的流質飲食。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病人,可食高熱量、高纖維素半流質飲食,必須在止血后1-2天,防止腹水與肝性腦病的發(fā)生,不可食入過多的鈉和蛋白質,③老年人適宜吃高蛋白、富含纖維素、低脂肪、低糖的食物,適量即可。④合并腦出血病人,多因迷、高熱、感染等,導致消耗能量增加,應鼻飼給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低脂流食。
5.6預后:
多數病人經過止血后約15%至20%病人持續(xù)出血或反復出血,提示死亡危險性高增高。持續(xù)或反復出血的主要相關因素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生命器官嚴重疾患,如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腦血管意外等:出血大量或短期內反復出血: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內鏡下見暴露血管或活動性出血的消化性潰瘍。
6.結論
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病急劇、病情危急、出血量較大,相關的并發(fā)癥較多,容易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及臟器衰竭,危及人的生命,護理是有效協(xié)助診治本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護理工作中應盡量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密切觀察病人病情有無變化,應及時、準確達到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及病人心理健康、病情的治療,可盡量減少再次出血的機率,有效提高治愈率,減少死亡率,為此達到患者身心的健康與康復。
參考文獻:
[1]尤黎明 吳瑛 內科護理學 第四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
[2]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510
[3]陳文彬,潘祥林.診斷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