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靈
【摘要】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在各地開展實施,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積極地參與、勤于思考、敢于探究以及動手實驗等,同時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盡可能地使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技能,有助于學生自覺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再者,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揭示自然規(guī)律,因此物理實驗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然而,現(xiàn)階段新課改實施過程中,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下面對新課程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對如何進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指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6-018-01
1. 新課程下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沿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式
現(xiàn)階段某些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實驗處于被動狀態(tài),致使學生對物理實驗教學缺乏興趣。
1.2物理實驗教學形式單一
當前物理實驗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演示實驗還未能有效地開展,而要使學生成為實驗的主人,讓教師擔當實驗的策劃者,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完成實驗內容。
1.3未能對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
當前許多教師未能對教學資源有效運用且未將生活實踐與相關的物理知識有機地結合,且實驗缺乏問題性、趣味性、應用性以及探究性,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消極地影響。
2. 解決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
2.1轉變實驗教學方式,滿足新課程的要求
在實驗課教學中可以適當?shù)霓D變教學方式,對于簡單地實驗,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所需的器材與教師共同完成實驗課。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互相交流,應根據(jù)實驗課的需求定期對實驗室開放,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
[案例]“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實驗: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帶實驗所需的器材,白紙、一塊方木板、橡皮條、刻度尺、三角板、五至六個圖釘以及細繩套兩個,彈簧秤可以由教師提供;其次,明確實驗目的和原理,即驗證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合成時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同時通過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圖像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以及得出結論的能力,原理是使F1、F2的作用效果以及F*的作用效果都讓橡皮條伸長到某點,即F*為F1、F2的合力,然后做出F*的圖示,緊接著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法則作出F1、F2的合力F,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之內比較F*、F,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最后,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歸納總結,由教師進行點評,補充漏點,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如果兩次橡皮條的伸長長度完全相同,能不能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為什么每次實驗結點的位置始終不變,反映了物理學怎樣的思想方法?
2.2 豐富實驗教學方式
現(xiàn)階段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要豐富實驗教學的形式,剔除單一和被動式的實驗教學方式,注重對物理實驗的探究和設計,培養(yǎng)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和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技能。
[案例]“游標卡尺的使用”實驗:首先,教師介紹使用方法、測量原理,并對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游標卡尺熟悉讀數(shù)的方法;其次,由教師進行講解,需要通過游標更準確地量出“0”刻度與左側刻度之間的距離,即游標對準刻度*X,注意還要讀準有效數(shù)據(jù);最后,由學生進行講解,比如對于20分度游標卡尺,20格對應的長度是39mm,即每格1.95mm,游標上每格比主尺上每兩格小X=0.05mm,即準確度為0.05mm.
2.3增加對現(xiàn)有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地開發(fā)利用,要注重對探究性實驗的應用和探索,盡可能的增強實驗的問題性、趣味性、應用性,將實際生活與物理實驗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4]。
[案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實驗:首先,理解和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時了解牛頓第三定律在生活以及生產中的運用,并且能運用牛頓第三定律解決某些問題或者解釋某些現(xiàn)象;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實驗探究以及討論交流等形式進行實驗教學,比如:放在桌子上的書、用腳踢球以及騎自行車時腳踏板與腳之間相互作用力等等,學生可以自主思考或者進行討論,對生活中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解釋:放桌子上的書受到桌子對它的支持力,同時書對桌子有壓力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常見的,在實驗課教學中通過情景再現(xiàn),使實驗課教學凸顯趣味性、問題性以及應用性;最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課后思考:人拉車、車也拉人,根據(jù)牛頓第三定理,這兩個力相等,為什么車能向前走?這種現(xiàn)象和牛頓第三定理是否矛盾?或者是讓學生聯(lián)想拔河比賽,并讓學生解釋拔河比賽到底比的是什么?
3.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新課程條件下,對當前實驗教學面臨的問題進行清楚地認識,在轉變實驗教學方式、增加對現(xiàn)有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以及豐富實驗教學形式的基礎上,高效地開展物理實驗教學。
[ 參 考 文 獻 ]
[1]楊心靈.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演示實驗的開展[J].新課程學習(下),2011年04期.
[2]楊繼東.高中物理“探究與設計”實驗教學模式初探[J].湖南中學物理,2010年02期.
[3]高世金.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年08期.
[4]李芳會.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