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入蜀旱程記》箋注(中)

      2014-06-09 20:03:50愚人
      文史雜志 2014年3期
      關鍵詞:建始縣巴東縣恩施市

      愚人

      十里 渣各石:有店可宿,煙火數(shù)十家,山溪流急。

      [愚注] 疑似今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zhèn)花果石村,在318國道邊,此地318國道與滬渝高速并行。

      十里 郎坪:市大可宿,買物則艱。時當五月,雨后泉發(fā)水漲,甚大,路為沖刷,橋梁打壞。行客煙幫多在此阻水,二百余人困。出場口即過郎坪河也,一名郎水河,水深數(shù)尺。

      [愚注] 今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zhèn)榔坪村西三里,臨榔坪河,而非今榔坪鎮(zhèn),在318國道邊。此地山洪經(jīng)常爆發(fā)。

      三里 茶店子

      [愚注] 今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zhèn)茶店子,318國道穿茶店子。

      四里 花橋河:人戶數(shù)家。

      [愚注] 今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zhèn)花橋。

      三里 關口丫:上大山坡行,一帶盡系碎石砂路,草木蓊蔚。無飲食,下坡一里方有飯店一。

      [愚注] 今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zhèn)關口埡村,北距滬渝高速關口埡隧道一里,南距滬蓉高速半里。

      三里 奈子溝:三四家人,有飯店,有小石橋一。交四川巴東縣境。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鐵上坡,非“四川”巴東縣也,作者誤??及蜄|縣沿革,漢末劉璋置巴東郡,治所在魚復(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管轄包括今巴東縣及夷陵在內的整個三峽地區(qū),故北朝酈道元《水經(jīng)注》引三峽民謠云:“巴東三峽巫峽長”。關羽荊州敗歿,孫權進踞夷陵及峽中秭歸、巫山,并江南巴東與建始。蜀漢章武二年,劉備沿江進至宜都,南岸五溪蠻夷起兵響應,備尋敗績于猇亭(今宜昌市長江南岸宜都市,江對岸為宜昌市猇亭區(qū),此猇亭區(qū)在長江北岸,非劉備敗逃最初的起點夷道),遂引還魚復。備退兵后,權復進踞三峽中巫山縣,南轄建始、巴東之地,終三國末,今巴東縣區(qū)域當屬東吳。隋唐至兩宋,巴東縣方屬歸州(今宜昌市秭歸縣),為兩川所轄,兩宋歸州屬夔州府路(治所重慶)。元劃入湖廣行省,明清因之,屬湖廣彝(夷)陵。

      五里 汪家?guī)X:上坡路,有三四家人戶。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王家?guī)X村。

      三里 巴巴鋪:有三四處飯店。

      七里 四渡河:下坡路,由宜到川只有郎水河及此河二處。行人早有戒心,每遇山水漲,則阻人行。水陡而急,難以徒涉。在前有舟渡人,后廢舟修橋,現(xiàn)在橋為水刷去。余過此時,雖阻洪水,然水僅沒肩。從上游山邊樹叢中之小徑,蛇行至水淺處,山路逼仄,泥滑難行。攀藤援木,萬一失足,則跌入懸?guī)r矣。有土人裸體接行李迎客,保險送渡過岸。每一土人索錢二十文,每挑行李加錢二十文,轎則索費一百文,或二百文。眾手擎竿而渡,過河上岸,有店可宿,過此河后大家相慶矣。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泗渡河,為宜昌到萬縣途中最險處之一。四渡河為清江支流,在此地與滬渝高速交,交處有號稱世界第一公路懸索高橋——四渡河大橋,全長1105米,橋面距谷底河面560米,遠望如一支筷子,橫在萬山叢中。

      十五里 天門坡:石級寬大油滑,易跌。坡在山頂,自河邊至此,均上坡行,共計十五里。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葉家坡村,附近有鐵礦。

      五里 劉家坪:店穢。

      四里 二磴巖:由山腳至此,凡上石梯八百步,且石路轉折處甚多,皆偏巖,九折坡不過如是。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二磴巖村,循四渡河由四渡河大橋南行五里。

      八里 太平店:有店可宿。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太平店村。

      六里 花柳街:可宿。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花櫟樹,沿052鄉(xiāng)道從太平店至此。

      七里 上柳坪:一路皆坡,然平坦而緩。距野山關五里可宿。飯食粗糲,有如糟糠,沙石不能下咽。有粗糕可啖。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上李坪村。

      五里 野山關:路平,又云勸農廳在此發(fā)力錢。宜昌應每名發(fā)二千六百文,在此發(fā)六百文。銀價每兩售錢九百文。有煙膏局及防、勇、汛廳,電報局分縣署。川中土商必經(jīng)之局卡,亦自宜昌數(shù)日以來僅見之大市也,人戶二百余家。入場向右行方合入川之路,有售鮮肉及豆腐干者,然向料(四川方言:作料)尚無購處。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山關鎮(zhèn),滬渝高速與318國道交會于該鎮(zhèn),東通滬渝高速上之金龍隧道之野山關隧道段,明代野三關被稱為野廂關(《讀史方輿紀要。湖廣行省四》)。北宋寇準曾任巴東令,于此處勸農,野三關才開始有了農耕??軠试伆蜄|詩:“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可能指的是野三關。從此以后,野山關逐漸發(fā)展成西南陸路咽喉,川渝鄂物資集散地,號為“蜀口”。

      八里 張家村:上坡路,一二家人。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清太坪鎮(zhèn)竹園坪村。

      五里 風木村:三家人。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清太坪鎮(zhèn)黃土溪村。

      五里 石馬嶺:二三家人。

      四里 孫家丫:三四家人。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清太坪鎮(zhèn)下思陽附近。

      三里 苦桃溪:三五家人,有瓦蓋之小木橋一。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清太坪鎮(zhèn)千洞坡附近。

      四里 堰塘灣:從苦桃溪上山,行上一千五百級石梯,一路直線,對上不甚陡。有二三十家人,可宿。沿途茶水方便。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堰塘灣。

      八里 侯家丫:下坡行,三四家人。

      七里 支井河:自侯家丫下坡,凡下二千數(shù)百石級之大山坡。數(shù)步一轉,折陡如立壁。心意驚悸,目不敢旁注。輿中人步行,否則將傾墜出矣。支井河乃一山溪,有瓦房,蓋木欄桿之小木橋一,人戶三四家。過橋即上大山坡,凡二千步石梯,直到卡門。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支井河,支井河流經(jīng)該村,附近有318國道上號稱世界跨度最大的支井河拱橋,主橋跨度430米。

      五里 卡門:大山坡,四五家人。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馬子嶺附近。

      二里 水洞坪:上下坡路,有茶飲。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水洞坪,在318國道邊。

      五里 紅砂堡

      三里 木果壩:有人戶。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水谷壩村,在318國道邊。

      五里 長林杠:十余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長嶺崗村,在231省道邊。

      五里 大支坪:上下大山坡,有十數(shù)家飯店。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

      八里 野山壩:上大坡行,有十余家戶口。野山關即由此處移去者。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野三壩。

      三里 野山河:自野山壩二里許,下大級,甚陡。過圓洞石橋一。自宜昌來未見之石橋也。上橋之石階,凡三十,坡亦陡。過橋上大坡,凡一百步到野山河,有幺店(四川方言:小旅店)二家。人煙稀絕。自宜昌入川之道,惟此棧難行,因上下大山,凡八上八下,石磴油滑,行李宜注意。支路太多,常有失事者,又無加班可覓,且在萬壑之中。米飯紅惡,砂石相雜。凡過此者,須自家多備路菜,否則一野蔬,萬錢難購也。一帶桐子樹甚多,出桐油。過石橋即建始縣界。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高坪鎮(zhèn)與巴東縣野三壩鎮(zhèn)界野山河與318國道交會處,野山河懸索大橋橫跨野山河,彩虹飛深谷,風景殊好。

      四里 董家丫:自野山河來,上一千石級之大陡坡,始到山頂。有地方官之德政碑。地勢險要,有二十余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高坪鎮(zhèn)董家埡,此段行程屬于施宜古道的一部分,因修筑318國道對古道破壞很大,至今僅剩下石碑。

      五里 麻札坪:二家人戶,無飲食。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高坪鎮(zhèn)麻札坪,今已發(fā)展成交通要沖,在滬渝高速邊。1968年-2000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所與古人類所在麻扎村“巨猿洞”發(fā)掘出距今200萬-250萬年前的古人類齒化石和石器、骨器,被定名為“建始人”,建始人的存在年齡早于“非洲母親”。

      五里 唐巖頭:路平,可步行,有三四戶人。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高坪鎮(zhèn)塘溝附近,在滬渝高速邊。

      五里 廣福橋:市街尚大,可宿,路亦平短。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高坪鎮(zhèn)黃連溪附近,西北有石柱觀名勝,南朝盛弘之《荊州記》:“巴東有一折柱,孤直。高三丈,可十圍。相傳云是公孫述樓柱,枯而不朽”。

      七里 石牙子:人戶多,亦可宿。自宜至此,夏涼無蚊。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高坪鎮(zhèn)石埡子村,在318國道邊。

      三里 長巖屋:十家人。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高坪鎮(zhèn)大店子村附近,在318國道邊。

      五里 燈草灣:十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紅巖寺鎮(zhèn)燈草灣,在318國道邊。

      十里 落水硐:二十家人,可宿。過瓦蓋木欄之橋一。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紅巖寺鎮(zhèn)落水洞,在318國道邊。

      三里 土魚河:人戶二十家,有飯店,又過一木橋。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紅巖寺鎮(zhèn)土魚河,在滬渝高速邊。

      七里 鐵匠坳:十家人。

      八里 紅巖寺:百余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紅巖寺鎮(zhèn),318國道穿鎮(zhèn)而過。紅巖寺地形較平坦,是一個農業(yè)區(qū)。

      十里 清黍林:數(shù)戶人。

      五里 崔家橋:恩施縣屬,戶口數(shù)百,棧房尚好,有泡菜、向料(前注:作料)。換銀,發(fā)刀錢,銀價每兩合錢九百六十文。庫平加一,又有分司。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崔家壩鎮(zhèn)。崔家壩是一個大壩子,人煙稠密,故清末以來較巴東建始諸縣繁榮。至此,旅行進入恩施州。

      五里 梔子嶺:過太平橋,二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崔家壩鄉(xiāng)梔子嶺村。

      二里 幺牌:二十家人,有新修之店可宿。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崔家壩鄉(xiāng)腰牌。

      二里 斑竹林:有飯店三家,夾道皆竹。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崔家壩鄉(xiāng)斑竹園村。

      五里 新塘:有茶水。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崔家壩鄉(xiāng)新坰坪。

      七里 鴉鵲水:尚大,可宿。以上數(shù)十里路尚平坦,但飲食難覓。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崔家壩鎮(zhèn)鴉鵲水。

      五里 焦莊:一家人戶。自此后蚊蟲甚多,米色亦從此漸好。萬(縣)一帶之糖食極貴,水亦珍重,香醪甚多,蛋價廉。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南里渡河鄉(xiāng)焦莊,傍鴉鵲水溪,在318國道邊。

      十里 南里渡:下坡行,至此過河,有舟二只,每人給錢二枚上岸。上小坡,行數(shù)十步,有店,即南里渡,地名也,可憩。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南里渡河鎮(zhèn),傍鴉鵲水。自鴉鵲水至南里渡,山勢重疊,峽谷森森。

      七里 雙樹門:自南里渡上坡行,四里有幺店,可宿。又三里,至雙樹門。人戶二家。

      五里 張家溝:十家人,出鴨蛋。

      八里 代家店:三四家人。

      七里 橋頭壩:有溪橋,橋石為水刷去,涉水過溪。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南里渡河鄉(xiāng)橋頭壩。

      八里 熊家?guī)r:市尚大,場口有破廟,塑關帝像,屋漏淋雨。從此盡下坡,路直,有三十里遠方止。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南里渡河鄉(xiāng)熊家?guī)r。

      七里 饒家灣:數(shù)十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南里渡河鄉(xiāng)饒家灣。

      八里 雞心場:有數(shù)十家人,可宿,然店臭穢。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縣龍鳳鄉(xiāng)雞心店,在滬渝高速邊。

      七里 石子路:一二家人,左路通施南府。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縣龍鳳鄉(xiāng)大十字路。

      十里 太陽坡:甚陡,有人戶一家。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縣龍鳳鄉(xiāng)太陽坡村。

      五里 小龍?zhí)叮簲?shù)十家人,可宿。過小龍?zhí)?,河水淺,可涉。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縣屯堡鄉(xiāng)小龍?zhí)叮浇忻鞒沁z址。

      三里 大龍?zhí)叮哼^小龍?zhí)逗尤?,由小路行,到大龍?zhí)?。如雨后水大,則小路不可行。到大龍?zhí)哆^河,有舟數(shù)只,舟形頭尾尖昂。當水小時,涉小龍?zhí)抖^大龍?zhí)叮山萋芬欢?。水大則由大路到大龍?zhí)?,多行五里路?/p>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xiāng)大龍?zhí)?,傍清江。沿清江溯流上,附近有著名的清江大峽谷,全長108公里,號稱亞洲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峽谷,雄秀絕于人寰。

      五里 豬圈門:過大龍?zhí)逗由仙狡?,行至此,人戶十家。道旁多奇石,甚巨。地方官出有示諭,募人捕虎。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xiāng)豬圈門,北距318國道一里。

      五里 石廟子:三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xiāng)石廟,在318國道邊。

      五里 新開路:數(shù)家人。

      十里 爛泥壩:數(shù)家人。

      五里 黃草坡:上大長坡行,三四家人,有虎。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xiāng)黃草坡,在318國道邊,傍土魚河。

      五里 大興廠:上大坡行,二家人。

      五里 沙子門:上大坡至此,十家人,可宿。此五里之山坡陡絕,凡九折方可上去。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xiāng)沙子門。

      十二里 羅針田:市尚大,可宿。人戶數(shù)十家。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羅針村。

      三里 河邊:上下濫坡三里,到河邊。溪流甚小,支長木為橋,有欄桿,又新修之石橋尚未竣工。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xiāng)大竹園附近,溪水南注車壩水庫。

      二里 頭等巖:上坡行,數(shù)家人。

      三里 半邊坎:上坡行,二家人。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xiāng)坎家村,在車壩水庫附近。

      五里 麥天(田)灣:上山路,一家人。

      五里 石板頂:交利川界,二家人。自河邊至此,盡系上山路,然無羅針田以上之坡陡。從此后盡下十五里之坡路行。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團堡鄉(xiāng)石板嶺村附近。

      十二里 關口:下坡路,一家人。

      三里 長坎:下坡路,二十家人。

      [愚注] 疑似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團堡鄉(xiāng)長慶村附近。

      五里 高橋:下坡路,一家人。

      三里 四方洞:一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團堡鄉(xiāng)四方洞村,在318國道邊。

      七里 高樓牌:一家人。

      八里 下馬溪:十余戶人,可宿。一帶平衍。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團堡鄉(xiāng)下馬溪,在318國道邊。

      七里 唐寶寺:街尚大,一百余戶人,可宿。利川縣屬,土沃地腴,禾苗豐秀。場外有廟,沿途多穿心店家。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團堡鎮(zhèn)老城區(qū),團堡鎮(zhèn)新城區(qū)圍繞318國道兩側,老城區(qū)位于新城區(qū)南一里。老城區(qū)因石龍寺得名,俗稱團堡寺。石龍寺始建于明洪武初,是湖北省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然經(jīng)清代兩次火焚和挪作他用,以及戰(zhàn)亂與“文革”破壞,實際保存的文物不多。團堡鎮(zhèn)坐落在一塊面積較大的山間平原上,附近風景點甚多。團堡鎮(zhèn)昔為土家族大姓冉氏所踞。

      [愚注] 穿心店是古代一種貿易場所,兩邊設店鋪經(jīng)商,中間有一條街,街的兩端設柵子門,晝則將柵子門打開,夜則關閉。至今川、鄂西、滇、黔、陜西漢中一帶仍然保留不少以穿心店命名的老地址。

      (下期續(xù)完)

      猜你喜歡
      建始縣巴東縣恩施市
      小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課題(2021年9期)2021-07-12 12:58:41
      托起人民的“健康夢”——巴東縣衛(wèi)生計生工作“十二五”回眸
      學習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2
      淺談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fā)——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壩鄉(xiāng)小溪村為例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54
      一半老師,一半娘親——記湖北恩施自治州建始縣官店鎮(zhèn)張錦梅扎根深山教書育人36載的感人事跡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52
      產業(yè)鏈上黨旗紅——巴東縣黨組織引領產業(yè)發(fā)展掃描
      學習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0
      山區(qū)貧困縣促進市場主體發(fā)展的對策——以巴東縣為例
      學習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08
      著力“硒”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以建始縣為例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50
      恩施市基層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工作的對策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50
      “十三五”畜牧業(yè)發(fā)展的對策——以建始縣為例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2
      對“十三五”現(xiàn)代農業(yè)規(guī)劃的思考——以巴東縣為例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2
      中宁县| 南京市| 仁化县| 昭觉县| 华蓥市| 宝坻区| 平罗县| 五大连池市| 新丰县| 周宁县| 邵阳市| 沙坪坝区| 衡阳市| 益阳市| 莱芜市| 方城县| 南城县| 乐至县| 德庆县| 湘乡市| 辽宁省| 时尚| 定结县| 醴陵市| 通化市| 驻马店市| 伊春市| 瑞丽市| 桂林市| 梅河口市| 甘孜| 会同县| 朔州市| 那坡县| 丰镇市| 宝应县| 蒲城县| 缙云县| 平乐县| 茶陵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