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曙巒
明年,北京、上海等19個大城市的小學要全部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xiàn)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教育部網(wǎng)站的消息稱,19個大城市今年要制定完善進一步規(guī)范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方案。
從表面上,就近入學是一個非常公平的政策,這一政策足以保證每一個孩子都進入離家最近的學校。但不幸的是,看似公平的政策背后,卻隱藏著極大的不公。畢竟在當前,不同的片區(qū)意味著不同的學校,而不同的學校意味著教學質(zhì)量的不同。如此一來,因為戶口、住地的不同,孩子們就要進入質(zhì)量不同的學校。對于那些片區(qū)里只有差學校的學生來說,進入差學校就成了他們的宿命。對他們來說,公平安在?
長期以來,就因為校際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家長們才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擇校。為了讓孩子享受到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家長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拼錢有的拼權(quán)有的拼人……拼來拼去,拼得“擇校熱”高燒不退??上攵灰kH之間的差距客觀存在,只要校與校之間的教學質(zhì)量仍不相同,那么“擇?!本筒粫K止??梢灶A料的是,隨著就近入學政策的實施,家長又多了一項可拼的東西,那就是戶口——只要有了好的學區(qū)戶口,孩子就能進入好學校。為了寶貴的戶口,家長們肯定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有的去買學區(qū)房,有的將孩子的戶口遷入親友家里……對戶口的爭奪,實際上就是對好學校的爭奪。
在筆者看來,要想真正解決“擇校熱”,可行之道不是劃片就近入學,而是均衡教育資源,均衡師資力量。也就是說,要縮小校際之間的差距,通過實施教師流動制度,讓各個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