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生代農民工媒介形象及其話語權的建構淺探

      2014-06-13 01:58:21匡小娟
      新聞世界 2014年4期
      關鍵詞:媒介形象新生代農民工人民日報

      匡小娟

      【摘 要】本文以《人民日報》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為研究對象,從報道數(shù)量分布、體裁、立場等方面進行編碼、量化,力求總結媒介對這一新群體的媒介形象及其話語權報道的現(xiàn)狀,分析報道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為大眾媒體、受眾等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態(tài)度、認識、交流提供實踐范式。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 人民日報 媒介形象 話語權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隨著中國工業(yè)化以及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產業(yè)工人的主體,他們的利益訴求與老一輩的農民工相比變得多元化。因此,如何更好地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生產生活,展現(xiàn)他們的精神面貌及整體形象,表達他們的利益訴求,已成為我國主流媒體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人民日報》是中共中央的機關報,是主流政治話語的重要窗口。通過分析《人民日報》中新生代農民工的形象,有助于探討大眾媒介對新生代農民工媒介形象及其話語權的表述,客觀公正地維護這一新生代群體的媒介形象及話語權,能夠合理引導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認同、權益保障、就業(yè)問題、文化教育等利益訴求,為大眾媒體、受眾對這一群體的態(tài)度、認識、交流提供實踐范式。

      二、《人民日報》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報道內容分析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進行研究,并以系統(tǒng)方式結合使用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力求使研究結果更客觀、全面、準確。在分析新生代農民工報道的形式時,采用定量分析為主,如報道數(shù)量,消息來源等;在涉及報道的內在特征時,以定性的內容分析為主,如報道的立場傾向、主體等。

      2、樣本選擇

      以江西省圖書館館藏《人民日報》2007年開始至2012年數(shù)據(jù)庫為依據(jù),通過人工檢索,共找到關于“農民工”報道547篇。為保證樣本的有效性,盡量避免遺漏,筆者對人工檢索出的文章進行綜合篩選,過濾掉那些對農民工群體泛泛概述的部分文章及一些雖提到“農民工”或“新生代農民工”的稱謂,卻僅僅是法律法規(guī)或是形勢政策一筆帶過的文章,將收集的所有報道共32篇作為研究樣本,并通過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保證編碼的科學性。

      3、樣本分析

      (1)報道以國家政策為導向。2010年1月31日,國務院發(fā)布的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yè)農村發(fā)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農民工”的提法,提出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從2010年開始,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在《人民日報》較往年有所提高。(見表1)

      另外,由于每年的3月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的時間,因此,在第一季度,《人民日報》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大大超過以前,由圖1可以看出媒介緊跟政策步伐,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對社會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2)報道的版面主要集中在經濟民生、議政建言以及新農村版塊。2010年,《人民日報》改版,但是改版前后,版塊主題并未有多大變動。由圖2可以看出,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在該報各個版面均有涉及,其中頭版有2篇,占總數(shù)的6.25%。除去頭版,《人民日報》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主要集中經濟、民生周刊版塊、議政建言版塊以及理論、新農村版塊。

      (3)《人民日報》報道以中立及正面報道為主,體現(xiàn)了媒體的傾向。由圖3可以看出,中立是《人民日報》報道的主要基調,共有21篇報道,占總數(shù)的66%。這一數(shù)據(jù)比較符合《人民日報》作為黨報所承擔的輿論引導功能,其不偏不倚的報道風格更體現(xiàn)了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其次為正面報道,對新生代農民工這一群體的新特點給予很大的肯定,如《人民日報》于2010年2月22日及23日的頭版刊登的關于新生代農民工調查的兩篇報道,就以很大篇幅向社會各界展示了這一新興群體的力量與特征,這提升了新生代農民工在社會各界的形象。

      在《人民日報》對新生代農民工少有的負面報道中,如2012年6月29日,《人民日報》連線基層版的《回不去的老家,找不到的愛情》,雖然講述的是新生代農民工的婚戀困境,從負面說明這一群體目前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但是文章是希望呼吁政府、社會解決這一問題,希望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4)報道主題緊跟時代以社會熱點話題為主?!度嗣袢請蟆纷鳛闄嗤狞h報媒體,對其他媒體具有引導作用。由表2可以看到,2007年至2012年,在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中,《人民日報》主要傾向于社會保障、生存現(xiàn)狀、發(fā)展和融入城市等議題。

      與其他媒體所展示的新生代農民工總是與災難事故、勞資糾紛、農民工犯法等議題聯(lián)系在一起不同,《人民日報》更多從政策角度,從正面的立場,意圖解決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問題,從而提出合理的解決途徑,而并非一味的揭露和抨擊。

      三、黨報視野下新生代農民工媒介形象及其話語權分析

      1、我國媒介對新生代農民工所呈現(xiàn)的標簽化形象

      一直以來,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形象,受到來自大眾媒介“標簽化”的影響。諸如城市文明的“沖擊者”形象、媒介話語權的“潛在失語者”形象等等。另外,大眾媒介在報道新生代農民工時,往往帶上“個性、不容易穩(wěn)定、愛偷懶”等中性甚至是負面詞匯,這就引導了社會大眾對新生代農民工形象的認識偏差,認為他們遠遠比不上老一代農民工。

      這些都是媒體強加于這一新群體上的標簽和符號,在媒介引導大眾輿論的社會中,我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新生代農民工形象便如大眾媒介所描繪的那樣,并不完全是真實的這一群體。

      2、我國媒介在報道新生代農民工群體時的得與失

      《人民日報》在報道新生代農民工上做出了表率,它能緊跟國家政策,配合時代步伐報道農民工,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理念;能夠彰顯人性,探析農民工的精神生活。但是,《人民日報》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也有一些不足之處,表現(xiàn)在:

      (1)缺乏報道的主動性,在構建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形象上有些被動。我國媒介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形象建構時,主要依靠政府機關、國家政策的動向設置議程。當相關政策出臺時,才能出現(xiàn)相關報道,較少出現(xiàn)原生的、自發(fā)性的關注,對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主動關注不夠。

      (2)版面突出但不深入,從體裁上看,基本都是消息或者通訊類。在內容上,《人民日報》相對于一般媒體來說,更傾向于展現(xiàn)健康積極、獨立自強的新生代農民工形象,但是,對他們生活狀況的敘述總是沿襲著外出打工、努力工作、向夢想拼搏這種慣有套路,沒有與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互動,采寫更深入的報道。在體裁上,消息和通訊類比較多。

      (3)給予了新生代農民工一定的話語空間,但空間有限。在《人民日報》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中,這一群體本身的存在感略顯不足,多數(shù)是作為被政府、社會關懷和幫助的客體出現(xiàn)。在《人民日報》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中,極少使用第一人稱或者第一被報道者的方式,而通常是作為報道客體,這樣,新生代農民工的主體身份沒有得到彰顯,新生代農民工的話語空間有限。

      四、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人民日報》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媒介形象及其話語建構的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提高大眾媒介對新生代農民工報道的主動性,為政府和公眾設置議程

      大眾媒介應該主動通過規(guī)模性報道將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推向政府和社會的議程,而不是被動的作為政府和社會原有議題的集聚和補充。大眾媒介能夠發(fā)揮輿論引導作用,主動關注這一問題,是大眾媒介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第二,提升新生代農民工在報道中的主體地位,給予他們平等的話語權

      就目前看來,《人民日報》將新生代農民工這一群體放置在官方或者學者的話語中,而對這一群體作為主體的采訪較少,導致政府和社會難以傾聽和體認其訴求。因此,大眾媒體應該給他們更多接近媒介的條件和能力,讓他們直接參與媒介傳播活動,在主動發(fā)聲中,有效維護自身利益。

      第三,深入新生代農民工生活實際,多層次多角度關注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一篇優(yōu)秀的新聞報道,不能僅僅站在對政策宣傳的立場,而應該深入實際,需要記者“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從多角度將新生代農民工置于新時代環(huán)境中,還原其真實的生活現(xiàn)狀,特別是在新時期呈現(xiàn)的問題,這樣才是對新一代農民工的真正關心。

      第四,積極建言獻策,潛移默化推進社會融合

      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問題,這是事關轉型期中國城市化成敗的核心問題之一。媒體有責任也有義務發(fā)揮自身的平臺優(yōu)勢,為這一群體說話。單靠政府機構及社會組織的推動,只能從表層上讓新生代農民工進入城市,而深層次的接納和融合,則離不開大規(guī)模的信息傳播,這一切都要靠大眾媒體。

      面對在特殊社會時期的這一群體,我們希望媒體共同致力于新生代農民工媒介形象及其話語空間的擴展,并制造出合理的公眾輿論空間,促使新生代農民工的媒介形象能擺脫“污名化”和“孤立化”而變得鮮明、立體?!?/p>

      參考文獻

      ①程艷敏,《新生代農民工的生存窘境及其對策》[J].《理論月刊》,2011(3)

      ②董小玉、胡楊,《都市類媒體中農民工形象流變研究》[J].《新聞愛好者》, 2010(20)

      ③劉俊彥:《新生代當代中國青年農民工研究報告》[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④董小玉、胡楊,《新生代農民工的大眾媒介形象建構》[J].《新聞界》,2011(2)

      ⑤薛倩,《農民工的媒介形象分析——以2003年-2010年〈陜西日報〉的報道為例》[J].《新聞世界》,2011(7)

      ⑥朱丹,《主流文化視角下農民工媒介形象建構的實證分析——以〈人民日報〉為例》[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2(4)

      (作者:江西師范大學2011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

      猜你喜歡
      媒介形象新生代農民工人民日報
      體育明星良好媒介形象對于青少年的影響
      新時期境外媒體對中國運動員形象的建構研究
      新聞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 10:59:47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21:21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yè)核心能力發(fā)展探析
      職教論壇(2016年23期)2016-11-19 09:35:20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思路
      媒體對留守兒童媒介形象的構建及受眾認知對兒童成長的影響
      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yè)選擇因素的分析
      射阳县| 北宁市| 双牌县| 滁州市| 华坪县| 宝鸡市| 大埔区| 阿克苏市| 山东| 城市| 绿春县| 嘉义县| 邵阳市| 榆中县| 山东省| 富裕县| 房产| 临沭县| 上栗县| 福清市| 沅陵县| 泰州市| 福贡县| 雅安市| 永泰县| 保定市| 陆良县| 遂昌县| 呼和浩特市| 墨脱县| 哈尔滨市| 万载县| 南涧| 璧山县| 龙井市| 确山县| 平塘县| 孝感市| 思茅市| 汉寿县|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