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厄。多求者為物所苦,多情者被情所困。愚者忙于生計,終日碌碌;智者殫精竭慮,時時郁郁。
人以自我觀照萬物,以個體欲望的滿足與否為幸福尺度,終究免不了被貪婪、嫉妒、憤怒、憂慮、悲傷等諸多情緒所網(wǎng)羅,不得掙脫。即便有短暫的快樂,亦患得患失,終期于盡。
用七情六欲織成厚繭,人們囚禁了自己,不肯釋放。
周國平說:“人生沒有一個終極背景,這一點既決定了人生的荒謬性,又決定了人的自由。”
莊子在夢中化蝶,“栩栩然”“自喻適志與”,在超脫了“自我”這個固有的概念,與自然合一的時候,他體會到了生平未有的自由與快樂。
能賦予人生意義的只有人自己,要體會生命的自由與價值,須放下個體欲望的執(zhí)念,“尋求個人與某種超越個人的整體之間的統(tǒng)一”。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從小我走向大我,從有限走向無限,是為破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