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榮卿
摘 要:
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中,就必然會牽涉到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等輔助因素,本文主要想討論有關偏旁部首的安排及其與識字寫字教學的關系等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偏旁;部首
小學教材之所以在一年級下冊、二年級上冊、二年級下冊安排偏旁,到二年級下冊安排“部首查字法”時才出現“部首”這個名稱。下面我就來談談識字教學的幾個具體問題。
一、偏旁與部首分開來提
從字的構成來說,現代漢字可以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兩類,其中絕大多數是合體字。漢字形體發(fā)展的總趨勢是由獨體而合體,越到后來合體字越多。為了識寫的方便,就要對漢字進行分析。一分析,便發(fā)現漢字雖然是由筆畫構成的,但在占漢字總數的絕大多數的合體字中,都能找出一些比筆畫大的“構件”——偏旁,可見偏旁就是“在漢字形體中常常出現的某些組成部分”。一般地說,由筆畫組合為偏旁,由偏旁組合成絕大多數漢字,這是現代漢字結構上的一個重要特點。在識字寫字教學中用“偏旁”來輔助,正是利用了漢字的這一特點,使得識字寫字變得容易多了。
部首是“字典、詞典根據漢字形體偏旁所分的門類”,有了這么個“門類”,字典、詞典就能把成千上萬的漢字編排得井然有序,查找起來也就十分方便了??梢姟安渴住敝饕菫榱司幾值洹⒃~典的需要而使用的。
盡管“偏旁”與“部首”有不少相同之處,但從它們各自的主要功能出發(fā),我們還是決定把它們分開來提: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只使用“偏旁”,在學習查字典的時候再出現“部首”。實踐證明,這樣做不僅利于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且還避免了“偏旁”“部首”糾纏在一起難以說清的麻煩。
二、教材安排偏旁的根據
(一)根據課文(包括“識字”課文和閱讀課文)中“要求會寫”的生字出現的情況。在同一篇課文里如果有相同偏旁的字,這個偏旁一般應安排在最先出現的生字上。例如: “芽”、“花”都是“草字頭”,“芽”出現在前,就安排在“芽”字上。
(二)根據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家出版局于1983年聯(lián)合頒布的《漢字統(tǒng)一部首表(草案)》來確定安排哪些偏旁。到目前為止,國家語委尚無關于偏旁的法規(guī)、文件;而《漢字統(tǒng)一部首表》雖然是草案,但畢竟是國家的正式規(guī)定。同時,《漢字統(tǒng)一部首表》里的201個部首,是各類辭書確定部首安排的依據,其中大部分也都可以作為偏旁,我們安排的偏旁與該表一致起來,能夠收到既方便識字寫字教學,又利于其與日后的學習查字典順利“接軌”,一舉兩得。
(三)根據識字寫字教學的需要。為了在識字寫字教學時能夠突出重點,簡化頭緒,減少冗余信息,我們在安排偏旁時往往要作一些變通處理。有些字是“部首字”,本身是可以作為偏旁的,但是我們把它歸為其他偏旁,學生反而容易識記。
三、教材對偏旁名稱的確定
(一)獨立成字?,F代漢字的偏旁有3種情況:一是能夠獨立成字的,如“人、刀、山”等;二是不能獨立成字的,如“三點水、言字旁、雙耳”等;三是古代能夠獨立成字,現在已經不能成字的,“兩點水、私字旁厶、三撇兒”等。第一種叫做“成字偏旁”,偏旁名稱不成問題;二、三兩種叫做“非字偏旁”那就要根據情況來確定名稱了。
(二)公眾習慣。過去,偏旁在左稱“偏”,在右稱“旁”?,F在,無論在左,在右,在上,在下,在中間,在外圍,都叫“偏旁”。我們可以按照一般的習慣,在左稱“左旁”,在右稱“右旁”,在上稱“字頭”,在下稱“字底”,在外圍(全包或三面包圍)稱“字框”,在中間稱“字腰”、“字心”。
(三)教學需要。有的偏旁既沒有比較規(guī)范的稱呼,也沒有約定俗成的名稱,或者雖有一定的名稱但眼前又不適用,我們就可以用被安排的漢字來作為偏旁的名稱。例如:在“擊”字上安排了偏旁“U”,有的說古同“坎”,有的叫“半山框”,都額外地增加了難度;一般稱其“兇字框”,而“兇”字沒學過,我們就稱它為“擊字框”,是不是簡單化了?還有個偏旁“卓”,無法確定名稱,因為是安排在“朝”字上的,叫它“朝字旁”,學生一下子就接受了。
四、關于部首的幾點說明
“部首”首次出現是在我們小學教材二下“練習1”的“學用字詞句”里。先是“讀一讀對話,學習部首查字法”,接著是“小猴讀童話,下面的幾個字不認識,請你幫他查字典”。對這段關于學習部首查字法的對話,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一個字的兩個部分都是部首,該怎么提取部首呢?我們課本上講的是一般的情況。即“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內”的方法來提取部首。但這決不是絕對的?!缎氯A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就不一樣,它在兩個部首里都可以找到。因此,我們一定要事先把各種不同版本搞清楚。
學習部首查字法就得實踐,就得用字典、詞典來查,那我們老師就得弄清學生手中有哪些字典、詞典,就得弄清這些字典、詞典的編排特點。心里有了底,教起來才踏實,也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學會、學好。要不,怎么會說教師并不是好當的呢?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襄南鄉(xiāng)溝灣小學,甘肅 通渭 7433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