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友:化腐朽為綿掌
性別:男
暑假特別行動:用藥名寫詩
時間:7月9日
地點:爺爺?shù)男∷庝?/p>
嗚嗚嗚……好不容易盼來了暑假,可老爸老媽都是工作狂,沒時間陪我旅游走世界,也沒興致帶我坐旋轉(zhuǎn)木馬,唉,真有點羨慕蟲友“少年包工頭”啦。羨慕歸羨慕,咱也得找點樂子。在爺爺開的小約鋪里,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可以讓我快樂的東西——用藥名做詩,佩服我吧?嘿嘿,聽說古人就特別喜歡這個!
幾千年來,一些文人學(xué)士借用藥名中的字義或諧音,來表達某種特定的含意,讓枯燥的草藥名也能給人以閑情逸致與美的享受。
藥名詩寫得最多的,大概當數(shù)北宋的陳亞,他以藥名為詩近百首。如他的詠牛詩曰:“地名京界足知親,托借尋常無歇時。但看車前牛頸上,十家皮沒五家皮?!痹娭芯颓度肓恕扒G芥(諧音)”、“無蝎(諧音)”、“車前”、“五加皮(諧音)”四味藥。全詩又緊扣詠牛主題,可謂匠心獨運。
元代名士陳孚的“交趾驛”詩云:“長空青茫茫,大澤瀉月色。史君子何來?山椒遠子役?;⒗嵌静輩玻瑴I如鉛水滴。更苦參與商,骨肉桂海隔。問天何當歸,天南星漢白。”詩中嵌入“青空”、“澤瀉”、“使君子”、“山椒”、“如鉛”、“苦參”、“肉桂”、“天南星”多種藥名。
吳承恩在“西游記”的第36回中,寫了這樣一首詩:“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梭子,途中摧趲馬兜鈴。尋坡轉(zhuǎn)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瀝,茴香何日拜朝廷?”該詩妙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梭子”、“馬兜鈴”、“荊芥”、“防己”、“竹瀝”、“茴香”等中草藥名,概括了唐僧西行取經(jīng)的始末及其勇往直前的決心。
更有趣的是一些以藥帖求偶的故事。相傳中唐才子王維趕考羈留京城,因病去藥鋪抓藥,見拾藥少女美貌聰穎,頓生愛慕之心,有意結(jié)識,便作詩試之:“宴罷客何為,金甲壯士醉,出征行萬里,黑夜途不迷。百年紫貂裘,艷陽牡丹妹;八月花吐蕊,蝴蝶穿花飛。”他邊遞藥帖邊說:“小姐,請問可有此藥否?”姑娘接過來一看,知是用藥迷考她,略加思索后答道:“宴罷客當歸,雄黃酒壯威,遠志在邊疆,店中熟地美。百年裘陳皮,芍藥牡丹妹;桂枝秋花茂,香附蝶雙飛。”八味中藥全部報出,王維大喜。待其高中進士后,便去藥鋪求婚,與姑娘喜結(jié)秦晉。
以藥名入詩,多為游戲之作,或是為尋求片刻的怡樂和慰籍。但作者們駕馭語言的高超藝術(shù),不得不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