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泳霖
摘 要: 案例教學法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它使得理論結合實際,增進課堂交流互動,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溝通表達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自信心等綜合素質。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市場營銷 應用研究
筆者使用案例教學法講授《市場營銷》已有一段時間,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從學生反映情況來看,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磨煉,學生不僅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極大的提高,而且溝通表達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自信心等綜合素質進步明顯。案例教學法值得在《市場營銷》專業(yè)教學中深入研究、總結、推廣。
一、案例教學法的基本涵義
案例教學法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獨特教學方法。它起源于191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首先創(chuàng)造,目前在全世界教育和培訓中廣泛應用。它的本質就是教師圍繞一定教學目標和授課內容,分析現(xiàn)實真實情境或案例,要求學生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今,“90后”逐漸成為大學在校生主體,“90后”較“70后”、“80后”,知識面更廣,信息量更大,性情更顯早熟?!?0后”的顯著特點是:對事物有自我的主見,不喜歡強制性的訓導、教條式的灌輸,更愿意親身體驗;善于互相溝通,表達、展示自我,容易形成新觀點與新做法;學習動機受市場經濟競爭性的影響,功利性較強;學習受挫能力差,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凇?0后”的顯著特點,情景模擬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又輕松地投身于課堂學習活動中,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法雖然存在案例收集整理困難、課堂開展占用時間較多、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要求較高等弊端,但是利遠大于弊。第一,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習主動性。第二,講課生動具體、通俗易懂。案例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對教學內容是最有利的說明和印證。第三,加強師生雙向交流,集思廣益,教學相長。第四,實現(xiàn)學生專業(yè)知識往專業(yè)能力技能的遷移。
三、案例庫建立是案例教學的前提
在案例庫的建設中,我們應本著真實性、典型性和價值性的基本原則選擇案例。
1.案例的真實性。一個案例通常是現(xiàn)實中的一個真實事件的描述,案例所提供的情況一般是系統(tǒng)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來龍去脈、有發(fā)展過程、有人物情節(jié),有的還有完整的圖示和數據。作為教學選用的案例,其也可以讓學生置身于看得見的案例中,這樣能使他們對案例產生強烈的現(xiàn)實感。
2.案例的典型性。在案例收集、選編過程中,我們圍繞教材的核心內容及教學大綱,在總結上一學年案例使用效果的基礎上,選擇或匯集與學生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相一致的案例。以2013年為例,經過審慎,選擇確定24個案例并匯集成冊,分章配備2~4個案例,教師針對講授的內容,選擇與章節(jié)知識點相關的思考題進行討論分析。在案例類型的分布上,既有小型和中型的案例,又有篇幅較長的大型案例。其中,中小型案例作為輔助理論知識教學使用,大型案例則用于布置小組作業(yè)或作為閱讀材料。如與戰(zhàn)略管理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案例:有格蘭仕的“競爭戰(zhàn)略”,豐收葡萄酒如何實施品牌戰(zhàn)略,關于我國企業(yè)并購行為的案例分析等。這類典型案例能使學生加深對案例的研究和與所學知識的結合,并領會理論應用的條件和環(huán)境。
3.案例的價值性。案例教學不同于一般的教學練習,它要求實現(xiàn)管理學專業(yè)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能夠獨立地分析現(xiàn)實情況,能夠面對復雜多變的情景,從管理人員的角度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分辨事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在缺乏足夠和必要信息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我們選擇的案例存在于現(xiàn)實的企業(yè)管理過程和有關宏觀政策環(huán)境之中,存在從多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和解釋的可能性。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應注意結合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及教師能力,選擇恰當的教學案例。針對大學一年級的新生,給他們提供綜合難度大的案例進行分析,教學效果不會太好。因此,我們一般選用綜合難度較低的案例,予以啟蒙,引領新生入門,到高年級則漸增案例難度。
四、案例教學法的操作步驟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操作程序規(guī)范的教學方法。
第一階段是討論準備。本階段一般在正式上課之前的1~2周進行。教師將精心篩選的案例資料發(fā)給學生,引導學生閱讀相關材料。
第二階段是對班級進行分組。教師按照學號、宿舍或者教室座位等參考要素對學生進行分組,便于學生小組充分討論。
第三階段是課堂討論。這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部分,各個小組選派代表陳述觀點,提出可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教師要對發(fā)言內容、角度、方向進行恰當的引導,對發(fā)言時間進行較好的控制,對學生的發(fā)言內容做必要的記錄,對學生的發(fā)言勇氣予以肯定和鼓勵。最后階段是教師總結,教師對案例反映出來的各種問題及解決辦法進行提煉和總結,對各組學生的發(fā)言內容及過程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價,肯定好的方面,指正不足之處。
五、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中的應用舉例
《市場營銷》專業(yè)中有關溝通技巧的內容包括溝通障礙和溝通技巧兩個方面。其中,造成個人溝通障礙的因素有:溝通者個體因素差異引起的障礙;對溝通信息的重視程度不同造成的障礙;溝通者之間不信任產生的障礙;下級管理者對上級管理者的畏懼感造成溝通障礙等。為了盡量避免溝通障礙,需要掌握溝通技巧,如溝通者要積極聆聽;要注意肢體語言;要注意信息及時反饋及溝通態(tài)度等。下面用案例予以說明。
1.溝通者個體因素差異引起的障礙。有這樣一個故事,某著名公司人力資源部新來了兩位同事,小宏是陜西人,小剛是北京人。工作休息間隙,他們談天說地,非常開心。小宏看見小剛頭發(fā)有點過長,便大聲嚷嚷:“小剛,你頭上毛長了,該理一理了吧?!辈涣闲偮牶蠛懿桓吲d,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長了呢!”結果兩人鬧得不歡而散,為這件事鬧了好幾天的別扭。
為什么會造成這樣尷尬的局面呢?問題就出在小宏所說的“毛”字上。小宏出生在西北,待在北京的時間很短,受方言的影響,管頭發(fā)叫做“頭毛”,看到好朋友小剛的頭發(fā)長了,便不自覺地說了出來。而北京人習慣把“毛”當做侮辱性的、罵人的話,如“雜毛”、“黃毛”等,無怪乎小剛勃然大怒了。
這個案例可信度高,趣味性強,通俗易懂,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由此引申為溝通時要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注意說話方式,市場營銷說話更要注意分寸。
2.積極傾聽的溝通技巧。積極地傾聽就是要認真傾聽對方所說的話,聽懂對方話語中隱含的意思。這有利于準確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有利于為自己準備答案預留思考時間,避免引起誤解。
美國著名主持人林克萊特訪問一位小朋友:“你長大了想當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爛漫地回答:“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說:“如果有一天你駕駛的飛機在太平洋上飛行,突然間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小朋友脫口而出:“我會告訴飛機上所有乘客綁好安全帶,然后我系上降落傘,第一個跳下去?!?/p>
現(xiàn)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這時孩子委屈的熱淚奪眶而出。林克萊特關切地注視著孩子問:“為什么要這么做?”小朋友說:“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還要回來!”小朋友充滿童稚的回答博得了所有人的熱烈掌聲。
主持人林克萊特能夠讓孩子把話說完,而不是一聽到“第一個跳下去”就感到不快,打斷孩子的發(fā)言,從而最后挖掘了孩子偉大的愛心,這就是善于傾聽的結果。這個案例說明優(yōu)秀的溝通者都非常善于傾聽,增強溝通技巧,營造積極、互動、雙贏的溝通氛圍。
總之,《市場營銷》是一門理論性、操作性和實踐性強的專業(yè)課。恰如其分地使用案例教學法,不僅深入淺出地闡述教學內容,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可謂寓教于樂,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黃建偉.案例教學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并重——經濟學教學方法探微[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8(3):29-31.
[2]胡鳳玲.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專業(yè)中的應用.http://www.jingpinke.com/news/details?uuid=5674e08c-1215-1000-a577-1cdc1febd383.
[3]孫立波.淺析構建主義學習觀對當代高等教育的啟示[J].東京文學,2011(5).
[4]雷慧清,黃新寧.淺析優(yōu)秀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J].高教論壇,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