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愛金
摘 要: 本文利用改編后的語言學習策略測量用表研究了學習者個體差異因素、英語學習策略及大學英語四級成績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語言學習態(tài)度與語言學習策略運用情況顯著相關;除補償策略外,其他各項語言策略的運用情況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顯著相關。
關鍵詞: 個體差異 英語學習策略 相關性
20世紀60年代,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使得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成為可能。語言教學開始關注學習者內隱的思維和學習過程,強調不僅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加快第二語言技能發(fā)展的進程,而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運用的一些特定行為、動作、步驟或技巧。早期的語言學習策略研究以發(fā)現(xiàn)和描述學習策略為主。90年代中后期,研究者開始關注學習者個體因素及其對策略使用的影響(俞理明,曹勇衡,潘衛(wèi)民,2013)。Ellis(1994,P530)在《二語習得研究》中揭示了學習者個體因素、語言學習策略及語言學習結果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并提出了影響語言學習策略的個體差異因素有學習者的個人因素(主要包括觀念、情感狀態(tài))和普遍因素(包括年齡、語言學能、動機、性格等)。本文以大學英語二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以下內容:(1)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態(tài)度、性格(內外向)、性別等因素對語言學習策略的影響;(2)學習策略的運用與學習成果的關系,試圖為個性化大學英語教學及語言學習策略培訓提供一些啟示。
一、研究方法和步驟
目前,學術界對語言學習策略的分類尚無一致看法。Oxford(1989)根據學習策略和語言材料的關系,把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即直接策略(包含記憶、認知、補償三大策略)和間接策略(包含元認知、情感、社交三大策略)(Ellis,1994)。本研究將遵循這一分類體系,采用改編后的語言學習策略測量用表(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的7.0版本收集研究數據。該用表主要包含50道題,每道題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描述學生運用策略的程度。此外,研究者還收集了被試的大學英語四級成績、英語學習態(tài)度,性格特點、性別等個體因素。調查對象為112名的大學英語二年級學生(男生52名,女生60名),共回收有效問卷106份。被試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四級成績情況見表1。問卷結果使用SPSS 18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表1 四級成績的描述性統(tǒng)計量
二、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語言學習策略的總體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受試學生的語言學習策略總體均值為2.57,即總的策略使用平均水平介于“通常不符合”與“有時符合”之間,這說明受試者使用英語學習策略的頻率很低,英語學習策略運用情況并不理想(見表2)。此外,受試的六項語言學習子策略均值也均低于3,均值按從大到小依次是補償策略(均值為2.89)、社交策略(2.70)、元認知策略(2.64)、認知策略(2.59)、情感策略(2.37)及記憶策略(2.24)。
(二)學習者個體化差異與英語學習策略運用情況的相關性
表2 個性化因素與英語學習策略的相關性
**.在.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數據分析表明,在三個個體化因素中,語言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策略運用情況的相關性最高(R=0.518,P<0.01),其次是性別,最后性格。具體來說,語言學習態(tài)度與六項學習策略均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分別是記憶策略(0.485)、認知策略(0.504)、補償策略(0.395)、元認知策略(0.458)、情感策略(0.370)和社交策略(0.357)。本研究中的語言學習態(tài)度主要指學習者對英語這門語言及其文化的態(tài)度。態(tài)度與學習動機關系緊密,學習者對所學的語言及其文化有好感,則學習興趣濃,動力足,學習主動,樂于接受目的語的知識和文化,因而會更積極地使用各種語言學習策略促進自己的語言學習,提高語言水平。此外,Ellis(1994)提出態(tài)度影響著學習者的外語學習成果,同時也被學習者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功體驗影響,這與本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研究顯示,受試的語言學習態(tài)度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為0.478(見表2)。
Krashen(1981)等研究者認為,外向型學習者性格活潑,能積極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從而獲得更多的可理解收入,而內向型學習者自我約束多,會失去許多學習機會(俞理明,曹勇衡,潘衛(wèi)民,2013)。然而,數據分析表明,性格因素除與補償策略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外(相關系數為-0.202)(見表2),與其他語言學習策略及總體學習策略的相關性并不顯著。表明內外向性格的學習者在補償策略的使用上存在顯著差異,受試性格越外向,使用補償策略的頻率越高。除此之外,性格因素對其他學習策略的影響并不顯著。內外向性格因素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的相關性分析也表明,兩者并不顯著相關,很難說哪一種性格與英語學習的成功直接相關。
性別因素除了與社交策略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為0.211)(見表2)外,與其他學習策略的相關性不顯著,表明男女學生除在社交策略上表現(xiàn)有顯著差異,在其他學習策略的運用方面的差異并不明顯。
(三)英語學習策略運用情況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的相關性
表3 語言學習策略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相關性
**.在.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研究表明,學生語言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與學生的大學英語四級成績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為0.323。除補償策略外,其他五項學習策略都與受試的大學英語四級成績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分別是記憶策略(0.316)、認知策略(0.314)、元認知策略(0.278)、情感策略(0.285)和社交策略(0.251)(見表3)。除補償策略外,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與學習成果顯著相關。補償策略是指補償策略是學習者為彌補目標語知識的不足而采用的策略(Oxford,1990)。因此可以推測,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在英語知識上尚有許多不足的學生,往往會更頻繁地使用補償策略,但是補償策略的運用情況并不與學習成績顯著相關。endprint
三、結語
研究結果表明:(一)語言學習態(tài)度與語言學習策略運用情況顯著相關。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語言時,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對英語語言和文化產生好感,從而樂于接受英語知識和文化的輸入。另一方面,要讓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多樣化,并積極建立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提高教學質量。(二)性格因素除與補償策略相關性顯著外,與其他各項語言學習策略、總體學習策略,以及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的相關性并不顯著。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對內外向性格的學生一視同仁。盡管外向型學習者相對通常在課堂上較活躍,課堂表現(xiàn)好,而內向型性格學習者往往較安靜,但是總體而言,性格因素對學生的語言策略使用情況及英語學習成果并未有顯著影響。(三)性別因素除與社交策略顯著相關外,與其他學習策略的相關性不顯著。(四)除補償策略外,其他各項語言策略的使用情況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顯著相關。說明,總體而言,適當使用語言學習策略將有助于英語學習??傊?,英語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開展策略培訓,幫助學生了解掌握適合自身的語言學習策略,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真正做到“授之以漁”。有效的策略培訓會讓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Oxford.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Y:N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Harper,Collins,1990.
[3]孔迎春.論大學英語學習策略培訓.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J].2012(02):154-154.
[4]沈菊芳.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4):108-112.
[5]文秋芳.英語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學習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61-66.
[6]俞理明,曹勇衡,潘衛(wèi)民.什么是應用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7]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26(1):49-55.
[8]周綿綿.語言學習策略與獨立學院英語學習者的性別差異的關系研究[J].中國外語教育,2008(2):27-33.endprint
三、結語
研究結果表明:(一)語言學習態(tài)度與語言學習策略運用情況顯著相關。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語言時,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對英語語言和文化產生好感,從而樂于接受英語知識和文化的輸入。另一方面,要讓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多樣化,并積極建立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提高教學質量。(二)性格因素除與補償策略相關性顯著外,與其他各項語言學習策略、總體學習策略,以及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的相關性并不顯著。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對內外向性格的學生一視同仁。盡管外向型學習者相對通常在課堂上較活躍,課堂表現(xiàn)好,而內向型性格學習者往往較安靜,但是總體而言,性格因素對學生的語言策略使用情況及英語學習成果并未有顯著影響。(三)性別因素除與社交策略顯著相關外,與其他學習策略的相關性不顯著。(四)除補償策略外,其他各項語言策略的使用情況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顯著相關。說明,總體而言,適當使用語言學習策略將有助于英語學習。總之,英語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開展策略培訓,幫助學生了解掌握適合自身的語言學習策略,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真正做到“授之以漁”。有效的策略培訓會讓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Oxford.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Y:N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Harper,Collins,1990.
[3]孔迎春.論大學英語學習策略培訓.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J].2012(02):154-154.
[4]沈菊芳.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4):108-112.
[5]文秋芳.英語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學習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61-66.
[6]俞理明,曹勇衡,潘衛(wèi)民.什么是應用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7]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26(1):49-55.
[8]周綿綿.語言學習策略與獨立學院英語學習者的性別差異的關系研究[J].中國外語教育,2008(2):27-33.endprint
三、結語
研究結果表明:(一)語言學習態(tài)度與語言學習策略運用情況顯著相關。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語言時,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對英語語言和文化產生好感,從而樂于接受英語知識和文化的輸入。另一方面,要讓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多樣化,并積極建立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提高教學質量。(二)性格因素除與補償策略相關性顯著外,與其他各項語言學習策略、總體學習策略,以及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的相關性并不顯著。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對內外向性格的學生一視同仁。盡管外向型學習者相對通常在課堂上較活躍,課堂表現(xiàn)好,而內向型性格學習者往往較安靜,但是總體而言,性格因素對學生的語言策略使用情況及英語學習成果并未有顯著影響。(三)性別因素除與社交策略顯著相關外,與其他學習策略的相關性不顯著。(四)除補償策略外,其他各項語言策略的使用情況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顯著相關。說明,總體而言,適當使用語言學習策略將有助于英語學習。總之,英語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開展策略培訓,幫助學生了解掌握適合自身的語言學習策略,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真正做到“授之以漁”。有效的策略培訓會讓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Oxford.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Y:N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Harper,Collins,1990.
[3]孔迎春.論大學英語學習策略培訓.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J].2012(02):154-154.
[4]沈菊芳.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4):108-112.
[5]文秋芳.英語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學習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61-66.
[6]俞理明,曹勇衡,潘衛(wèi)民.什么是應用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7]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26(1):49-55.
[8]周綿綿.語言學習策略與獨立學院英語學習者的性別差異的關系研究[J].中國外語教育,2008(2):27-33.endprint